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更傳下去
關鍵詞:傳統文化
近日,《典籍里的中國》、《詩意中國》第三季、《國家寶藏》第三季等多檔電視節目熱播。內容升級、技術助力、破圈傳播,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生命力,受到大批年輕觀眾的追捧。
尋溯本和源,守護根與魂。這些立足于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節目,通過賦予時代內涵和探索創新表達,“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典籍里的中國》創新設計270度立體舞臺,綜合運用環幕投屏、增強現實技術、實時跟蹤等新科技手段,開拓架構出“歷史空間”與“現實空間”,在微博、B站、抖音、知乎等年輕用戶聚集的新媒體平臺引發熱議。《詩意中國》第三季帶領觀眾領略蘇東坡的文采和精神,節目融合短視頻、脫口秀、小游戲、情景劇等一系列年輕態表達,讓觀眾從東坡先生的人生哲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國家寶藏》第三季豆瓣評分9.5,B站彈幕超60萬,有年輕觀眾稱其“不僅文案、舞臺、舞美、表演、音樂等絕美,流傳千古的珍奇文物更是讓人產生極強的文化自信,我們的祖先充滿智慧”。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數據:受《我在故宮修文物》熱播影響,當年有超過1.5萬名大學畢業生報名要到故宮修文物。他說,《國家寶藏》可以打動億萬觀眾尤其是青年人群,“這樣的節目,他們期盼了太久”。
“從哪里來”關乎“往何處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醇。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財富能夠凝聚起巨大的認同感和向心力,文化強國建設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希望更多優秀文化產品立足精品內容,借助先進技術,實現高效傳播,用跨越時空的文明之光點燃年輕一代最深沉、最持久的內生力量,激發起他們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