文旅部:多彩文藝活動慶祝建黨百年
昨天,文旅部在2021年度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公布,將組織創排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舉辦美術作品展覽、推出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并在全國組織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大家唱群眾歌詠活動,以慶祝黨的百年華誕。
文藝演出以情景史詩形式亮相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將以情景史詩的形式,突出表現中國共產黨奮斗、奮發、奮進的光輝形象,以豐富的藝術形式和飽滿的精神內涵,呈現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輝煌歷程,藝術地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的精神力量。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將匯聚中國美術館及各地美術館的一批館藏精品,許多教科書上耳熟能詳的經典名作將與觀眾見面。同時,一批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重大成就、重大事件、英模人物的優秀現實題材美術作品也將在展覽上集中亮相。展覽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等多種類型,共計400余件,將于6月中旬在京展出,生動展現百年黨史的恢宏畫卷。
300部作品入選舞臺精品工程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將實施“三個一百”計劃,包括“百年百部”創作計劃,即遴選100部近年來新創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進行重點創作扶持;“百年百部”傳統精品復排計劃,會遴選100部已經受時間和觀眾檢驗的優秀舞臺藝術作品,進行重點打磨提升;“百年百項”小型作品創作計劃,將遴選小戲、歌曲、舞蹈、曲藝、木偶、雜技等小型作品100個,進行重點創作扶持。
入選工程的300部(個)作品,涵蓋了戲曲、話劇、歌劇、舞劇、音樂會、雜技劇、舞蹈詩畫等各種舞臺藝術形式,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其中既有國家藝術院團、省級藝術院團的作品,也有基層文藝院團、藝術院校及民營文藝院團的作品,較好地反映了當前我國舞臺藝術創作生產的良好態勢。
劇目方面,既有經典民族歌劇《白毛女》、民族歌劇《江姐》、京劇《紅燈記》、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和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也有一批已成為文化符號的經典舞臺藝術作品,如交響合唱《長征組歌》、民族歌劇《黨的女兒》、兒童劇《報童》等。
近年來,藝術工作者還創作了一系列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新作品,如歌劇《紅船》、京劇《紅軍故事》、話劇《三灣,那一夜》、舞劇《英雄兒女》等。與此同時,一批展現新時代偉大成就的現實題材作品也將與觀眾見面,如反映“脫貧攻堅精神”的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馬向陽下鄉記》,反映“抗疫精神”的話劇《人民至上》等,以及近兩年深受觀眾喜愛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民族歌劇《松毛嶺之戀》、歌舞劇《大地頌歌》等。
“唱支山歌給黨聽”上線山歌地圖
在群眾文化活動方面,文旅部將于4月至10月在全國組織開展“唱支山歌給黨聽”大家唱群眾歌詠活動。活動采用“3+N”形式,5月在四川和重慶聯合舉辦的巴蜀合唱節啟動大家唱歌詠活動,6月在寧夏銀川舉辦第十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10月在陜西舉辦成果展示暨第二十一屆中國老年合唱節。除這三項活動外,各地也將舉辦各具特色的群眾歌詠活動100多場,形成全國群眾歌詠活動熱潮。
活動將運用互聯網音樂平臺,發揮其受眾面廣、資源豐富等優勢,搭建起群眾自我展示的平臺,推動由現場唱向線上唱延伸。活動將聯合音樂平臺開展線上大家唱,國家公共文化云同步開展“最美歌聲”短視頻征集活動,推出歌唱藝術普及慕課,并以直錄播形式展現各地大家唱活動的精彩場面,讓大家線上唱、線上學、線上賞。
此次活動將發布大家唱活動100首推薦曲目,這些歌曲旋律涵蓋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讓大家在歌聲中重溫百年黨史。
活動還將聯合互聯網地圖平臺上線“山歌地圖”。“山歌地圖”是標注愛國歌曲誕生地、唱響地或歌唱地的專題地圖,讓大家在互聯網上指點相關地區就響起熟悉的旋律,并聚合展示愛國歌曲背后的紅色故事,全景式展現該地區新時代的新風貌,讓大家直觀看到經典歌曲和祖國美好山川的緊密聯系。“山歌地圖”計劃于5月在大家唱活動啟動儀式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