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心大戲院變身喜劇專屬劇場,讓年輕態的喜劇在上海演藝大世界生根發芽 “主理人”徐崢喊話:實力派們,來吧!
“上海已成為匯聚國內外喜劇名團名作的‘碼頭’,接下來,我們要打造產業上游更深更扎實的‘源頭’,不斷把頭部產品推向市場。”隨著百年蘭心大戲院即將以喜劇專屬劇場的新定位華麗回歸,中國第一家喜劇垂直類全產業鏈公司昨天宣布成立。出任“主理人”的徐崢將領銜上海戲劇人在“喜劇端”發力——打造“一個劇場、一個盛典、一個綜藝、一個學校、一個節慶、一系列舞臺劇、一個綜合體”七合一的喜劇平臺,在演藝大世界孵化打造一系列喜劇態的內容產品。
喜劇,近年來已發展成為代表“年輕力”的一類新文化產業。徐崢說:“上海的演出市場很敏感,它有一種自動升級、自動生長的模式,永遠在潮流當中。”去年下半年起,每天至少有十場以上的脫口秀點亮上海的都市夜生活。喜劇消費市場火熱的背后,多個“喜劇綜合體”構建的產業鏈已現雛形。比如,落戶上海的頭部脫口秀廠牌——笑果文化也開始投入“喜劇+”的生態建設;“開心麻花”上海真如和漕河涇的兩個專屬劇場也在熱火朝天建設中。可以說,喜劇人在上海迎來了“黃金時代”。
脫口秀帶來喜劇文化的迭代,更年輕、更有活力
上海的海派文化中,有著悠久而深厚的喜劇基因。從家喻戶曉的名家姚慕雙、周柏春,《烏鴉與麻雀》《七十二家房客》滑稽戲經典,到如今場場爆滿的《石庫門的笑聲》,脫口秀、漫才、喜劇音樂劇等舞臺新產品,持續將笑聲音浪推向申城的角角落落。
近年來,年輕化的喜劇文化更是緊跟互聯網的步伐,演化出多種接近青年觀眾的方式,改變著藝術生產創作與經營的業態。例如,憑借綜藝節目把熱度帶到線下的脫口秀,在徐崢眼中,就是喜劇的一次迭代。“過去我們接觸喜劇,都是通過春節聯歡晚會、曲藝串燒演出,但是脫口秀來到中國以后,成了年輕人對生活的表達,發展非常迅速,這離不開網絡文化的助推。”
憑借“脫口秀”在短短六年就成長為中國市場“巨無霸”的笑果文化,線下演出每場“秒罄”的出票記錄昭示著觀眾對它的喜愛。去年,“李誕和他的朋友們”的一場脫口秀演出走進千人座的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成為小眾文化走向大眾的一次精彩出圈。
除了穩居“頭部”的笑果,山羊脫口秀、來點喜劇、木更喜劇……上海的脫口秀團體千帆競逐,亦有越來越多的創作團隊和人才“入局”。年輕的“看喜劇工場”2019年在上海成立,演員來自五湖四海,有抖音400萬脫口秀紅人、有各大喜劇綜藝節目主力編劇,也有熱衷于喜劇藝術的高校畢業生。開放麥活動和人才篩選晉級機制,讓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匯入創作團體,推動上海脫口秀行業進入快速生長期。
聯動周邊業態:打開“喜劇+”的無限消費潛力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海國際喜劇節共上演超過26個國家和地區的133部經典喜劇,超100萬人次參與其中。喜劇消費市場不斷擴容的同時,如何吸納人才、推動創作、提升喜劇產能,也催動了業內的思考。
徐崢認為,未來喜劇文化產業的線上或線下生產不可能“單兵作戰”,一定是聯動或融合的,而越來越多的明星將回歸舞臺,用實力“說話”。“我們要挑選最優秀的演員,我們沒有職業的限制,我們歡迎所有實力派!”徐崢說,在這里將打造中國喜劇力量,促進國際喜劇節對國際潮流喜劇、國內頂尖喜劇力量以及國內新興喜劇團隊實現全覆蓋。
將喜劇內容及周邊導入商業空間,是文旅結合助推上海消費升級的又一思路。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表示,蘭心大戲院將打造都市年輕人的聚集地和純享喜劇的打卡地標,并且將嘗試用內容聯動更多品牌,鏈接更多娛樂、社交、消費場景,開創城市更新的更多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