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
《云影天光:瀟湘山水之畫意與詩情》
作者:衣若芬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ISBN:9787301317242
“瀟湘”以湖南為基本指涉范圍,騷人墨客在湖南的地方經驗創生了“瀟湘”主題的文學與文化。北宋時期,“瀟湘八景”山水畫開始流行,根據沈括(1031—
1095)的《夢溪筆談》可知,“瀟湘八景”包括“平沙雁落”“遠浦帆歸”“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以及“漁村落照”。
“瀟湘八景”本屬繪畫題材,《夢溪筆談》中并未記載其中各景的確切地理位置,因此后人經常憑借著“瀟湘”文化傳統所凝聚的文化記憶探索猜測。
筆者從個人追尋“瀟湘八景”進行實地考察的經驗出發,反思北宋以來文士對于“瀟湘八景”所制造的文化記憶,并以明代畫家董其昌為例,析論“地方經驗”
與“文化記憶”的相互關系。
“瀟湘八景”未必即實存的人間特定地點,仿若《莊子·逍遙游》所形容的“無何有之鄉”。
一、追尋“瀟湘八景”
當筆者開始研究“瀟湘八景”詩畫,經常被詢問是否去過湖南,游覽過“瀟湘八景”。這個問題預設的想法是:“瀟湘八景”是至今仍有跡可循、實際存在于湖南
境內的景觀,親身體察的經驗將會增益對其了解。
如同旅行之前總會參考指南手冊,搜集相關信息,我們首先得到的材料,是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