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編訂過程考
    來源:《文藝研究》 | 楊華麗  2021年01月19日08:53

    原標題:瑣細的紀念與謹嚴的整合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編訂過程考

    自1936年10月19日至今,海內外人士豐富、繁雜的魯迅紀念話語與實踐,已建構起一部綿長豐贍的魯迅紀念史,而蕭紅的長篇散文《回憶魯迅先生》無疑是其中一部無法回避的經典作品。有些學者甚至將其稱為現代懷人散文這個百草園中的“花中魁首”①。與此同時,在蕭紅其人其文的研究中,該文也歷來是關注的重點之一。諸多散文名作選本、蕭紅散文選集或全集、蕭紅代表作選集中,該文屢屢出現;多部《蕭紅傳》中,“回憶魯迅先生”被作為一節甚至一章的標題,這些都是其重要性的證明。然而細究起來,學界對該文的深度研究其實并未有效展開。這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界一般認為該文系作家此前所發文章的匯編,但具體整合了哪些文章,整合完成于何時,則并無系統、深入的考辨;二是不少論者認為該文中各則的順序頗為隨意,顛倒排列毫無問題,增加或刪減各則之間的間隔行及間隔標志也并無不妥。由此導致了這樣的現象:承認該文的經典地位卻對其產生過程不甚了了,承認該文的美文特質卻對其內部肌理認識不足。這無疑影響了學界對《回憶魯迅先生》的認知,影響到該文經典地位的進一步確立。

    《回憶魯迅先生》一文,初次問世于1940年7月婦女生活社出版的同名書籍,由49則長短不一的文字構成,每兩則之間均空一行,并加有符號以示區隔②。在該書面世前,蕭紅僅在1940年6月大時代書局出版的《蕭紅散文》中收錄了《魯迅先生記(一)》③和《魯迅先生記(二)》④。不少讀者因此獲得這樣的印象:魯迅逝世后的近四年里,蕭紅的紀念文章就這三篇而已。其實,隨著章海寧主編《蕭紅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版)的出版,蕭紅更為豐富的魯迅紀念文獻浮出水面:除了常見的上述三篇散文,還有此前較少為人注意的散文《逝者已矣!》《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魯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記憶中的魯迅先生》《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詩歌《拜墓》,戲劇《民族魂魯迅》,以及蕭紅致蕭軍、許廣平、華崗的涉及魯迅的多封書信。這些文本、相關注釋加上編者精心整理的《蕭紅年譜》《蕭紅創作年表》中的相應條目,為我們更全面地梳理、考辨蕭紅撰文紀念魯迅的情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初步閱讀并梳理這些文獻后可以發現,1939年是蕭紅紀念魯迅最為重要的一年,其巔峰之作就是該年完成、次年問世的《回憶魯迅先生》。考察該文的具體生成過程,顯然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厘清蕭紅紀念魯迅的有關問題。

    已有研究者注意到,《回憶魯迅先生》中的部分文字曾在報刊先期發表,因此,不少人認為該文僅是相關文章的合編。在《蕭紅年譜》1939年條目下,與該文相關的第一條信息為:“9月22日,整理完成《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應為《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引者注),后載《中蘇文化》第四卷第三期。此后,發表多篇回憶魯迅的文字。”⑤而第二條則是:“10月下旬,將整理好的有關回憶魯迅的文字結集為一本小冊子,取名《回憶魯迅先生》。”⑥在《蕭紅年譜》1940年條目下,又有“7月,《回憶魯迅先生》由重慶婦女生活社初版”⑦的說法。在這樣的表述中,《回憶魯迅先生》似乎是以1939年9月22日完成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為基礎,并包含了該月至次月下旬前發表的“多篇回憶魯迅的文字”。查閱《蕭紅全集·散文卷》可知,與《回憶魯迅先生》密切相關的文本,除已提及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外,只有《記憶中的魯迅先生》《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等兩篇。然而遺憾的是,對讀這三篇散文與《回憶魯迅先生》后可以發現,后者中的很多文字并未在前者中出現。那么,《回憶魯迅先生》的整合到底依賴哪些文章?“多篇回憶魯迅的文字”中的“多篇”到底是實指還是含混其詞?

    《蕭紅全集·散文卷》在收錄前述三篇文章時,都以注釋的形式說明其創作、首刊及再刊情況,《蕭紅全集·詩歌戲劇書信卷》中的《蕭紅創作年表》亦有相關說明。據原刊對這三篇文章進行校讀后可以發現,散文卷收錄的《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與初刊本僅有少數字詞、標點的差異,不會影響到文本意義,可不予細究,但《魯迅先生生活散記》《記憶中的魯迅先生》這兩篇文章則問題多多,應逐一加以分析。

    關于《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的刊載情況,《蕭紅全集·散文卷》收錄該文時的注釋僅提及“首刊于一九三九年十月一日《中蘇文化》(重慶)第四卷第三期”⑧,《蕭紅創作年表》還提及該文“再刊于1939年10月14日至28日《星州日報·晨星》(新加坡)。再刊于1939年11月1日《文藝陣地》(武漢)第四卷第二期”⑨。顯然,在年表的整理者眼里,在這三地發表的是同一篇文章。然而,筆者以此為線索去查閱原刊時,卻發現了以下問題。

    第一,《中蘇文化》《文藝陣地》上的確都有題為“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的文章,但存在諸多不同。從標題來看,《文藝陣地》上的文章無副標題,《中蘇文化》上的文章則有副標題“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并非《蕭紅全集·散文卷》所言的“為魯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亦非《蕭紅年譜》所說的“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從篇幅來看,《文藝陣地》上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共七則,《中蘇文化》上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共23則,差異甚大;從內容來看,兩文中完全相同的文字僅有一則,部分相同的僅有一則。因此,這兩篇文章不能混為一談。遺憾的是,《蕭紅全集·散文卷》所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是《文藝陣地》上的七則,但注釋卻注明刊發在《中蘇文化》上,并不準確。

    第二,《蕭紅全集·散文卷》所收《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的注釋說:“該篇創作于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其實,該文正文內容最初發表于《文藝陣地》時并未標注寫作時間,“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出現在《中蘇文化》上的同名文章之末,因而將1939年9月22日視為《文藝陣地》所載《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的創作時間欠妥。另外,《中蘇文化》上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約一萬多字,根據其篇幅之長和蕭紅此時身體之弱,她不可能于一天內寫完,因而當天更可能是其整理完成或創作完成的時間。

    第三,《蕭紅創作年表》中說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再刊于1939年11月1日《文藝陣地》(武漢)第四卷第二期”,除所言題目不確外,《文藝陣地》的卷期信息亦有誤:不是第4卷第2期,應為第4卷第1期。該文與景宋(即許廣平)《魯迅先生的娛樂(回憶)》、穆木天《秋風里的悲憤(詩)》、關露《魯迅的故事(詩)》、巴人《怎樣對壞人斗爭(短評)》等一起組成了“魯迅紀念特輯”。其中,蕭紅和景宋的文稿被明確標為“回憶”,景宋之文的標題字體還被特意加大、加粗,顯示出編者特別重視許廣平和蕭紅所寫的回憶魯迅的文章。

    第四,《魯迅先生生活散記》一文其實刊載于新加坡的《星洲日報·晨星》,而非如《蕭紅創作年表》所言的“《星州日報·晨星》”。《星洲日報·晨星》所載文章無副標題,這一點與《文藝陣地》上的文章相同,但文章內容并非《文藝陣地》上的七則,而是與《中蘇文化》上同名文章大致相同的23則。此外,《中蘇文化》上該文一次性登完,而《星洲日報·晨星》則連載了六次,具體情況如下:

    1939年10月14日,刊載第1—2則、第3則的一部分;10月16日,刊載第3則的后半部分、第4則的一部分;10月17日,刊載第4則后半部分、第5—8則;10月18日,刊載第9—14則;10月19日,刊載第15則的大部分;10月20日,刊載第15則后半部分、第16—23則。可見,《蕭紅創作年表》對刊期的判斷也存在錯誤:《魯迅先生生活散記》并非刊載于《星洲日報·晨星》1939年10月14—28日,而是該年10月14日和16—20日。之所以安排得如此分散,是因為其“全文過長,一二次登載不了”,又因為其十分重要,于是編者郁達夫改變了預先的安排,將其放在醒目位置“先期披露”⑩,又在每期的題目下寫上“(本報特約稿)”字樣。郁達夫之所以如此重視該文,一方面因為它記載了魯迅晚年生活的獨特品質,“頗足以”彌補郁達夫《回憶魯迅》之不足,另一方面因為他希望“能引起其他更多關于魯迅的記述”{11}。

    綜上可見,《中蘇文化》《星洲日報·晨星》和《文藝陣地》上的確都有名為“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的文章,但卻是不同的三篇,不能混淆。其中,《中蘇文化》與《星洲日報·晨星》上的文章差異較小,而與《文藝陣地》上的文章差異較大。

    與《回憶魯迅先生》的生產過程密切相關的第二篇文章,是《記憶中的魯迅先生》。《蕭紅全集·散文卷》中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共16則,該文的注釋為:“該篇首刊于一九三九年十月十八日至二十八日《星島日報·星座》(香港)第四二七至四三二號,署名蕭紅。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以《魯迅先生生活憶略》為篇名,再刊于《文學集林》第二輯《望——》。”{12}可見在編者眼里,《記憶中的魯迅先生》與《魯迅先生生活憶略》內容相同而題目有異,因而收錄時文章名可用在香港發表時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而內容則可依據在內地發表的《魯迅先生生活憶略》。不過筆者校讀后發現,《魯迅先生生活憶略》其實與《記憶中的魯迅先生》有較大差異,《蕭紅全集》編者的看法有誤。

    首先,《星島日報·星座》上兩天一次、分六次連載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既不是《魯迅先生生活憶略》的18則,也不是《蕭紅全集·散文卷》所錄文章的16則,而是19則。每兩則之間空一行,用“☆”號(“其一”“其六”上的各則間用三個“☆”號,其他四天所載各則間用四個“☆”號)區隔。

    其次,《星島日報·星座》上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內容與《蕭紅全集·散文卷》所錄文章差異甚大。該文之末標有“一九三九,十月完”字樣,這是《蕭紅全集·散文卷》沒有的信息。在具體內容上,該文只有五則與《蕭紅全集·散文卷》收錄的文本相同,其余14則均未見于該卷所錄同名文章。不僅如此,該文的大多數內容,未在其他零散文章中出現過,卻與《回憶魯迅先生》一文第39—49則高度重合。

    基于上述復雜情況,筆者以為,要考察《回憶魯迅先生》的生成過程,除重視《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中學生》)這篇無多少爭議的文章之外,還需重視《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中蘇文化》)、《魯迅先生生活散記》(《星洲日報·晨星》)、《魯迅先生生活散記》(《文藝陣地》)這貌似相同實則有異的三篇文章,以及《記憶中的魯迅先生》(《星島日報·星座》)、《魯迅先生生活憶略》(《文學集林》){13},必須逐一核實每篇文章之間的關系及其與《回憶魯迅先生》之間的關聯。

    為更直觀地看出上述文章的關聯內容及關聯程度,筆者將《回憶魯迅先生》的各則內容與上述六篇文章進行了比較,整理如下:

    依據上表,聯系各篇文章的內容,我們可分析出《回憶魯迅先生》的編訂時間及其主要依靠的文本。

    首先,《中蘇文化》上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與《星洲日報·晨星》上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落款時間同為9月22日,且各則內容及順序均高度一致,唯一的不同是《中蘇文化》上的文章第11則沒有提及史沫特烈(今譯史沫特萊)。顯而易見,這兩篇發表于不同地域、不同期刊上的文章其實出自同一底稿,均完成于9月22日。這一天也就成為蕭紅1939年集中回憶魯迅的第一個時間點。此時,她完成了對魯迅生病之前的生活的描繪。

    其次,《文藝陣地》上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共七則,與《中學生》上的《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的前七則完全吻合,且兩文第2則末尾所寫的魯迅對珂勒惠支、史沫特烈的態度大同小異,與《回憶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里內容相似的那一則不同。可見,《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與《魯迅先生生活散記》兩文的寫作時間大體一致。由于該期《中學生》雜志標明的出版時間是10月20日,考慮到出版周期問題,可以推知,雖然前者的落款為“魯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但這兩篇文章的實際完成時間應在10月19日之前,9月22日之后。

    再次,《星島日報·星座》分六期連載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在1939年10月18日發表的“其一”包括第1—5則以及第6則的一部分;10月20日發表的“其二”包括第6則后半部分與第7則的前半部分;10月22日刊載的“其三”包括第7則后半部分、第8則和第9則前半部分;10月24日發表的“其四”包括第9則后半部分、第10則和第11則前半部分;10月26日刊載的“其五”包括第11則后半部分、第12則和第13則以及第14則前半部分;10月28日發表的“其六”包括第14則最后一段和第15—19則。從“其一”的第6則最后一部分開始,文章已涉及魯迅生病,而從“其二”到“其六”,蕭紅更是全面描繪了魯迅的病況直至去世,這些都是其他五篇文章沒有出現過的內容。這意味著早在《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刊發前,蕭紅就已經完成了對魯迅生命最后歷程的記述。由于該文最初發表的時間是10月18日,而當時國內到香港的郵件需要耗費諸多時日、編者還需要編輯和排版時間,因此,蕭紅在該文末尾所言的“一九三九,十月完”中的“十月”,只可能是10月上旬。

    最后,《魯迅先生生活憶略》發表于1939年12月出版的《文學集林》第二輯《望——》,文末未標明完成時間。但因該刊第一輯《山程》出版于1939年11月,第三輯《蝴蝶夢》出版于1940年1月,可知該刊為月刊,故蕭紅此文可能投寄于1939年9月底、10月或11月,但因為時間差而沒有趕上第一輯。該文的第3、4、7、10、16、17、18則以及第12則的后半部分,未出現在《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等五篇紀念文章中,但收入了《回憶魯迅先生》,涉及魯迅的待客之道、魯迅與海嬰相處過程中的“壞魚丸”事件等,也涉及魯迅1936年春生病、養病以及趕譯《死魂靈》的情形。這些細節無疑生動呈現了生活中的魯迅,而其僅涉及魯迅春天病后情形的事實則告訴我們,該文的完成應在全面描繪魯迅秋天生病至去世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之前,即9月底至10月初。

    綜上可知,蕭紅在1939年9月22日完成了最早的一批回憶文字,命名為《魯迅先生生活散記》,分別發表于國內的《中蘇文化》和新加坡的《星洲日報·晨星》;隨后,她寫出了另外一些描述魯迅生活習慣的文字,命名為《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魯迅先生生活散記》,分別發表于《中學生》與《文藝陣地》,此時尚未寫到魯迅的病情;緊接著,她繼續追憶魯迅的生活瑣事,初步涉及他身體大不如前的情況,命名為《魯迅先生生活憶略》,發表于《文學集林》第二輯;10月上旬,蕭紅完成了對魯迅生病后的種種生活細節的描繪,直至沉痛地寫到他的去世,這就是后來發表于《星島日報·星座》上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可見,蕭紅對這些文字的整合,應發生于10月上旬至中旬期間,同時,她與許壽裳、許廣平取得聯系,將他們的文章收入自己的書稿《回憶魯迅先生》中。10月26日,端木蕻良為已編就的整本書寫了《后記》,肯定了它“記先師魯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面”這一事實,卻又失望于它“或未涉及”“治學之經略,接世之方法”,希望“將來如有機會,當能有所續記”{15}。至此,書稿《回憶魯迅先生》的編輯全面完成。即是說,蕭紅的長文《回憶魯迅先生》應完成于端木蕻良寫《后記》之前,10月26日不宜也不應作為該文的成稿時間。

    更進一步關注《回憶魯迅先生》的生成,我們會注意到蕭紅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編完了這部作品(“10月上旬至中旬”)。其實,根據整理出的上表可見,《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與《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的重合處僅有《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的第2則(魯迅走路輕捷)與第14則(魯迅不戴手套、不圍圍巾、穿膠皮底鞋的習慣),可以說是差異最大的兩篇。如果除去重復部分,刪掉《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最后一則的內容{16},那么兩文順次相接,正好是《回憶魯迅先生》除第20、21、22、23、25、26、28、32、35、36、38這11則之外的38則,整個長文的主要部分已全部出現。可見,這兩篇文章有著明確的分工,更像是一篇長文的兩大部分。有趣的是,上述11則缺失的文字,恰好可以由《魯迅先生生活憶略》補齊。因此,在《回憶魯迅先生》問世前已發表過的六篇文獻中,《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記憶中的魯迅先生》與《魯迅先生生活憶略》三文尤為重要。正是它們,為《回憶魯迅先生》在短時間內編輯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閱讀《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記憶中的魯迅先生》與《魯迅先生生活憶略》時,我們能感覺到其內部嚴密的邏輯關系,因而它們本身就是形神皆聚的有機體。而對讀《回憶魯迅先生》,可發現蕭紅曾對它們做過精心編輯、安排以及修改,使得最終生成的文本《回憶魯迅先生》“神”聚而“形”亦不散,成為中國現代散文的經典之作。

    《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是蕭紅1939年紀念魯迅的開端之作。其第1則內容如下:

    魯迅先生住在大陸新村九號,一進弄堂口,滿地鋪著大方塊的水門汀,院子里不怎樣嘈雜,出入的有時候是外國人,也能夠看到外國的小孩在院子里零星的玩著。

    魯迅先生隔壁掛著一張很大的牌子,上面寫著一個“茶”字。{17}

    緊跟著的第2則里,蕭紅就寫了自己與魯迅、許廣平在1934年10月1日夜里長談,出門時她被魯迅特別叮囑如何才能找到他家的小細節。這當然有凸顯魯迅細心、體貼等特點的功能,但也說明蕭紅此時留意記述的是魯迅在大陸新村9號的生活,而她的切入點是自身體驗,是她與魯迅交往的點滴往事。因此,在隨后的數則中,作家分別描述了魯迅批評其著裝、自己在魯迅家包餃子、魯迅跟她開“好久不見”的玩笑等瑣事,然后由魯迅與她的交往,擴大到魯迅與其他青年交往的諸多細節,再延及對其生活習慣的精細摹寫。在最后的第23則,蕭紅寫道:“這時魯迅先生住在大陸新村。這一切生活碎片還鮮明的刻畫在眼前,這時先生還未生病呢。”{18}由“魯迅先生住在大陸新村九號”開始,以“這時魯迅先生住在大陸新村”結束,所寫、所記因發生于同一地點而自成一體,而其描摹的細節,則因發生于魯迅尚未生病之際而充滿了明朗的色澤。與《魯迅先生生活散記》不同,《魯迅先生生活憶略》第1則增加了關于魯迅愛笑的經典描繪,但文章的重點是通過寫魯迅的待客之道表現其個性,并引出他身體狀況日益惡化的情形。在《記憶中的魯迅先生》一文中,第1則仍是那段傳神的魯迅愛笑的描繪,緊接著寫了魯迅走路輕捷、不顧一切的特征,但第3則就轉而談到魯迅帶病校對《海上述林》一事。此后,蕭紅雖也述及魯迅在穿鞋、戴帽、待客等生活細節中透出的精神特質,但很快就提及1935年魯迅身體已大不如前,并深入展開了魯迅去世前的諸多細節,即《回憶魯迅先生》的第39—49則。由此可見,這三篇文章在各自發表時,是各有重心、自成體系而又相輔相成的一個整體。

    在將三篇文章整合為《回憶魯迅先生》時,蕭紅不再將《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的第1則作為開頭,而將描繪魯迅先生愛笑那一則作為開端,這既可以與隨后描繪魯迅未生病時的諸多生活細節更好連接,也與她試圖呈現的是自己接觸、了解到的魯迅形象密切相關。緊接著,蕭紅用數則描寫了魯迅與包括自己在內的青年交往的故事、魯迅的待客習慣、魯迅家里的瑣碎小事等內容。然后,在第30則,蕭紅開始描繪魯迅住大陸新村9號時周圍的環境、自己與魯迅及許廣平的深夜交談,將《魯迅先生生活憶略》中的諸節插入文中,涉及魯迅家中的臥室、后樓、廚房等私密之處。最后,嵌入《記憶中的魯迅先生》中的多則內容,描述了魯迅病后直至去世的整個過程。可見,蕭紅對這些前期文本的整合,有著自己的理性思考和行文邏輯。她最終改定的長文《回憶魯迅先生》,并非瑣碎文字的隨意堆積,而是積極建構起來的一個有機的整體。

    不僅如此,當我們校讀《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魯迅先生生活憶略》《記憶中的魯迅先生》與《回憶魯迅先生》時,會發現一些明顯的改動。這種有意識的改動本身,體現出作家對待寫作的嚴謹態度。

    第一,《回憶魯迅先生》第30則的內容包括了《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的第1、2則。蕭紅在魯迅、許廣平家里聊天的時間,在前者中是“一九三五年十月一日”{19},在后者中則是“一九三四年十月一日的夜晚”{20}。通過查閱蕭紅、蕭軍以及魯迅的相關資料可知,蕭紅不可能于1934年10月1日夜在魯迅家聊天,因為她和蕭軍于該年11月30日才與魯迅首次見面,次年11月6日才應邀去魯迅家吃飯。因此,蕭紅關于在魯迅家聊天時間的記憶,在最初寫作時出現了偏差,但在整合成《回憶魯迅先生》時,她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憑著記憶改為1935年的同一天。這雖然仍不準確,但終究更靠近歷史事實,體現了蕭紅主觀上的嚴謹態度。

    第二,關于珂勒惠支和史沫特烈,除《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和《魯迅先生生活憶略》上沒有相關內容,其余各篇均有所涉及,但情況各不相同。具體來說,在最早面世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中,只有關于魯迅喜歡珂勒惠支的一段文字,并無只言片語論及史沫特烈,而在同時完成卻發表于《星洲日報·晨星》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的第11則,蕭紅添加了第二段:“史沫特烈,魯迅先生也講到,她是美國女子,幫助印度獨立運動,現在又在援助中國。”{21}在《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的第2則中,蕭紅在此基礎上還另起一段寫道:“他對這兩個女子都起著由衷的敬愛。”{22}在發表于《文藝陣地》上的《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第2則中,蕭紅將這句話改為“他對這兩個女子都是由衷的敬重”{23}。也就是說,在《回憶魯迅先生》成文之前,對于寫不寫史沫特烈、是否表示他對珂勒惠支和史沫特烈的態度,以及如何描寫這種態度,作家有些猶疑不決。而在整合這些文章時,蕭紅采用了《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第11則的處理辦法:寫了魯迅眼中的史沫特烈,但刪去他對史沫特烈及珂勒惠支的評價。

    第三,《魯迅先生生活憶略》的第12、13則內容很長,在被整合進《回憶魯迅先生》時,兩則內容被拆分為第31、32則和第33、34則,使描述魯迅家臥室、后樓、廚房、客廳等處情形的文字層次井然。而該文的第14、15則,在《回憶魯迅先生》中合并為第37則,完整呈現了魯迅校《海上述林》的忙碌以及病情惡化的情形。與此類似,《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的第7則雜糅了許廣平照顧魯迅時的各種忙碌與魯迅病后飲食的內容,第9、11、14則這些內容較長的幾則也存在不同主題混雜的情形,在客觀效果上稍欠集中、明晰,因此在最后整合的過程中,蕭紅將第7、9、11、14則的內容修改、調整為第39—45則,更為詳細、有條理地呈現了魯迅病中的各種情形。

    第四,尤其應重視的是,蕭紅描繪魯迅病重至辭世這段時間的文字,分則最多,句子最短,且在最初發表和最終定型的文本之間存在較多差異。比如,《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的第12則,專門描述了海嬰向父母說“明朝會”的習慣,當他某天向病中的魯迅說此話卻得不到回應時,他開始嘮叨;受到許廣平的訓斥時,他還念叨著:“爸爸是個聾人哪!”該則最末一句,最初發表時是“魯迅先生沒有聽到這笑他的話,還在那里咳嗽著”{24},在《回憶魯迅先生》里,“這笑他”變成了“海嬰”,情感傾向變得中立了一些,也凸顯了海嬰彼時的懵懂與幼稚。《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第16、17則的內容原本是:

    這一次魯迅先生好了,有人來問他這樣那樣的,他說:

    “你們學著做,若沒有我呢”!

    還有一樣不同的,覺得做事要多做,要快做……{25}

    在《回憶魯迅先生》中,這兩則文字修改后成為第46、47則:

    有人來問他這樣那樣的,他說:

    “你們自己學著做,若沒有我呢!”

    這一次魯迅先生好了。

    還有一樣不同的,覺得做事要多做……{26}

    整合前的第16、17則雖然分開,但語氣連貫為一個整體,意在呈現魯迅七月病體初愈后的兩處不同,一處是他不再詳細指導他人的做事方法,卻說出了“若沒有我呢”的讖語,一處是魯迅“覺得做事要多做,要快做”,充滿了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兩則文字合起來后的情緒較為低沉,似乎預言了魯迅后來再次發病以至去世的不幸結局。在《回憶魯迅先生》中,蕭紅調整了“這一次魯迅先生好了”的位置,使情感變得更加明朗,與緊接著的“魯迅先生以為自己好了,別人也以為魯迅先生好了。準備冬天要慶祝魯迅先生工作三十年”{27},在意義上正好銜接,并與第49則所述魯迅的再次病發形成了強烈對比,蘊藏著蕭紅不勝悲愴的心境。

    經過巧妙的整合,謹嚴的編輯與修改,蕭紅完成了對原本瑣細的系列紀念文章的篩選與組織,讓她以日常生活為切入點對魯迅的回憶、懷念得到完整、深入的呈現,寄托其深沉、悲痛的情感。正是這最后的整合與編排,立體、精準地塑造了生活化的魯迅形象,在眾多紀念魯迅的文章中別具一格,達到了現代懷人散文的巔峰。

    結語

    上述基于《回憶魯迅先生》及相關史料的搜集、梳理與辨析,或可大致解決蕭紅研究中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除1939年蕭紅發表的那六篇文章的準確信息宜引起重視外,其在創作時間、創作內容上的關聯也非常重要。由此,我們或許可以不再籠統地說蕭紅的長篇散文《回憶魯迅先生》整合了她此前發表的多篇文章,也能不再武斷地將其最終成型的時間鎖定于實為端木蕻良所寫《后記》的落款時間,更不必從形散神聚的角度為《回憶魯迅先生》的經典地位勉強辯護。如果說蕭紅那些瑣細的紀念文章表現了她的曠世才情,那么《回憶魯迅先生》能夠成為經典之作,還因為蕭紅在整合過程中的盡心竭力。

    (作者單位 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重慶市抗戰文史研究基地。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抗戰大后方文學史料數據庫建設研究”(批準號:16ZDA191)、重慶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項目“魯迅與戰時中國的文化復興研究”(批準號:2019WT16)成果)

    注釋:

    ① 袁權:《蕭紅與魯迅》,華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22頁。

    ② 其中,第1—19則各則之間的符號為“×”,第20則至文末各則之間的符號為“☆”。

    ③ 原名《萬年青》,發表在(武漢)《戰斗旬刊》第1卷第4期(1937年10月18日)的“魯迅先生周年祭特輯”中,收入《蕭紅散文》時改題《魯迅先生記(一)》。

    ④ 原名《在東京》,發表在(武漢)《七月》第1集第1期(1937年10月16日),收入《蕭紅散文》時改題《魯迅先生記(二)》。

    ⑤⑥⑦ 章海寧、葉君:《蕭紅年譜》,章海寧主編:《蕭紅全集·詩歌戲劇書信卷》,北京燕山出版社2014年版,第273頁,第273頁,第274頁。

    ⑧{12} 《蕭紅全集·散文卷》,第315頁,第322頁。

    ⑨ 章海寧:《蕭紅創作年表》,《蕭紅全集·詩歌戲劇書信卷》,第292頁。

    ⑩{11} 《編者附志》,《星洲日報·晨星》1939年10月14日。

    {13} 該文后被轉載于《藝風》第2期,文末注為“選自文學集林二”,但第17、18則間無區隔。其中第1—9則,又被命名為《魯迅先生生活憶略(一)》,發表于《游擊》第3卷第4期(1940年2月16日)。

    {14} 該文還有第23則,但在整合時被刪掉了。

    {15} 《后記》,《回憶魯迅先生》,婦女生活社1940年版,第110頁。需要說明的是,《后記》并未標明系端木蕻良所作,但讀者能感覺《后記》作者與蕭紅本人并非同一人。據《端木蕻良文集》第6卷(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所收《蕭紅著〈回憶魯迅先生〉后記》,讀者才知道《后記》作者為端木蕻良。

    {16} 該文最后一則在其他文章中均未出現。

    {17}{18}{20} 蕭紅:《魯迅先生生活散記——為紀念魯迅先生三周祭而作》,《中蘇文化》第4卷第3期,1939年10月1日。

    {19}{26}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第25頁,第54頁。

    {21} 蕭紅:《魯迅先生生活散記》,《星洲日報·晨星》1939年10月18日。

    {22} 蕭紅:《記我們的導師——魯迅先生生活的片段》,《中學生(戰時半月刊)》第10期,1939年10月20日。

    {23} 蕭紅:《魯迅先生生活散記》,《文藝陣地》第4卷第1期,1939年11月1日。

    {24} 蕭紅:《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其五》,《星島日報·星座》第431期,1939年10月26日。

    {25}{27} 蕭紅:《記憶中的魯迅先生·其六》,《星島日報·星座》第432期,1939年10月28日。 

    (轉載自“魯迅研究動態”微信公眾號)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入口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久久久久四虎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