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下》:少年心事當拿云
說句實話,盡管我平日里因為各種原因——如參加研討會、寫書評什么的,會閱覽很多書,但能吸引我一口氣讀下去而且希望很快讀完的書真還不多。但是,眼前這一部趙華寫的小說《賀蘭山下》(希望出版社),我卻是在電腦上一口氣讀完的。
小說的背景設置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西北鄉鎮,講述了一位名叫楊華的鄉村少年在小城市的重點中學的3年初中生活和學習經歷。楊華出生在農場,父母兄弟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好不容易家里出了一位考上重點中學而且有望以后能考上大學的讀書人,父母的歡欣與期待自然高過藍天。但他們怎么也不會想到,在城里讀書的兒子卻會落入如此不堪的境地:他因貧窮被富二代暴打、搶劫與欺凌,他因饑餓而偷食同學吃剩的面包,他的幾位好友因不堪忍受校園霸凌而退學、轉學,他只能忍氣吞聲深埋心中的痛苦。他因生性內向不善表達而孤立無助,他甚至差點因煤氣中毒而喪生……這是一部如此抓人的小說,讓人急欲看到主人公最后的“命運”。但楊華又是幸運的,除了父母默默無語無私的愛,還有曾是抗戰老兵的房主江爺爺的關心激勵,英語老師的鼓勵,同桌賀曉霞的友誼與青澀青春……因而故事情節發展的結局是美好的。
《賀蘭山下》的現實主義是一種樸素而日常的生活書寫,行文自然平實,沒有當下校園流行小說的熱鬧、驚悚場景,只是如同面對老友般的娓娓道來,有幾分無奈,也有幾分自我寬慰,但卻有一種力透紙背的藝術穿透力與讓人急欲看到主人公最后“命運”的吸引力,這就是作家的藝術功力。
加強現實主義兒童文學創作,要求作家沉下心來,深入生活現場。兒童文學不只是對兒童生存的言說,而且更應是對兒童精神成長的具有“生命精神化”意義的價值追問。我之所以看好趙華的這部新作,是因他寫出了少年成長中的一種生命之思、之詩,思即意味、即深度,詩即審美、即理想、即精神飛揚。所以我說《賀蘭山下》是一部直面現實砥礪意志、使少年生命在超越中臻于精神升華的優秀成長小說。
藝術是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的,作品要感動別人,首先得感動自己,也就是作家的創作一定要“有我”。《賀蘭山下》之所以感染人、打動人,最重要的藝術章法就是書中有其人,也即小說中有作者的真生活、真感情、真思悟、真哭笑。因而我相信,這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作家“夫子自道”的自敘傳色彩。像這樣深接地氣、連通底層老百姓的日常煙火氣與精神掙扎的作品,不是坐在大樓里喝著咖啡、吃著外賣、百度搜索靠靈感就能寫出來的。
最后,我想說說這部作品的地域風情意識。作者努力地把橫亙在西北戈壁上的賀蘭山進行了詩意描摹,將它的金戈鐵馬的歷史和賀蘭山下的鄉土地產、小縣城風貌以至餃子飲食等,都寫得生趣傳神,仿佛我們也一起進入了賀蘭山下。
總之,這是一部十分難得的西北風情校園小說、勵志爭氣的成長小說。我確信將趙華的這部新著《賀蘭山下》推薦給廣大的少年兒童閱讀群體,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