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過年是一種綿延不斷的文化生活
書香過年,本來是多年來很多人堅持的文化選擇,今年的書香過年卻蔚然成風、成潮。
據媒體報道,春節期間,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中關村圖書大廈等書店從大年三十開始至初六,都實行24小時營業不打烊,并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少讀者深夜買書、讀書,以獨特的方式歡度春節。不僅這些大型書城,三聯韜奮書店、Page one、Jetlag books,這幾天都能感受到讀者撲面而來的閱讀熱情。尤其是在三聯韜奮書店,每天都有幾百名讀者在讀書、選書。在書店過年,已成了京城中一道文化風景線。
看來,書香過年不只是個別讀者的臨時選擇,而是很多讀者自覺的文化活動。在書香過年的背后,是我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今每年出版新書20多萬種,讓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愛好的讀者都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出版物。
我們說,眾多讀者之所以選擇到實體書店過節,還有一個原因,是近年來我國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的速度加快。眾多書店再也不是以往單純提供圖書的經營場所,而是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地標、文化打卡地。此外,實體書店作為公共文化的重要空間的地位進一步突顯,更多書店的突圍,讓讀者看到了實體書店不可替代的新功能,如“書店+美術館”“書店+藝術展覽”“書店+文創”“書店+旅游”“書店+課堂”“書店+出版”“書店+戲劇”“書店+攝影”等,讓書店以全新的面貌出現,讀者在書店的感受,不僅僅是買書、看書,還能進行多種形式的文化體驗。
以北京為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已擁有特色書店200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書城41家,實體書店數量達到1994家,已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萬人擁有實體書店指標任務。
實體書店的跨越式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全民閱讀的走深、走實。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統計,2020年,北京市居民閱讀總指數大幅度提高,達到83.62。其中,居民“個人閱讀指數”達到87.98,同比增長6.8%。未成年人人均圖書閱讀量達到12.23本,繼續增長,有陪伴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占比高達93.1%,書香家庭建設成績喜人。
可見,春節是全民閱讀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一個發力點。書香過年不是一種閱讀的權宜之計,而是一種綿延不斷的文化生活。
書香過年的文化風景,也讓我們感受到出版人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到2035年實現文化強國的大目標,出版業是基礎性、關鍵性、實質性文化產業,唯有不斷為讀者推出更多優質的出版物,才能浸潤讀者的心靈,才能讓閱讀成為公眾重要的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