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框里的貓》:如何陪孩子共同成長
《畫框里的貓》是兒童文學作家殷健靈的短篇小說集,里面共收錄了10篇短篇小說。每篇視角獨特,卻都是圍繞著殷健靈擅長的“成長”主題展開,所描繪的對象又都是處于青春期中矛盾個體,因此篇篇都張力十足,耐人回味。
在同名小說中《畫框里的貓》中,殷健靈將只關注學習的離異母親與叛逆孩子之間的沖突,通過隔壁小店生活態度截然不同的幾個人進行了強烈的對比,表達了青春期的孩子對自由的追求和向往。在《花期》中,既有目前熱議的校園欺凌問題,也有青春少年對于異性的向往和追求。
在這些故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問題,那就是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要么是簡單粗暴地打罵壓制,要么是不知所措地放縱,又或是忽略……這其中固然有父母忙于工作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在于家庭教育能力的缺失。在媒體的一次調查中顯示進入中學階段,家長與孩子之間焦點會集中在親子溝通、互動、相處方面,其中約50%的中學生不再或極少與父母溝通,而88%的家長坦言,與孩子的交流的最大困難是不知道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方式。就像《畫框里的貓》書中所描述的那樣,家長仍舊以孩子成績好壞才定義孩子是否成功,以是否聽話、遵守紀律作為判斷孩子到的水平的標準,因此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淪落”為近似保姆或者教官的角色,也直接導致親子關系的惡化。其實,少男少女們青春期從懵懂走向成熟的困惑失落和迷茫,既讓人心疼卻又是他們不得不去面對的。家長們所要做的就是學著如何從孩子的視角看待問題,接納包容孩子這一特殊時期的一些特殊的身心變化,陪伴孩子輕松走出迷茫和失落。遺憾的是小說中的家長們沒有做到,才造成了一個又一個的遺憾。
在《畫框里的貓》中,殷健靈以女性特有的觀察力、想象力,敏銳細膩以及清新雅致的文字,告訴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學識的增長,身體的變化,更是心靈的強大和情感的豐潤。唯有此,我們才能放下身段,耐心地傾聽孩子心中所想,為他們答疑解惑,收獲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