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獨特的詩歌向舒爾茨致敬
12月5日,“致敬舒爾茨——舒爾茨《鱷魚街》、黑陶《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新書分享會”在京舉行。黑陶、王家新、高興、王開嶺等詩人、作家、翻譯家與主持人周微共聚一堂,以舒爾茨的語言藝術為起點,圍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推出的這兩部新書展開交流分享。
布魯諾·舒爾茨是波蘭籍猶太小說家,他生前默默無聞,離世后其作品的巨大價值逐漸為更多人所知。《鱷魚街》由楊向榮翻譯,收錄了舒爾茨存世的全部虛構作品,包括《鱷魚街》《用沙漏做招牌的療養院》2部短篇小說集及集外的3個短篇,構成了一個個既彼此獨立又內在關聯的故事。作者以高度的原創性描述了不同尋常的童年回憶,現實與幻想相融合,語言瑰麗,充滿奇思。《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布魯諾·舒爾茨詩篇》源于黑陶與舒爾茨之間一種微妙的“化學反應”,收錄了其根據《鱷魚街》中的29篇短篇小說挖掘提煉并創作出的128首詩歌,每首詩都標注了小說出處。黑陶在作品中選用成詩的句子和詞語,不增加、不改動,只是進行了刪削、拼接、分行并組裝成詩,從而構成了這本獨特的詩集。他表示:“作為古怪內傾的作家,布魯諾·舒爾茨是他文學密碼的編寫者。我只是用詩歌對他復雜深邃的文學宇宙做了一次主觀的解密。”
與會者認為,舒爾茨是一個向內開掘個人心靈的詩人,有著異乎尋常的想象力。他的眼睛仿佛一架顯微鏡,耳朵具有捕捉細微聲響的超強能力,這在他的小說中明顯地體現了出來。《在閣樓獨聽萬物密語》是一本具有獨創性的致敬之書,用詩歌的方式闡釋閱讀《鱷魚街》這部經典作品的感受可謂別有新意。黑陶抓住了舒爾茨的詩人本質,凝練而深刻的語言囊括了數個關鍵詞,即走進、閱讀和理解舒爾茨,這體現了一位詩人和作家的敏感。同時,黑陶和舒爾茨更像是相輔相成的搭檔關系。舒爾茨忠于自己的感受,在小說中以萬花筒般的語言重新打造了一個感官的世界,拯救庸常的生活。而黑陶提煉創作的這些短詩便是對這無邊星象的打撈和解析,它們中蘊含的東方式審美、情感和哲學的感受力以及作者自身的生命經驗,都使得作品的文本有了多重意義上的表達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