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進:文化的力量與魅力
今年兩會我關注的重點內容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文化的力量。重點關注這個方面,有四點原因:
一是抗疫中充分展現出文化的力量。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在抗疫中,文化服務開辟新路徑,助力疫情防控,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休戚與共、血脈相連的重要紐帶。”
二是文化建設提升到了空前未有的新高度。其標志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三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戰略和全局上對文化建設作出了規劃設計,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從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之后,第一次明確實現目標的時間表。
四是我去年參加了相關單位組織的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調研,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調研等,參加了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執法檢查,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和實際感受。
結合黨和國家的大局,結合自身工作,今年我想提出兩個方面的代表建議。
(一)關于建成文化強國建議的具體考慮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目標,要求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具體建議有兩點:
一是加強建成文化強國的理論研究,特別是加強文化強國的指標體系研究。這是一個理論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目標任務,也有了定性的描述,但什么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有哪些中國特色的具體指標和標準?怎樣把精神生產領域的成果量化、具體化、指標化?有許多理論問題需要研究。同時這也是一個實踐問題,每一年為建成文化強國做的具體工作如何衡量?建成文化強國有哪些標志?現在到2035年只有15年的時間了。有兩個具體工作想法:1.在國家文化建設“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文化強國的指標體系;2.從今年開始,出版《文化強國》藍皮書系列,將每一年為建成文化強國所作的工作記錄下來。
二是在建設文化強國中要重視發揮文獻典籍的力量,讓書寫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來。中華文明是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最主要因素是我們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脈絡、精神特質,有易代修史的傳統,有國有史、方有志、族有譜的文化典籍積累。據不完全統計,典籍有幾千萬件冊,幾十萬個品種。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指出:中國歷史作家的層出不窮,實為任何民族所不及。典籍鐫刻著中國之精神、民族之靈魂,是破解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綿延發展的精神密碼,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思想智慧和知識體系,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不僅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樹立文化自信的動力與源泉。特別是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把文物和古籍作為并列概念提出來,要求“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把典籍保護提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二)關于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方面的建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九次視察北京,十四次對北京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時代課題,明確了“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為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是北京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承擔的重要使命和職責。2025年,北京將建設成為弘揚中華文明與引領時代潮流的文化名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規劃》對扎實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已經有了很好的規劃與安排,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善之區,打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典范之城,加快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
我想在此基礎上,對北京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做好首都文化這篇大文章,把文化的能量充分釋放出來談兩點體會建議。
一是要做好“全國文化中心”的理論研究,把思想的力量充分釋放出來。全國只有北京有“全國文化中心”這樣的城市戰略定位。但什么是文化中心?有什么中國特色的具體指標和標準?怎樣把精神生產領域的成果量化、具體化、指標化?有許多理論問題需要研究。同時這也是一個實踐問題,每一年的具體工作如何衡量?怎樣檢查確定每一年、一步一步的奮斗目標?達到什么樣的標準和水平才能確定為“全國文化中心”?
二是要做好資源的深度開發,把豐厚的文化資源能量充分釋放出來。北京有這么多的中央文化單位,擁有無可比擬的豐富的文化資源,如何更好地開發利用,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仍有許多文章可做。我們要遵循文化建設規律,把“文化”獨特魅力充分展現出來。
(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圖書館理事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