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穿越昆侖山的故事—— 《新疆回遷藏族牧民口述史》出版前后
    來源: 西藏日報 | 曉勇  2021年03月17日11:53
    關鍵詞:口述史

    圖為新疆回遷藏族牧民仁增拉姆(左)接受采訪。

    有那么一批人,在舊西藏動蕩不安的年代,歷經艱辛,從西藏的藏北故鄉,用腳步丈量大地,穿越昆侖山,一路向北,走到新疆,一年、兩年、三年……當這些所剩不多、饑寒交迫、飽受自然與人為困苦的藏北牧民終于抵達新疆境內時,好客的天山人民用最大的熱情、最寬廣的胸懷接納了他們;在改革開放初期,這批已經定居于新疆天山腹地最好的牧場——巴音布魯克草原的牧民,因思鄉心切,又從已經變成了“第二故鄉”的新疆,歷經種種,返回最初的故土西藏。

    那些年,在新疆的居住地,他們被當地人稱作“唐格(古)特”;而今,在西藏故鄉的返遷安置地,他們則被當地同胞稱為“新疆藏族”“蒙古”“蒙古人”。

    他們是誰?經歷過怎樣非凡的故事?一部由政協那曲市委員會文史資料辦公室編著、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藏漢口述史《穿越昆侖山的故事——新疆回遷藏族牧民口述史》帶你走進這段傳奇的歷史。

    “路上最餓的時候,啃舔動物尸骨,口渴得不行的時候,把一塊石頭含在嘴里,低頭拼命地走。”仁增拉姆老人這樣口述幼年跟隨大人往北趕路的經歷。

    時間回溯至20世紀50年代,雪域高原即將迎來一場巨大變革。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一群藏北牧民或為尋找心中的極樂世界,或是聽信居心叵測者的謠言,趕著賴以生存的牛羊,穿過羌塘無人區,越過巍巍昆侖山,艱難跋涉來到新疆巴音布魯克草原,在這里定居30多年后,又輾轉回到故鄉那曲。

    透過這部口述史,我們看到,這群分三批進駐新疆的藏北牧民,有的人是聽信了“山羊喇嘛”的預言,去追隨幻想中的理想國;也有人是因為社會動亂、部落內訌或者逃避舊西藏對牧人沉重的賦稅,無奈而遠走他鄉。

    “這段遷徙途中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一轉眼近70年,當初歷史事件的親歷者許多已過世,少數健在的也已是耄耋老人,那段鮮為人知、驚心動魄的歷史故事正逐漸被世人所淡忘。”該書采訪團領隊、政協那曲市委員會文史資料辦公室主任嘎瑪貢加如是說。

    “這些藏族老人走著走著,偶然看到西寧火車站站牌上的藏文字,像發現什么天大的秘密一樣,一個個睜大昏花的眼睛:‘藏文!是藏文!’沒有任何征兆地,他們突然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仿佛見到了自己恩深的父母一樣,對著這些藏文字牌叩頭、磕頭、祈禱,淚流滿面、泣不成聲……”

    這段《穿越昆侖山的故事——新疆回遷藏族牧民口述史》一書中的文字,令人熱淚盈眶。上個世紀80年代初,幾位在西寧火車站見到母語文字泣不成聲的文盲老人,正是那群在上個世紀50年代為尋找傳說中的“烏金貝隆”,遠赴他鄉,尋求幻想中的“香巴拉”的藏北牧民。這幾位老人也是首批從新疆回歸故鄉西藏的藏北牧民。

    藏北有諺語:“雖然干果香甜,還是糌粑經吃。”新疆回遷藏北牧民洛桑平措在回憶中說:“1984年,十世班禪大師視察新疆,見到已經在新疆巴音布魯克牧區定居的藏北牧民,班禪大師對我們說,你們在這里住了有30多年了,巴音布魯克也是你們的故鄉,你們可以繼續生活,但是如果你們一定要回去(西藏),我可以給有關部門匯報。”

    十世班禪大師的到來,令在新疆的藏北牧民對返回西藏一事信念大增,更加歸心似箭。此后,新疆和西藏分別組成相關工作組,就定居新疆的藏胞要求返回西藏問題,進行過多次有效且實際的溝通。最終,從1987年5月起,前后共5批220戶1158人從新疆返藏,并得到妥善安置。

    “新疆沒有虧待過我們,西藏也沒有虧待過我們。”新疆回遷藏族牧民益西這樣表達他對西藏、新疆兩個故鄉的熱愛。1990年后,返藏的藏族群眾陸續重回新疆和靜縣探親訪友,且年年不斷。新疆回遷藏族牧民洛桑平措說:“我的好多親戚還在新疆。”

    “現在才是‘喜得靈恰’!(藏語,即太平盛世)”現年75歲的新疆回遷藏族牧民次仁群宗如是表達對今天美好生活的感慨。

    為了搶救珍貴文史資料,還原這一真實歷史過程,展現在祖國大家庭中藏族與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諧景象,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太平盛世才是真正的“極樂世界”,那曲市政協將搜集整理編寫《穿越昆侖山的故事——新疆回遷藏族牧民口述史》作為2019年工作要點,成立相關工作專班,于當年3月起,組織該書主要采訪人通過實地走訪,先后深入西藏那曲班戈縣、申扎縣、尼瑪縣、雙湖縣、色尼區和拉薩市等,走訪新疆回遷藏族牧民及其后代。

    2019年8月底,采訪組一行3人:包括由政協那曲市委員會特邀的該書漢、藏文執筆作者索窮、旺青索朗兩位作家,與嘎瑪貢加遠赴新疆對當年的歷史進行回訪,與新疆和靜縣政協和有關人士進行了座談。此后,作者索窮又到甘肅、青海等地尋找當年的相關人員進行了采訪。

    2019年8月31日清晨7時,采訪組嘎瑪貢加、索窮、旺青索朗一行3人從拉薩貢嘎機場飛往1000多公里外的青海西寧,當天下午3點多鐘,他們從西寧轉乘的飛機最終降落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機場。

    作者索窮說:“這一天,我們從拉薩到庫爾勒,只用了不到10個小時的時間,據說,乘汽車去庫爾勒要花幾天時間,坐火車則需60多個小時,但是,當年這些牧民從藏北到新疆,抄的還是近路,短則一年,多則三年,這段旅程今天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而言,已然沒有了可比性。對牧民們當年遷徙的路程,很多當今最厲害的探險家,都望塵莫及。”

    “采訪歷史事件親歷者、查閱相關檔案資料等方法,以口述史的形式還原歷史,搶救文史資料,達到‘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目的。”采訪及寫作人員還記得當初時任那曲市政協主席才仁郎公對這項工作提出的總體要求。

    嘎瑪貢加介紹,該書的采訪組一行主要采訪和調研藏北牧民當初遷徙新疆的歷史背景和遷徙原因、組織情況、遷徙途徑、遷徙時間,以及回遷的原因,現在的分布情況、人口、生活、習俗等。總的采訪工作歷時半年,采訪有關人員117名,形成初稿后,編纂工作領導小組先后6次進行修改,數易其稿,最終成文。

    該書漢文執筆作者索窮說,這趟采訪走下來,感受最深的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是中華各族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團結統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經濟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親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民族共同體,是建立在共同歷史條件、共同價值追求、共同物質基礎、共同身份認同、共同精神家園基礎上的命運共同體。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产精品视频李雅|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porn在线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 北岛玲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精品色播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国内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电影|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范冰啊|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三级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精品久久|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看 |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