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為推動文藝繁榮創造良好條件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藝工作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文藝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十三五”時期文藝事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四五”時期文藝事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得到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加強文藝評論,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就是當務之急。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就圍繞這兩方面建言獻策,他此次準備的兩個提案,其中一個建議將文藝評論報刊納入學術評價體系,另一個則聚焦著作權保護問題。
閻晶明談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文藝評論是文藝創作的一面鏡子、一劑良藥,是引導創作、多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重要力量。加強文藝評論,必須加強文藝評論陣地建設。他注意到,目前,在國內各大高校通行的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成果遴選體系中,如南京大學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簡稱“南大核心”或“C刊”),北京大學圖書館的“中文核心期刊”(簡稱“北大核心”),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簡稱“社科院核心”)等,都將理論學術刊物作為衡量文藝工作者學術研究能力的重要參照和基本標準。但是,文藝評論是文學藝術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翼,報紙與評論刊物作為集中發表文藝評論文章的主要平臺,顯然并沒有被納入前述各核心刊物的評價體系之中。
在閻晶明看來,“學術研究”和“文藝評論”不是互相區隔的獨立個體,而是文藝研究工作整體的一體兩面。“文藝評論”往往和“審美”聯系在一起,被認為是比較主觀的感性認知,因此,其評價標準可以隨著時代而變化;“學術研究”則被等同于理論的建構與文獻的考證,與史學傳統一脈相承,具有知識性的可信度。這種認識的誤區直接影響到文藝評論工作的推進。將刊發學術研究的理論刊物納入高校核心期刊評價制度之內,卻將刊發文藝評論文章的報紙與刊物排除在外,這十分不利于文藝批評生態的健康、平衡、良性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文藝評論工作者的積極性與創造力。有鑒于此,閻晶明建議,參考《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理論版的做法,將文藝評論的重要陣地,如《文藝報》《中國藝術報》《中華讀書報》《文學報》等報刊的理論版納入國內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成果遴選體系,建立“學術研究”與“文藝評論”相結合的協同機制,同時將文藝評論作為教師、研究者的學術成果進行考核,以高質量的全面審核和理性評估,推動高校科研體系建設的逐步完善,切實加強文藝評論的實際工作。這樣對于倡導文藝批評短平快的文風也是非常重要的舉措,否則文藝評論就只剩下高頭講章。
“近年來,編劇與影視公司矛盾頻發,說明影視行業的著作權保護還是存在不少亟待完善的地方。”閻晶明表示,因此,首先要加強保護編劇合法權益,其次是要加強對抄襲剽竊不正之風的抵制。
在閻晶明看來,編劇的合法權益主要有兩點亟須加強保護。
一是編劇署名權得不到保障。“署名權是作者表明身份的權利,是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作者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權利之一,然而影視作品在宣發時很少提及編劇,影視作品成片中編劇署名也被弱化,往往被寫在十分不起眼的地方,更有甚者,一些制片方以‘總編劇’‘聯合編劇’‘副編劇’的名號,為沒有參加編劇工作的人署編劇名,嚴重侵害編劇的署名權。”劇本是影視作品的核心與靈魂,創作劇本的編劇應得到更多的重視與尊重,將其姓名完整顯著地標注在影視作品上是對編劇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編劇理應享有的權利。
二是稿酬拖欠嚴重且存在盜用劇本的現象。“許多編劇都有被制作方拖欠稿酬的經歷,大部分編劇都被要求先提供劇本再付費,但是部分制作方在拿到劇本后以各種理由搪塞推托,拒不支付稿酬,更有甚者,一些影視公司為了不支付稿酬,拿到劇本后一邊對編劇表示劇本不滿意不會簽約,一邊另找他人對劇本改頭換面,剽竊其中的核心內容,編劇不但得不到應有的報酬,其著作權也受到了侵犯。”特別是編劇作為文字工作者,往往對法律問題不甚了解,甚至忽略,在簽合同時注意不到不利條款甚至沒有與對方簽訂正式合同,導致后期維權困難。
因此,閻晶明建議主管部門加強對影視行業的監管力度,進一步明確署名規則和稿酬支付規則。加強對涉著作權糾紛影視作品的發行管控力度,引入監督懲罰機制,對于多次故意侵權的公司采取列入黑名單、罰款、取消其發行資質等措施,切實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
此外,對抄襲剽竊不正之風的抵制也需加強。“如今在影視行業中抄襲、融梗現象頻發,而原創作者維權艱難,即使耗費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最終勝訴,侵權者也往往拒不道歉,且賠償金額較之侵權者獲得的巨大收益也是九牛一毛。這不僅打擊了原創作者的積極性,也產生了消極的社會影響和社會導向,不利于文化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2020年12月,近300名知名影視從業者和網絡作家聯名呼吁抵制抄襲剽竊,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對此閻晶明表示,此次抵制抄襲事件說明全社會尊重版權、尊重原創的意識大大增強,也反映了業界和民眾對于凈化版權環境、抵制不正之風的訴求愈發強烈。因此,閻晶明建議主管部門加強對影視行業抄襲剽竊的打擊和抵制,凈化版權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業界風氣,從而鼓勵廣大作家創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