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新青年·新勢力 | 艾諾依:生活遞給你一把刀,是因為它在背后藏了一個蛋糕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周茉  2021年03月30日15:40

    編者按:

    3月30日至4月1日,大益文學院與中國作家網聯合主辦“新青年?新勢力”中國青年作家峰會,13位青年作家與8位文學導師,聚焦我們這個時代青年寫作的歸途與來路,航標與遠方。

    中國作家網特邀13位青年作家獨家專訪,探索屬于他們的青年成長,傾聽他們的文學故事。

     

    艾諾依 1990年生于黃河畔,長于長江邊,現居什剎海。曾獲冰心散文獎、 《讀者》新媒體最受歡迎作者獎、編劇作品獲全國政法題材優秀原創 劇本獎等。即將出版《追光者》《山河萬朵》《且來花里聽笙歌》等。

     

    艾諾依:生活遞給你一把刀,是因為它在背后藏了一個蛋糕

    “我曾參加一個活動,其中一個人說,有幾個潛質不錯的,可惜結婚生子了,應該沒有創作空間了。我當時就笑噴了,當然這個不僅指我這樣的女性,還有男性,我覺得這樣的思考很狹隘。有一回張悅然提到,她的一些讀者群體結婚生子了,就脫離對她的支持,理由是張悅然的寫作不切實際,與讀者們的生活軌跡脫鉤。其實每個人有自己的寫作土壤,也有你觸摸不到的星空,我們不能說作者在這個年齡應該做什么,也不能說作者在這個年齡做什么樣選擇會對寫作有影響,活著本身就是以發散的姿態去歷練,人生就是一個不確定的過程,我會長大,我的愛也會。”

    中國作家網記者:簡單講講你的成長經歷吧。我看你在簡介里寫生于黃河畔,長于長江邊。

    艾諾依:我從小受到獨立成長的環境影響比較深刻,14歲之前在北方,14歲之后在南方,一個人在外求學生活,當時各方面習慣都不同。其中有個事給我感觸很深,就是大家都年齡小嘛,也會好奇南北的地域差異,當時就會有同學問我,北方人是不是都愛吃大蒜,我當時不知道怎么回答,可是我印象中會覺得要融入這個地方,要把那些固有的方式改掉,雖然我本身就不愛吃大蒜,但是從那以后我真得是直到這兩年才開始慢慢吃這些。當時我要潛意識里劃線,才能讓自己在心態上去適應周圍。我一直就是覺得自己要不斷變化,不斷挑戰,要敢于打破固有的形式。

    這樣的成長不僅讓我更深刻地了解南北方的生活與人群、性格與特色,并且塑造了我敏銳的觀察力,拿捏人物的情緒,共情力比較強。同時,我也不喜歡把自己的視野圈定在一個生活范圍內,喜歡和不同層次、圈子的人群接觸,他們的遭遇也是有趣的故事,另外,也更關注那些在困境中向陽而生、獨立堅強、絕地反擊的人和事。

    中國作家網記者:你的這種生活經驗,或者說個人特質,對寫作有什么影響嗎?

    艾諾依:我覺得每個人就是一個小世界,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有柔與剛的兩面性,我們在思考世界的時候,其實是與自己對話,挖掘自己潛在的意識。我們在談女性寫作的時候,會希望有女性現實意識的作品,希望各行各業的女性有更多的發聲,但是我們是不是一開始就設想女性是傾訴者,會對把女性作為弱者的出發點習以為常,我希望自己作品里的女性既可以是獨當一面的職業女性,也可以是弱者,但并非任人宰割的弱者,而是被生活打倒了就站起來,她們是智慧與勇敢的女性。

    比如在我的懸疑小說里《從一個秘密開始》,是關于四個女性的故事,故事里的男性只有一個,還已經去世,成為了故事埋下的線索,從情感和事業上,每個女性都有自己的秘密,她們各自掩藏,探索復雜的人性,也有的會成為導火線,導向更大的危機。現在越來越多的文學或影視作品也在呈現女性群像,然而不能僅僅停留在爭名逐利、談情說愛、原生家庭等物質化的沖突,希望我們的作品不僅涵蓋當下時期女性的生存和發展,而且可以試圖破譯女性心靈的多變性、矛盾性與真實性。畢竟一方面女性尋求的安慰與臂膀往往還是女性同胞,她們就是一個閉合的圓;這也恰好說明另外一方面,當代女性可以兼顧家庭和事業,以前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現在有很多路可以走。

    中國作家網記者:你如何定義青年文學?你認為新媒體寫作算是當下青年文學的一種新形式嗎?

    艾諾依:我認為青年文學不等同于青春文學,青年文學不拘泥于校園、青春、時尚和自我等邊框,雖然有生活經驗的缺乏,也有現實的焦慮,再加上數字化影像化舞臺化戲劇化等多種呈現形態,對閱讀方式帶來巨大沖擊,但些這也對創作者發出求新求變的信號,而作者就會更趨向于創造一個自己的“星球”或“島嶼”。簡單來說,有的發生于過去,就形成網絡小說里的玄幻;有的發生于未來,就形成科幻;有的發生于兒童題材,就形成魔幻,這些奇幻之旅的依據是源自作者的想象力和整體故事架構,這些也吸引了一批龐大的讀者群體。

    另外一種新媒體寫作,則是源自于心靈慰藉和勵志文學,我們看到在機場、車站等書店,很多工具書的書名就怕你不知道它是雞湯文,而打開新媒體平臺也有很多標題黨,一篇篇閱讀量都上萬,其實文章里面提到的很多故事真實性也模糊不清,很多人也希望打造“個人IP”,推出新媒體運營和MCN矩陣,但是真正的營銷與承載的內容并不一定成正比。互聯網平臺受眾會多元化,信息會碎片化,甚至通過大數據分析,平臺推送的是你想看和想要你看到的內容。我不希望自己作為青年作者,寫作趨向于表面化、經驗化、群體化。一部作品的“厚重”不在于字數的多少,而在于反思的深度。寫作的價值就是我過了十年再去看我的文字,依然傳遞了我可以點頭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寫詩歌,也是一種思辨的訓練,尤其會影響小說語言,現在我們經常使用網絡,也更傾心于直擊心靈的短句子,詩歌正是有這樣的特別之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的是一個積極的號召,特別是非虛構創作,有時候彌補了小說寫作的缺口,積極思考社會議題、關注社會與自我的關系,拓展文學的邊界。

    中國作家網記者:你說文化不僅停留在寫作上,它影響著我們幾代人的生活。對當下的大眾文化/流行文化,你持什么看法?

    艾諾依:文化的傳播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選擇,汲取的養分流淌在血液里,通向我們的未來,改變我們的軌跡,影響我們的思維,其中文學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在閱讀中不斷建構自我,以抵御和療愈人生的不安。當下的大眾文化超越了時空的局限,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與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起主導著當下中國文化的發展。作為新力量,這種文化形態表明了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性,以及它處于上升期的內在動力和相應的批判意識。

    大眾文化的世俗性和娛樂性可以滿足和發掘人們的感受,比如年輕人喜歡二次元文化,正確引導二次元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交融,順勢而為、雙向破壁。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也存在同樣的情況,代際隔閡、價值判斷導致傳統文學無法破圈,相對來說網絡文學可以改編影視,也可以改編成動漫、文創周邊,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更廣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必須正視挑戰,多元發展,持有堅守、傳承、尊重與創新的態度。

    中國作家網記者:如果用三個詞形容你的作品特質,你會選哪三個?

    艾諾依:未知,解答,力量。再多一個詞就是溫度。如果要解釋一下,“未知”就是多元化的存在,也是創造一些新鮮感;“解答”就是我的作品會給生活一個支點,每個故事都是謎面和謎底的組合,有的是多個謎面環環相扣,讀者在求解的過程中,發現故事的答案,也會獲得自己的答案;“力量”就是可以有舌頭有牙齒,剛柔并濟,相得益彰,我喜歡這種反差美。“溫度”是必要條件。

    中國作家網記者:一路走來,青年面臨著不斷成長與抉擇,與之前的作品相比,你覺得現在的作品有什么變化?你在嘗試往哪方面突破?

    艾諾依:在高中和大學的時候,我也把長篇小說寫在本子上,或者發在網絡,這是一個窗口吧,是遞給廣大創作者發聲的“話筒”,但是我個人感覺網絡小說有些模式是千篇一律,會形成固化重復,像一些觀眾追劇,就喜歡看同一個類型,那些起承轉合的套路就是高光點,與文學性、精品化有距離。這也是我之前提到的跳出舒適圈,摒棄慣性思維,可能我還沒達到超越與突破的水平,很快這樣的寫作就暫停了。

    參加工作以后,我用業余時間寫詩歌和散文,也不斷探尋周圍發生的一切,多參加一些活動,不把自己框限于悶頭在家里寫作,這個社會發展迅速,首先思想意識要與時代接軌,了解一件事情也不只是通過書本,可以去看紀錄片,舞臺劇,話劇,相聲,影視劇等等,文藝活動和作品表達的觀點和內容都是觸類旁通,而且青年作者要先打開自己的視野,才能與世界對話。我最終轉向小說創作,是到了一定年紀和閱歷才想去表達自己的觀點,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大眾。

    中國作家網記者:收到“新青年 新勢力”峰會邀請,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艾諾依:我有時間嗎?因為“時間”對許多上班族來說真的需要切割甚至掰開揉碎了用。

    中國作家網記者:青年歷經歲月,才會走向成熟,你覺得這是必然嗎?

    艾諾依:不必然。有的人不是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嗎?哈哈。有的人二十歲可能經歷比四十歲的人還要豐富,歲月只會改變容顏,不會改變本質,只有生活發生了“拐點”,或喜或悲,成長就是一瞬間,而不是歲月帶來的痕跡。這個“成長”不是只有青年人,也有可能是中年人,或者到了晚年的頓悟,想要真正的成熟對大多數人太難了,每個人都可以有個性化的選擇,但即使是個體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中國作家網記者:現在的生活狀態自己是否滿意?

    艾諾依:生活一直處于動態之中吧,在不變中隱藏著微變,而微變又積蓄成質變。比如一個人經常處于勞累狀態,突然某一天猝死,那這個人如果是你的合作伙伴,對項目可能有影響;如果是你的上司,對工作調整有影響;如果是你的親人好友呢?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接受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心態端正,積極過好當下。我的前瞻意識比較強,會有較強的預見性和主動性,注重長遠。

    中國作家網記者:平時怎樣利用時間從事文學創作?你的職業對文學創作的影響大嗎?

    艾諾依:我一直說自己是個斜杠青年,哈哈。只能利用休息的時間,或者創作周期長一些,所有的堅持都源于熱愛。寫詩歌的時候,身邊認識的“地鐵詩人”,就是在早晚上下班乘坐地鐵的時候寫詩。創作小說又不同,確實需要環境與心境,但是可以分段,一個情緒點一個故事情節的剝離,也有朋友每天日更三千字逼著自己完成立下的任務。我覺得寫得慢不是壞事,手里有一部長篇,有過三次構思階段——大學時期構思,踏入社會初期構思,魯院畢業后構思,就因為速食時代不想著急去表達,也不贊同后期再不斷修改,每個階段先沉淀一下,等到它可以自成一體、自由呼吸的時候,不管多少人認可,至少過了自己心里的坎兒,直到最近才開始動筆。我的職業對文學影響有一些,但是總體不大。

    中國作家網記者:除了寫作,你有什么其他的愛好?

    艾諾依:繪畫,旅行,爬山,游泳,舞蹈,運動,參觀藝術展,做手工等,抓娃娃算嗎?比較解壓哈哈。我會選擇去多做嘗試,比如我的女兒在疫情期間看到醫生逆行的身影,她會立志長大成為一名醫生,在她這個年齡,我就會講解還有各種職業和正在發生的事,北斗衛星工程師,故宮文物修復師,三星堆考古專家等等,也可以一起制作組裝相關的模型,希望她知道這個世界是豐富多樣的,讓她在了解更多的情況下做自己的選擇。再比如她看了動畫片里的籃球運動會,有一段時間里希望自己成為籃球運動員,我就會帶她去正規的體育館或者培訓機構,嘗試籃球、足球、羽毛球等各種適合孩子的球類運動,讓她對比自己喜歡與擅長的一項。在與她溝通的過程中,我也會發現更多看待生活的角度。

    中國作家網記者:如果回到18歲,你最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什么?

    艾諾依:生活遞給你一把刀,是因為它在背后藏了一個蛋糕。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日韩精品国产丝袜|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 91热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免费99|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99精品视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 91精品国产成人网在线观看|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久久国产精品张柏芝|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升级完成|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