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建言書香建設新格局
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京開幕。在我國全民抗疫取得顯著成果,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勝利,“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的重要背景下,今年全國兩會的召開受到熱切關注。
過去一年,全國政協深入開展委員讀書活動,開設“兩山”理論、鄉村振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數字經濟、歷史上的防疫等47個主題讀書群,委員交流讀書感想14萬余人次、在線瀏覽超過110萬人次。推動理論學習和讀書成果轉化,以“書香政協”助推“書香社會”建設。
矚望2021,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履職盡責,為書業發展鼓與呼,并聚焦“文化強國”“高質量發展”“媒體融合”“數字出版”等關鍵詞建言獻策。
如何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開啟新征程踐行新理念構建新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譚躍、潘凱雄聯合提案,關注實體書店經營困難、紙張價格持續飆升、電商平臺盜版侵權等問題,并提出三點針對性建議,引發行業廣泛支持和熱烈討論(鏈接:本報2021年3月2日1版《關于解決當前出版業三個突出問題的提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就加快新聞出版行業智庫建設、“新中國出版物數字資源總庫”建設和加強公版書出版管理等發聲,助力完成新時代黨中央賦予新聞出版工作的新職責新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定承提出,要將出版事業出版產業的發展放到新發展階段的全過程中謀劃研究,著力從出版的內涵、外延和工作舉措中全面地、具體地貫徹新發展理念,乘勢而上開創出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全國人大代表、民進重慶市委會副主委、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別必亮聚焦“兩個關系”,一是清醒認識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不是相互取代而是迭代的關系,二是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與文化需求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日報社副總編輯李學梅表示,會與時代同頻共振,努力履職盡責,闡釋好黨中央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等重大部署。
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強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在這一時間表的指引下,代表、委員們紛紛結合業務工作,勾畫行業發展藍圖思路。
全國政協委員、文物出版社社長張自成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的關鍵在于,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加快自身發展步伐,通過做強中國出版業,推動文化發展與繁榮。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總編輯韓敬群認為,“十四五”期間文學出版還是要堅持“原創為本,品質立社”,原創性就是它的源頭活水,高品質是它的長青基業。
以數字出版、直播、短視頻等為代表的新型內容傳播方式,在疫情期間表現突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理事長孫壽山關注到,傳統出版單位以推動轉型升級為契機,推進融合深度發展,數字化業務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初步形成紙質產品和數字產品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高質量發展數字出版產業,關鍵在人才隊伍建設,要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培養創新型青年人才,加強相關行業組織作用。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郭媛媛表示,只有基于自己核心產品的特質,再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分析,找到最適配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好融合工作。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圖書館研究館員、紫金文創研究院研究員劉忠斌提出,激發創造活力,催生新型業態;把握消費需求變化,創新文化產品供給;加大數字化研發應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等5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