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學院啟動“培根工程”
2020年12月30日,由魯迅文學院主辦、《東吳學術》編輯部協辦的魯迅文學院“培根工程”啟動儀式暨首批入選作家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院長吉狄馬加,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出席研討會并講話。施戰軍、石一寧、徐坤、張清華、孔令燕、陳東捷、楊曉升、丁曉原、汪惠仁等專家與會研討。會議由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主持。
吉狄馬加說,2020年是魯迅文學院建院70周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加大青年作家培養力度,加強青年作家隊伍建設,魯迅文學院決定實施“培根工程”即青年作家培養計劃,從青年寫作群體優中選優,予以跟蹤培養,促進中國文學由“高原”邁向“高峰”。青年作家的成長關系我國文學事業發展的未來。“培根工程”將有助于打開青年作家的視野,幫助青年作家找到新的文學觀念、文學表達、實踐方法,更好地觀察、思考和理解新時代、處理中國經驗、書寫中國故事,去表達描繪新時代下中國人民的內心情感,以文學的方式記錄和闡釋繁復多姿的現實生活。
為延長工作手臂,對離院學員進行跟蹤培養,魯迅文學院“培根工程”從2020年起,計劃每年從魯院各個培訓班中精選出二到四位年齡不超過45周歲、寫作潛力突出的青年學員進行重點培養,培養方式包括提供師資支持、舉辦改稿會及研討會、聘請專業導師、輔助出版作品等,力爭打造出一批具有魯院特色的青年作家。今年,王蘇辛、周芳、黃立康、沙冒智化四位魯三十六和魯三十七學員首批入選。
與會專家對四位學員的作品進行了細致的點評。大家認為,這四位青年作家分別在小說、非虛構、散文和詩歌領域創作活躍,用多樣的文學手法刻畫出現代人的心靈處境與深刻的社會現實,展現了較為突出的個人風格和較高水準的寫作能力。與會者對他們的寫作也提出了建議,認為青年寫作者應當盡快從成長主題轉向更為廣闊的題材,聚焦社會現實生活,創作出經得起時間檢驗的作品。同時青年作家也要對個人寫作生涯有所規劃,通過勤奮創作來延展自身的寫作生命。
通過線上平臺,參會的青年作家們表示,將在未來的寫作中進一步優化、改進自身創作問題,并且更自覺地處理文學與生活、文學與社會現實的關系,加強寫作的現實觀照,以文學的方式記錄青年一代寫作者眼中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