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禾坑頂?shù)耐粐?/em>
    來源:中國藝術(shù)報 | 曾緋龍   2021年02月28日16:07

    禾坑村,真是湘贛邊界井岡老區(qū)一個神奇的高山村落。

    它離江西省遂川縣營盤圩鄉(xiāng)政府所在地超過6公里,村委會所在地的海拔高度為1200米。一條寬度為3.5米的水泥路,就像一條巨龍,在綠色枝網(wǎng)和四處蒸騰的云霧中搖頭擺尾,彎曲穿梭,從山麓蜿蜒直上,一直通達(dá)村委會。

    這里的樹木、植被就像在變魔術(shù)。

    山麓,分布著大片毛竹林。隨著海拔上升,陸續(xù)出現(xiàn)水青岡、槭類、櫟類、楓香、山茶等闊葉林,還有木荷、甜櫧、石櫟、栲樹、擬赤楊、白櫟、麻櫟等針闊混交林。抵達(dá)村委會,可看見仙女木、烏飯樹、柳叢等灌木林,地面則爬滿鮮綠水靈的蘚類。

    從山麓到村委會,開車也就20多分鐘,卻好像經(jīng)歷不同季節(jié)。

    山麓,陽光明媚,穿著西裝的我,感覺不冷不熱,這吻合春天的氣溫。到了村委會,卻是雨霧彌漫,陣陣寒氣襲來。像是突然進(jìn)入冬天,讓我禁不住打了幾個冷顫。趕緊舒展筋骨,活動活動。

    這次來禾坑村,專為采訪朱禮圣一家。

    朱禮圣,40歲。個頭不高,人長得結(jié)實。古銅色的臉,鑲嵌著明顯跟年齡不相符合的溝溝壑壑,印證著這個漢子曾經(jīng)吃過的苦。

    他有點害羞,每當(dāng)聽見我在提問,就用手扯著衣角,或者眺望遠(yuǎn)方,一雙眼睛閃耀著剛毅果敢、不愿屈服的光芒。

    40歲,不惑之年啊。朱禮圣有時卻犯迷糊:過去的日子是那樣酸楚,現(xiàn)在的生活卻那樣富足。也就十幾年的功夫,咋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呢?我是不是在做夢?

    朱禮圣而今舉家住在山麓的集鎮(zhèn)上,房子寬敞漂亮,有三層半。各種電器、家具一應(yīng)俱全,小孩子的玩具也撒得滿地都是。門外,停著他的“坐騎” ,是一部2018年花了8萬多元買的小汽車。

    他說,我在禾坑還有一棟老房子呢,住了20年,平時都鎖著。只有等到每年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老媽才會步行上山,在老房子附近的自家竹林里挖竹筍。

    我問朱禮圣,你不是有車嗎?咋不送你媽媽去禾坑挖竹筍?得走一個多鐘頭呢,而且公路彎彎曲曲很不安全,你放心嗎?

    朱禮圣苦笑道:老媽是習(xí)慣了走山路,她說一年大多數(shù)時間在集鎮(zhèn)上帶兩個孫輩,基本上沒有勞動,于是就盼望著開春的日子早點到來,她可以走走路,挖挖筍,享受難得的勞動樂趣。老媽中午就在老房子里做飯吃,晚上我再上山去幫她把竹筍捎回來。

    我迫切地想走進(jìn)朱禮圣的內(nèi)心世界。于是,想從他家的老房子開始,探尋其人生軌跡。

    沿路需要左拐右拐,大部分是石板路,還有一小段是泥濘路,需要抓著身旁的雜樹攀援而上。一不小心,就可能摔跤。

    朱禮圣家的老房子位于全村最高點,我用手機(jī)里的特殊功能對老房子進(jìn)行測試,海拔竟然達(dá)到1299米,比下面村委會高了將近100米。

    我說,你這里是全省海拔最高的一戶人家嗎?

    他笑笑,有可能吧。

    如果把營盤圩比作一個戴著斗笠的淳樸農(nóng)夫,那么,禾坑村就是這頂斗笠。而朱禮圣家的老房子,無疑是斗笠那個圓錐形的頂部。

    就在這個斗笠的圓錐形頂部,朱禮圣的媽媽黃巍香正在忙著倒茶,并整理竹筍和雜物。

    黃巍香一看就是個勤快人,她的臉色安詳沉靜。一縷細(xì)碎橙黃的陽光,從窄小的木窗欞照射過來,落在她的嘴角,牽引出溫潤的笑意。

    她跟我聊起當(dāng)年蓋老房子和修石板路的事情。

    好像是1983年吧,三個娃都沒有出生。我和丈夫朱義勇,開始在這個位置蓋土坯房。

    為啥選這么高的地方呢?這你就不知道了,禾坑到處是山,有塊平地就是寶貝。這個位置呢,地勢較平整,而且面積也很大。旁邊的荒坡多,可以用來種中草藥。

    你別看這里只有三間土坯房,墻體都是大石頭,墻面用黃泥巴鋪成,當(dāng)時可費勁呢。丈夫因為麻疹后遺癥,頭經(jīng)常疼痛,頸脖子僵硬,走起來總是勾著背。一個殘疾人啊,哪干得了重活?

    主要是我去挖土挑石壘墻,進(jìn)度慢。后來,幾個娃生下來了,事情更多,得拼命勞動呀,才能養(yǎng)活一家子。

    說來誰也不相信,就這三間土坯房,居然到1991年才完全蓋好。

    你要問以前咋住?最早先蓋好一間房,搭了兩個鋪,娃全部睡在一個鋪上。屋里啥東西也沒有,就一些破衣服碗筷堆在一起。做飯呢,就在門口用石頭在兩頭支起一個鍋。

    這里,吃住行都不方便,這倒難不到我們。最怕夏天,雷雨多。一打雷,幾個小孩就滾到我們懷里,用被子捂著頭,哭鬧著。雷聲更大,壓過幾個娃的哭聲。

    為上下方便,我們又像蝸牛一樣,忙了10多年,壘起一塊塊青石板。路比現(xiàn)在陡得多,摔跟頭是常事。

    “那當(dāng)時是怎樣養(yǎng)活三個娃呢?這樣窮困潦倒。”我有些不忍心提這個問題。

    黃巍香娓娓道來: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我一般去湖南幫人家的建筑工地打零工,或挑些竹筍、中藥材到山下的集鎮(zhèn)上去賣,掙幾個錢買生活日用品。到了九十年代,就開始種中藥材。當(dāng)然,作為全國第二大鳥類遷徙通道的“千年鳥道”所在地,想吃肉了也會去用網(wǎng)捕鳥。

    這里山坡太陡,種不了幾棵中藥材。于是,我去湖洋頂2000多米高的一塊平地上種西兄、云木香等中藥材。大概開荒種了四畝吧,地旁邊還搭建了石屋,上面蓋上茅草。

    幾個娃大了,也會跟我和老公一起去湖洋頂?shù)闹兴幉牡貛兔︿z草。從家里上去,至少得走一個半鐘頭。一家子,就在石屋子里生火做飯。

    上面太高,水燒不開,做的飯經(jīng)常半生不熟的。所以,我們后來就帶一些煨番薯上去,當(dāng)中飯吃。

    黃巍香說得很慢,我聽得很仔細(xì)。

    淚光晶瑩中,我仿佛看見這家子擠在湖洋頂?shù)氖葑永铮蚪蛴形兜乜惺撤淼那樾巍M饷妫煌麩o際的云上草原,勾不起一家人絲毫的興致。在那個貧窮的時代,所有能夠填飽肚子的食物啊,才是人世間最美的風(fēng)景!

    禾坑的地少,糧食特別金貴。在上世紀(jì)八九十年代,這里的人們?yōu)榱说钟囸I的襲擾,除了大量種番薯、玉米,就是制作蕨粉、野百合粉,做成蕨粉飯、野百合粉飯吃。還有,喜歡去采摘野菜。

    在老房子居住的歲月里,朱禮圣一家頑強(qiáng)地與命運(yùn)抗?fàn)帲c貧困搏斗,與大自然較量。如果不是發(fā)生了痛不欲生的事情,也許,朱禮圣還會跟家人一起,繼續(xù)生活在禾坑頂,根本想不到要去突圍,去改變這種不關(guān)心時代潮流、不注重方式方法的抗?fàn)帯⒉贰⑤^量,去努力實現(xiàn)大山深處幽微黯淡的脫貧夢想。

    2005年的夏天,已初中畢業(yè)和大妹子一起去外面打工的朱禮圣,經(jīng)受了此生此世最大的打擊。才45歲的父親,一天在湖洋頂中草藥林地勞動,在回家的路上,突遭雷擊身亡。

    家中的頂梁柱倒了,小妹子朱禮群剛好讀初中一年級,她再也無心讀書,主動輟學(xué)。

    也就是從父親意外去世、小妹子接著離開學(xué)校的那一天開始,朱禮圣發(fā)誓:一家子必須從禾坑村的最高點這個“貧民窟”搬出來,從湖洋頂中草藥林這塊傷心地走出來,去實現(xiàn)人生的突圍,實現(xiàn)命運(yùn)的扭轉(zhuǎn)。

    這一年,全家申請政府的移民搬遷補(bǔ)助,在政府規(guī)劃好的負(fù)責(zé)通路、通電的集鎮(zhèn)上含辛茹苦,夙興夜寐,總共花費12萬元,建起一棟樓房。

    朱禮圣說,其實,家里并沒有多少錢,我跟大妹子打工掙得錢也不多。大部分建房費用是向親朋好友借的,大家也理解我們急著搬家的苦衷。那時,我是逼上梁山,鐵心要逼自己去打拼,以盡早還清債。還必須去掙更多錢,讓老媽過上好日子,再也不用受苦受累了。

    后來,朱禮圣找了桐古村同樣貧困的一戶家庭的女兒曾淑梅為妻。兩人打了幾年工,覺得掙錢太慢。而且他在惠州、深圳等地做油漆工,身體也漸漸搞砸了,常常咳嗽,得吃藥。這樣下去,不要說還債,就連家里的老媽和孩子,也可能養(yǎng)不起。于是在2012年,兩人告別外面的世界,開始?xì)⒒厮齑h城。

    夫妻倆曾經(jīng)在廣東打工時,發(fā)現(xiàn)當(dāng)?shù)爻院臃郏ㄆ鋵崳褪怯妹准庸さ姆邸5胀ǖ拿追鄄煌追凼菆A條形,而河粉呈扁狀)的人特別多。他們花了1 . 3萬多元買來河粉機(jī),租房子賣河粉。沒想到,這里的居民不太喜歡吃河粉,一年下來,虧得血本無歸。

    2013年,朱禮圣跟一個北方人學(xué)會了做小饅頭。他覺得一塊錢10個的小饅頭,價格便宜,攜帶方便,味道也不錯。就租店面租房子,開始與面粉打交道。

    每天凌晨兩點鐘,大多數(shù)人還是睡眼惺忪,夫妻倆就起床做小饅頭。天剛擦亮,曾淑梅就騎著電動車,在遂川縣城的大街小巷大聲叫賣。而朱禮圣,則騎上摩托車,去縣郊以及附近的鄉(xiāng)村賣小饅頭。

    朱禮圣回憶:印象很深刻,那時候,每天至少要揉50公斤的面粉。上午賣完了,下午繼續(xù)做小饅頭。每天,要騎行100多公里。風(fēng)里來

    雨里去的,挺辛苦的,但總比呆在禾坑頂要強(qiáng)。每天的純利潤,少則100元,多達(dá)數(shù)百元。

    那時,我特別感謝妻子的堅守。她雖然沒有念過一天書,但她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她常對我說呀,我們這樣沒日沒夜地熬,不就是為了小孩讀好書,過好日子嗎?

    2013年,我女兒4歲,兒子3歲,都放在營盤圩老媽那里帶。我得還清債,還得讓老媽吃穿不愁,快樂一點,讓兩個小孩,也像城里娃一樣,有零食吃,有玩具玩,不像我與兩個妹妹一樣,過那樣有上餐沒下餐,而且一到雷雨天就提心吊膽的日子。

    真是幸福的小饅頭啊!

    從2013年,朱禮圣與妻子同甘共苦,一直奮斗到2018年。終于還清所有債務(wù),而且積累了一筆財富。

    朱禮圣決定,從縣城殺個回馬槍,重新回到營盤圩去,回到禾坑那個既傷心又魂牽夢縈的地方去!

    他在鄉(xiāng)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貸款13萬元,共投入30多萬元辦起一家農(nóng)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收購當(dāng)?shù)氐闹窆S、茶葉、黃桃、高山蔬菜等各種土特產(chǎn)。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2019年春意盎然的一天,他又回到禾坑村,與叔叔合伙,幫助村民建起一塊800多畝的中藥材基地。自己也慢慢擁有200畝黃柏林,同時在遂川縣城郊租地300畝,建成一片黃桃林。

    他喜滋滋地告訴我,從逃離禾坑,到重回禾坑,感覺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我們是全村最窮的一家。現(xiàn)在,不僅自己富起來了,還可以通過租地種中藥材、收購?fù)撂禺a(chǎn),為不少的鄉(xiāng)親創(chuàng)收。從以前別人處處來幫我,到我可以去幫別人,我真的特有成就感。我在想啊,爸爸的在天之靈,還有一個嫁在桐古村一個遠(yuǎn)嫁湖南的妹妹,知道我現(xiàn)在的狀況,應(yīng)該都很開心吧。

    是呀,透過朱禮圣從禾坑頂突圍后脫貧致富的故事,我掂量到“致富思源、憶苦思甜”的哲學(xué)價值,掂量到中國改革開放和脫貧攻堅戰(zhàn)略重大而深遠(yuǎn)的意義。

    是改革開放,讓無數(shù)像朱禮圣一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去接受新事物的沖擊,去感受市場經(jīng)濟(jì)的洗禮;是脫貧攻堅,讓無數(shù)像朱禮圣這樣的貧困戶,通過移民搬遷、成立農(nóng)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等形式,擺脫窮山惡水的艱苦環(huán)境,享受各種黨的惠民富民政策,走上幸福敞亮的康莊大道。

    更進(jìn)一步說,朱禮圣的突圍讓人們看到不只是一個人的突圍,而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突圍,這種突圍第一次徹底擺脫幾千年以來,中國發(fā)展歷史中從未擺脫過的貧窮“魔咒” 。

    禾坑頂?shù)耐粐侵於Y圣一個人“破繭化蝶”的傳奇,何嘗不是神州大地“破繭化蝶”實現(xiàn)偉大復(fù)興的生動縮影?曾緋龍(江西省吉安市文聯(lián)副主席)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入口|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99精品免费视品|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亚洲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www.亚洲精品.com|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日韩美女18网站久久精品| 久クク成人精品中文字幕| 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电影网|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视频99精品视频150| 国产区精品福利在线社区| 国产精品免费播放| 加勒比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