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峰:優結構立規范強管理 促進網絡文學健康發展
關鍵詞:網絡文學
十四五”規劃提到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加強文化市場體系建設,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網絡文學作為網絡文化供給的重要一環,如何提質增量,健康發展?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祁志峰帶來了自己的建議。
“文學內容要接地氣,要體現社會正能量。”祁志峰說,“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網絡文學創造了得天獨厚的展示平臺、高流量以及廣大受眾群體,卻缺乏優秀文學作家對文學價值觀和作品深度的倚重。大多數網絡文學注重流量的擁有,網絡文學平臺和網絡寫手較看重對利益的追求,大部分作品缺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
在祁志峰看來,部分網絡作家缺乏文學底蘊的積累,缺少對生活實地的深入了解,成為制約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主要原因。祁志峰表示,在目前眾多網絡作品中,對于反映國計民生的社會文學主流缺乏探討和認識,扎根時代、反映人民的好作品屈指可數。即使網絡文學極大地突出了文學活動“自由交流”這一重要特征,卻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文學的美感。
對此,祁志峰建議,宣傳部門和作家協會要引導網絡文學,優化網絡文學結構,組織優秀傳統文學作家引導和帶動青年寫手寫出更好的文學作品,建立行業文學規范體系,組織網絡文學作家參加社會調研、深入生活,促進文學和網絡文學的適度融合。同時,加大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獎勵機制,鼓勵優秀網絡文學作家積極創作,對于消極的、頹廢的、缺乏正能量的網絡文學作品加強管理,促進網絡文學健康發展。
“網絡文學平臺在運營中也應嚴格執行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希望通過加強對網絡文學的管理和網絡作家的引導,今后能夠涌現出更多的歌頌時代、歌頌人民的正能量網絡文學作品。”祁志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