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手指”到甜寵文,男頻女頻差異在哪?
2021年初,由男頻IP改編的電視劇《贅婿》收到了極高的關注度。小說本身具有商戰、權謀的男性向特點,男主帶著“金手指”一路劈波斬浪成就事業;劇版又靠甜寵化、喜劇化的風格改編贏得廣闊的女性觀眾市場。
今天的受眾性別正如何影響網文市場?“甜”取代“虐”反映著怎樣的市場趨向?從后宮文到贅婿文,網絡文學中還有多少豐富的流派?澎湃問吧邀請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北大中文系博士王玉玊,一起聊聊男頻女頻文學以及背后的受眾心理。
“男頻”與“女頻”如何演變出來?
@與月乘舟:“男頻”與“女頻”是網絡文化興起后產生的嗎?
王玉玊:傳統上,文學是沒有性別之分的,但由于社會主流話語客觀上長期由男性話語主導,所以實際上主流的文學創作長期是男性視角的,是反映男性的欲望結構的。隨著網絡空間的出現,女性擁有了一個相對私密的可以規避男性目光的創作空間,于是開始創作女性視角出發、反映女性欲望和需求的文學作品,由此形成了女頻的創作傳統。男頻則是作為女頻的對立項被建立起來的。
2005年起點中文網劃分出一個叫做“女生頻道”的專區,專門發表主要由女性創作和閱讀,反映女性審美趣味和欲望的作品,“女生頻道”簡稱“女頻”,就是這個詞最初的由來。相對的起點中文網主站那些主要由男性創作和閱讀,反映男性審美品味和欲望的小說就叫做“男頻”。
男頻小說與女頻小說對第一主人公的性別選擇不同,視角不同,對角色的偏好不同,對情節的偏好也不同。比如男頻小說常常會有后宮元素,也即一個男性主人公與多位女性角色發生戀愛關系,這在女頻是非常罕見的。男頻小說更關注男主人公的個人成功,那么女頻小說確實更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互動。
男頻和女頻的劃分是網絡文學的基礎分類,對于網絡文學社群而言這是一個簡單共識,現在的免費閱讀也有類似的分類,比如贅婿文是典型男頻文,萌寶文是典型女頻文。當然,這只是網絡文學的內部分類,不意味著讀者一定要按照這個標準來規訓自己。實際上男頻和女頻在題材類型上并沒有那么大的區別,玄幻、修仙、科幻、懸疑、歷史、無限流、言情等等各種各樣的題材類型,都是男女頻共有的。只是在題材類型占比方面,男頻小說中歷史、戰爭、都市類小說確實更多,女頻小說中則會有更多的都市言情、都市耽美、古代言情等以愛情敘事為絕對主線的作品。
@澎湃網友UvYbqu:大女主文和女頻文,是一個意思嗎?
王玉玊:大女主文常常是女頻文,但女頻文并不都是大女主文。所謂大女主文,實際上更多的是從影視劇領域“大女主劇”的概念轉化而來的,它一般指的是以一個女性角色為主人公,講述她在宏大歷史背景中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的故事類型。按照這個標準來看,女頻網絡文學中確實有不少“大女主文”,比如祈禱君的《木蘭無長兄》,講述一個穿越誠花木蘭的當代女性在那個兵戈四起的歷史時代中的英雄故事,就非常符合這個邏輯。但女頻文本身是非常豐富的,它的核心定義是主要由女性創作和閱讀的,反應女性欲望的網絡文學作品。以女性視角講述都市愛情的“小言情”是女頻,耽美是女頻,靈異、懸疑、刑偵、科幻等等各種類型的作品。只要符合主要由女性創作和閱讀、反映女性欲望這兩個條件,都屬于女頻。比如說晉江文學城是一個純粹的女頻網站,我們可以看到里面其實有各式各樣品類極端豐富的作品,它們全都屬于女頻。
男頻女頻文學背后的受眾心理
@隱秘的玫瑰:請問耽美和同性文學是否有比較清晰的分界?將耽美放到女頻的原因是否是因為耽美作家大部分是女性?
王玉玊:同性文學,應該是指表現現實中的同性戀者處境,或者同性戀者自我表達的具有現實主義特征的作品類型,一般稱為“同志文學”,比如白先勇的《孽子》。而耽美是指主要由女性作者寫作、女性讀者為接受群體、女性欲望為導向的,關于男性同性之間的愛情或情色故事。這些作品借由男性之間的同性之愛,排除掉異性戀故事中難以擺脫的男性視角和性別不平等敘事,從而嘗試書寫一種理想的親密關系想象或情色想象,而非對現實中的同性戀群體和情感狀況的表達。
@碧綠色的兔子:看《贅婿》的時候??匆姀椖惶岬健敖鹗种浮保@個詞從何而來?
王玉玊:“金手指”本來是指電子游戲的作弊程序,有時也稱“外掛”。在游戲里,“金手指”主要用于單機游戲,“外掛”主要用于網絡游戲,但用來評論網文時,二者沒有區別。在網文中,主角總是能利用“正常規則之外的特殊規則”來獲得成功的情節被稱為“開掛”或“開金手指”。
@子非魚呀:為什么男頻文中的女主多為“傻白甜”人設?
王玉玊:由于人類社會在歷史上長期處于一個男性主導的狀態之下,所以人類的文學和敘事也不可避免地帶有男權屬性,女性角色在敘事中往往充當欲望客體,被凝視、被觀賞。而男性則處在欲望主體的位置上,是主動的征服者和拯救者,用最直白的話來講,因為這些作品的目標讀者是男性,所以把男性寫得很強可以方便讀者代入,他們才會覺得爽。這樣的文學傳統是如此強大,以至于愛情故事長期承擔著規訓女性的作用,比如讓女性在生活中成為更符合男性期待的賢妻良母。即使是瓊瑤、席娟的給女性讀者看的言情小說,也隱含著男性審視的視角。這樣的言情傳統進入了網絡文學和影視劇,它如此強大導致形成了許多敘事定式,比如男主外女主內,男性主動女性被動,男性征服世界女性關心愛情等等。
這些敘事慣性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徹底改變的,只能說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