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木棉花開紅丹丹 ——聚焦建黨百年,聆聽廣州文藝的“時代先聲”
    來源:光明日報 | 胡一峰  2021年01月31日10:04
    關鍵詞:建黨百年

    綠色長城(中國畫)關山月

    【藝境觀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國現代文藝史詩開篇,新中國嶺南文藝異軍突起,到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廣式”文藝領潮頭,百年的廣州文藝書寫了氣勢磅礴的歷史與時代畫卷。近日開幕的“時代先聲——廣州文藝百年大展”,緊扣建黨百年主題,以當代文藝精品、歷史文獻、報紙期刊、名人信札、音像實物等1000余件展品,勾勒出廣州文藝的精神氣質和發展成果,生動呈現出南國大地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歷程的藝術縮影。美術作品成為其中十分亮眼的板塊。

    與時代共奮進 廣州文藝的精神氣質

    近代以來,廣州既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也是新思想、新觀念、新文藝的“孵化場”。廣州文藝的發展歷史表明,文藝是嶺南文化的靈魂,也是這座城市極富活力的因素。“時代先聲”展覽選取的美術作品,準確把握了廣州文藝的精神氣質,展現出紅色血脈傳承的一百年、攀登文藝高峰的一百年、為人民而創作的一百年。“紅色”“人民”“時代”是百年廣州文藝的底色,也是本次展覽深刻的精神內涵。

    任何經典的文藝作品,都是一個時代社會生活和精神的寫照;任何優秀的藝術家,也必然會將全部的心力投入到時代的洪流中。此次展覽主體分為四個篇章,即“旱天雷·心向光明(1921—1949)”“得勝令·紅棉璀璨(1949—1978)”“風云會·南國春早(1978—2012)”“步步高·出新出彩(2012—2021)”。四個標題不但是廣東音樂的曲牌名,而且恰如其分地表現出四個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精神,將建黨百年的主題藝術地嵌入展覽的內在邏輯。

    “時代先聲”展覽的一大亮點是囊括了活躍在抗日烽火里的文藝粵軍。他們是延安木刻隊伍里的廣東籍版畫家,如在太行山根據地創辦了魯迅藝術文學院晉東南分校并任校長的陳鐵耕,被徐悲鴻稱為“中國新版畫界的巨星”的古元;他們也是以相機為武器的廣東籍攝影家,如沙飛、石少華、鄭景康等拍攝了大量軍事、民生、社會題材的照片,記錄抗日戰爭實況與淪陷區民眾的生活。正因為敏銳而準確地回應了時代主題,他們的作品有了明晰的指向性和方向感。今天,再次凝視前賢,我們仿佛獲得了穿越時空的“端口”,如臨歷史現場,真切地體會到中華民族在抗爭中奮起的偉力,并被作品中充沛的感情、飽滿的張力所深深感動。

    實際上,以藝術手法淬煉時代精神,并使之轉化為強大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恰是廣州百年美術的精神傳統。展品中有兩幅創作于20世紀70年代的油畫,《永不休戰》中塑造的魯迅形象,那剛毅的面容、不妥協的神態,令人肅然起敬;《我是海燕》里勇敢、樂觀的女兵形象,則給人直面生活的無盡力量,正體現了廣州文藝所傳承和恪守的“藝術語法”,也充分彰顯出廣州文藝的“中國價值”。

    創新中煥生機 南國藝壇的文脈傳承

    百年的歷史,是奮斗的歷史,也是創新的歷史。在很多人心里,“廣州”二字正是和“創新”“開放”聯系在一起的。這里是“木棉花開紅似火”的所在,傳遞著敢于擔當的精神;這里也是春風最先吹拂的地方,洋溢著奮勇爭先的氣象。開放包容、融合創新,是廣州的城市文脈,也是百年廣州文藝勃勃生氣之源。

    “時代先聲”展覽廣泛搜集廣州美術發展史料,并將其置于統一的主題與結構之下,呈現出一幅充滿活力的藝術版圖,讓人清晰地看到廣州美術的創新之脈、發展之路。早在16世紀,西方油畫藝術已在廣州傳播。被孫中山譽為“東亞畫壇第一巨擘”的廣東人李鐵夫是中國率先赴海外學習油畫的藝術家之一,本次展出的《未完成的老人像》等作品,充分展現了他對油畫技巧、語言和精神的深刻理解。進入20世紀,林風眠提出“中西調和”,力圖融合西方現代繪畫和傳統水墨畫法,不但形成了卓然獨立的表現風格,而且為中國現代美術培養了大批杰出人才。崛起于20世紀初的“嶺南畫派”致力于倡導和表現的,也是“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思想。從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到方人定、關山月、黎雄才、司徒奇,皆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聲譽卓著、影響深遠,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嶺南畫派的藝術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探索的目光進一步伸向美術的高處和深處,引領廣東畫壇走向了新的發展階段。

    廣州美術匯通中西的精神,也可以在攝影和書法中得到佐證。攝影是舶來的,書法是本土的,但在廣州這片土地上獲得了精神上的一致性,這就是外來藝術本土化與本土藝術現代化的“雙螺旋”式前行路徑。本次展覽梳理了中國攝影史上若干首創之舉:1844年誕生中國第一家照相館;1922年創辦中國首本攝影刊物《攝影雜志》,推動著中國攝影走向獨立藝術之路。而廣東人康有為獨具特色的書法作品,表達出“尊碑”的藝術理念,開啟了嶺南書壇求新求變的一貫主張。回顧百年,廣州美術以主動擁抱變革的心態,自覺投身中國文藝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依靠文化自信,把“得風氣之先”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留下了至今仍滋養人們心靈的嶺南藝術精品,也再一次教誨后人“文藝貴在創新、重在交流”的真理。

    緣新技求大道 視覺藝術的時代面貌

    追求真善美是文藝的永恒價值。時至今日,現代審美已無法離開技術和媒介因素,藝術發展與技術變革、媒介嬗變密不可分。廣州美術的創新精神,同樣表現于對技術的敏感和對新媒介的探索運用。從筆墨、畫布到圖片軟件,從架上到屏上,技術與媒介從來不是廣州美術的被動載體,而是推動變革的積極力量。本次展覽為這些“新”意滿滿的藝術留出了較多空間。從原創動漫“喜羊羊”到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冰墩墩”,以及“最文藝廣州在哪里”全國手機攝影大賽,無不回響著廣州藝術追隨技術和媒介變遷的鏗鏘足音,展現出技道并進的時代新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內容雖囊括百年廣州文藝的各個門類,但從展覽本身來看,“百年廣州文藝”又具有整體的視覺效果。當時間軸線串聯起文藝進程和成果,并在整體色調、動態流線和局部細節的加持下轉化為視覺的對象,展覽本身便具有了一種美術性。此外,展覽專門設立了“廣州文藝經典影像館”,并運用新媒體技術設立了VR展館。觀者可以身臨其境在線觀展,也可以通過手機掃描與名作合影,閱讀作品背后的故事,讓視聽感官得到極大限度的調動,展區的物理界限逐漸消弭,時光流逝所積淀的審美意蘊也愈發濃郁,讓人們在以視覺為牽引的欣賞邏輯基礎上,完成一次多感官共鳴的審美體驗。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面對文化強國建設目標,期待廣州文藝繼承優良傳統,奮力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高揚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為筑就新時代文藝高峰作出更多貢獻。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91精品国产高清|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 久久精品人成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机热re这里只有精品15|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精品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剧情精品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xxx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