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萬松浦文學獎”獲獎作品揭曉
日前,第十二屆“萬松浦文學獎”獲獎作品揭曉。葛亮的中篇小說《飛發》、郭凱冰的兒童小說《黃蒲臺,青蒲臺》、于立極的兒童小說《完美子彈》、沈念的散文《孤獨建造時》、馬兵的評論《從“祛魅”到“趨魅”:“靈學”與文學關系新論》分別獲得小說、散文、理論獎。詩歌獎空缺。
葛亮的小說《飛發》,寫的是一個關于理發師與理發店的故事,更是一個關于“頭發”的故事。在兩代人那里,在不同的場域,頭發已不僅僅是頭發,而具有了更多的隱喻意味。小說敘事縝密,遙遠的港式懷舊與駁雜真切的現實感交織在一起。父與子的沖突,新舊兩種“技藝”的最終和解,越過代際和審美差異的表象,書寫了大時代里小人物的心靈史。
郭凱冰的小說《黃蒲臺,青蒲臺》,經由兒童視角再現了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魯西北地區的生活,通過一系列鮮活的人物形象,引領小讀者透過歲月的煙塵,建立起現實與歷史的連接。
于立極的小說《完美子彈》,憑借一枚撿來的彈殼所引發的曲折故事,詮釋了關于“完美”的內涵,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沈念的散文《孤獨建造時》,以彌渡湖區的異人異事來呈現更為真實的日常生活,通過兩代打鳥人的生存境遇和非正常死亡,直面生命悖論,從更深層面寫下了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自我的關系。
馬兵的評論文章《從“祛魅”到“趨魅”:“靈學”與文學關系新論》,在靈學與科學既二元對立又相互糾纏的關系中,探究精神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把我們通常所理解的“迷信”放置于人的思想與觀念變遷的歷程中重新審視,在梳理和闡述的過程中說出了被遮蔽的那一部分。
“萬松浦文學獎”是為獎掖華語寫作而設,由萬松浦書院、魯東大學、山東文學館聯合主辦,秉持公正、純粹和獨立的評獎原則,倡導新思維和新語境,追求新氣象和新高度。該獎每年頒發一次,分設小說、詩歌、散文、理論獎項。2021年上半年魯東大學將舉辦第二屆“貝殼”兒童文學周,本屆萬松浦文學獎特置兒童文學名額。按照萬松浦文學獎的規定程序,經過終評委無記名投票,從入圍作品中評選產生了最終獲獎作品。
頒獎活動將于2021年6月在煙臺舉行。
附:第十二屆“萬松浦文學獎”獲獎名單
小說:
葛亮 《飛發》
郭凱冰《黃蒲臺,青蒲臺》(兒童文學)
于立極《完美子彈》(兒童文學)
散文:
沈念《孤獨建造時》
理論:
馬兵 《從“祛魅”到“趨魅”:“靈學”與文學關系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