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藝界代表委員熱議開局“十四五”—— 向文化強國進軍 開啟文藝發展新征程
    來源:中國藝術報 |   2021年03月10日08:54
    關鍵詞:文化強國

    “十四五”開局之年,文藝何為?文藝界代表委員在聽取了政府工作報告后,都表示“非常振奮”“非常激動”。“政府工作報告為我們今后五年的工作做什么、怎么做指明了方向,讓我們看到了光明的前景、未來的希望,堅定了我們的信心。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們要想人民所想、思人民所思,繼承和發揚好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好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而努力工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院長駱芃芃說。

    備受關注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審查。文藝界代表委員認為,作為指導今后5年及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三新”主線貫穿全文,鮮明彰顯了高質量發展的主題。

    發展新文化業態和新文化供給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把建成文化強國的目標鎖定在2035年,這是一個充滿高度文化自信的發展目標。在一個14億人口大國建成文化強國,目標宏偉,任務艱巨。”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聯主席鄭曉幸認為,文化強國的“強”體現在多方面,比如,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興盛,中華民族精神力量更加強大,國家文化軟實力明顯提升,文化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無論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雙輪驅動”,還是文藝精品的打造和高品質文化產品、服務的供給;無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還是新文化業態、新文化供給,都必須實現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統一。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定向,重在建設,以立為本,久久為功,持之以恒,在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中實現文化強國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5 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讓藝術搭上5G的“快車”,也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作曲家關峽建議,建立國家級舞臺藝術的公益性傳播平臺,確立世界一流錄播標準體系,用新科技、新視聽增加沉浸式藝術美感體驗。“我國已進入5G時代,我們應采用現行成熟的播出技術標準,如4 K超高清、5.1環繞立體聲技術等。按照‘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多樣化拓展創作題材,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守正創新,將內容和形式完美統一,推出更多精品佳作。”他強調,要特別重視培養導播、攝像、現場錄音方面的高端人才;加強國有院團從創作到演出過程中完備的數據庫建設,完善演出劇場或音樂廳高質量的攝錄一體的設備支撐,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速度和要求。

    塑造國家形象,推進文化走出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電影智庫秘書長侯光明表示,電影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在展示中華民族魅力、塑造國家形象、提高國際話語權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與作用。“十四五”期間,中國電影管理者和從業者要致力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發展電影事業,實施電影公共服務戰略;二是發展電影產業,實施電影產業發展戰略,國家層面要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三是發展電影藝術,實施文化弘揚戰略,以內容為導向,打造“中國電影學派”;四是發展電影技術,實施電影科技戰略;五是建立更加科學的評價體系,形成動態評價機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統籌規劃部主任呂逸濤表示,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文藝工作者,將繼續扎實推進文化節目創新,既要從優秀文化中汲取源源不斷的創意資源,從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吸收精神力量,也要借力新技術、新媒介和新形式,不斷探索優秀文化融入人民生活的新方式、新路徑。要深耕現有的《典籍里的中國》《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衣尚中國》等品牌節目的內容制作,加強國際傳播能力,探索更多節目模式走出去的可能。同時,要拓展創新節目的領域,更多地挖掘文化創新節目品類,不斷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傳統文化傳承從觀眾做起

    戲曲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藝術門類,在新的發展階段,它的傳承與傳播依然是代表委員非常關注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劇協副主席沈鐵梅認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藝術是以團隊來進行承傳,需要傳承鏈的支持,所以應完善它的保護體系,要擴大藝術院團的人才隊伍、扶持綜合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中國戲曲藝術具有系統的文化體系,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中國人的美學觀、思想觀以及人文價值,但由于方言逐漸流失,戲曲的傳播也遇到危機,建設中國戲曲博物館是當務之急,需要把遺失的中國傳統戲曲文化在博物館里進行展示,讓年輕人走進戲曲博物館。同時,傳統戲曲藝術要走進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進行推廣宣傳傳播,把中國戲曲美學的內容納入教育體系中。

    全國政協委員、石家莊市河北梆子劇團副團長劉莉沙說,河北梆子是一個古老的劇種,承載著民族歷史和地方文化傳統,與燕趙大地上人民的生活、思想、情感息息相關,在傳承好這門藝術的前提下,還要在提升其公益性、傳播力上進行開拓,特別是探索河北梆子如何與互聯網相結合,讓它下可以接泥土,上可以接云端,培育青年觀眾,讓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繼承。除了傳承劇目和技藝,保護人才也是河北梆子亟待加強的一個方面,要為青年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條件。新學員來到團里,編制、待遇等難以解決,我們要為青年演員不斷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生活有保障,工作有信心,才能靜下心來,多鉆研藝術。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劇團國家一級演員陳澄表示,應全方位加強演員、作曲、樂隊等各方面的人才培養,培養更多的苗子來接上班。此外,在惠民演出過程中,希望能夠從省級、市級乃至鄉鎮層面,加大小劇場建設,來配合低票價演出模式。

    積極回應新的時代命題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這個新征程不僅是全社會的新征程,也是文學的新征程。”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浙江省網絡作協副主席蔣勝男認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這給互聯網文學創作提出了一個新的命題和新的方向。網絡作者如何在新時代有所作為,創作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學,用文字去影響讀者,進而為社會作出有意義的推進,這是每個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我們要講好中國故事,還要傳播中國故事,讓中國故事走出去,讓中國聲音走出去,讓中國的文化和理念走出去。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廖華歌從文藝隊伍的自身建設談道,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且具有特殊人文效能的文學藝術,其繁榮發展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強盛的標志,文藝隊伍更是一支重要而關鍵的力量。文學藝術和各項工作一樣,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就要求文藝工作者努力做到與時代同行,以人民為中心,以“十年磨一劍”的精神不斷創新突破,像柳青扎根皇甫村14年創作出《創業史》那樣,真正撲下身子,扎扎實實深入生活,用心抵達生活深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擔時代賦予我們文藝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爭取寫出更多更好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為建設文化強國作出應有的貢獻。(記者集體采寫)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 亚洲精品123区在线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992tv精品视频tv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精品乱码高清在线观看| 步兵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2020盗摄|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天堂精品高清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播放器|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