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說記錄當下女性命運 ——艾偉《婦女簡史》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
分享會現場
2020年12月26日下午,由作家出版社舉辦的“以小說記錄當下女性命運——艾偉《婦女簡史》新書分享會”在北京SKP-RDV書店舉行。評論家李敬澤、岳雯與《婦女簡史》作者艾偉共同分享了閱讀和創作《婦女簡史》的感受。分享會由作家出版社編審、評論家興安主持。
艾偉小說集《婦女簡史》
《婦女簡史》由作家出版社于2020年10月出版,包含《敦煌》《樂師》兩個中篇。《敦煌》是一部女性的生命簡史,探討了女性的愛情、生活、家庭、事業,其中,對女性情感生活的書寫纖毫畢現。《樂師》則可視為父女關系簡史,小說講述了一個落魄樂師尋找女兒的辛酸故事,尋找過程令人動容,在逼仄的空間里,父親和女兒相互靠近又相互逃離,作家艾偉寫出了父女關系中的愛、愧疚和寬恕,寫出了生命中難以割舍的親情。
“一本書寫兩性命運的書”
李敬澤認為,當我們探討、書寫女性命運時,是無法把女性當作一個單獨的存在,我們如何書寫女性,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如何理解男性。從這個層面來看,《婦女簡史》不僅僅寫了女性的命運,也寫了男性的命運,這是一本書寫兩性命運的書。艾偉作為一個小說家,表現出敏銳的洞察力,小說《敦煌》中的女主人公小項就是一面鏡子,鏡子的這面是女性,鏡子的另一面則是男性,女性與男性構成某種鏡像關系,通過對這種鏡像關系的描述,小說不僅揭示了女性的困惑,也展現出了男性的無奈。
岳雯也談到,《婦女簡史》是將女性命運放置在兩性關系中呈現的,是對當下女性生存處境的一種探求,是對兩性關系的再想象,表現出梳理女性命運傳統的努力。
興安表示,艾偉是一個深刻又敏感的作家,他抓住了男女關系中最虛妄的那部分,用《婦女簡史》揭示了這個時代男女情感與婚姻中最本質也最無法言說的癥結。
“小說需要一個精神性的結論”
李敬澤對小說命名為“敦煌”比較感興趣,他認為“敦煌”二字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地名,它被作為小說題目具有一定的指向意義。女主人公小項有她的精神訴求,先到敦煌,然后又去了拉薩,她需要一個答案。而從文學創作的角度出發,小說也需要一個精神性的結論。
岳雯認為,《敦煌》結尾的女主人公其實處于一種放逐狀態,艾偉實際上想寫出一個人在窮途末路之際是否有強大的生命能量重新出發。
艾偉最后談到,小說是人類經驗的容器,不同經歷的人在閱讀小說時會有不同的體驗,大家都會在小說中找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影子,哪怕只是一閃而過的念頭。這就是小說的迷人之處,小說像一面鏡子照耀著我們內心世界中那些隱秘的想象、夢想以及欲望。(文/李英俊 主辦方供圖)
艾偉,著有長篇小說《風和日麗》《愛人同志》《愛人有罪》《越野賽跑》《盛夏》《南方》,小說集《鄉村電影》《水上的聲音》《小姐們》《戰俘》《整個宇宙在和我說話》等多種,另有《艾偉作品集》五卷。多部作品譯成英、意、德、日、俄等文字出版。現為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