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影像求知 以分享求和 ——“中國節日影像志”的實踐和意義
    來源:中國民族報 | 許雪蓮  2020年12月23日12:04

    我國各地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歷史悠久,根植于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土壤。為傳承優秀節日文化、延續文明記憶,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發起實施“中國節日影像志”項目,旨在通過高質量影音技術來記錄和展現我國各民族、各地區的節日文化內容。該項目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國節日志”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全國已有2000多名專家學者及攝制人員參與480多個子課題的調查、拍攝和研究,是我國第一次系統進行傳統節日拍攝記錄的重大研究工程。

    “中國節日影像志”自2010年底啟動以來,已立項拍攝180多個節日,預計將積累超過4000小時的一手影像資源。當前項目成果已40余次入圍國內外專業影展、活動,并獲得相關獎項,不僅為國家積累了優質的文化資源,也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經過10年的調查和實踐,“中國節日影像志”的研究團隊和工作在探索中呈現出了三大特點。

    跨學科參與和多維度思考

    作為文化記憶重要載體的節日民俗,具有地域性、民間性、民族性等多重特征。對節日文化進行影像記錄,需要以長期的實地調查為基礎,在節日前、中、后對相應文化事項和其社會自然環境進行系統的調查研究,而不能僅僅依托于簡單短期的影視技巧,這對拍攝、研究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研究工作中,“中國節日影像志”強調跨學科參與和多維度思考方式,參與人員涵蓋影視、人文、社科等研究領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3種類型的研究團隊。第一類是以文化調查為主的專家團隊,統籌影像攝制隊伍進行拍攝。如由清華大學張小軍教授負責的“水族卯節”項目,在前期調查時,張小軍指導人類學專業的博士生進行了長期的田野調查,完成了水族卯節的調查報告和論文,隨后聯合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雷建軍教授及其攝制團隊進行拍攝,完成了研究性的章回式結構影片。第二類是以影像攝制為主的團隊,依托民俗專家進行拍攝。如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仲星明教授負責的“彝族賽裝節”項目,在拍攝中得到了楚雄師范學院彝族專家楊甫旺的全力支持。楊甫旺不僅事先完成了對彝族賽裝節的文本研究,還因對當地村落、人群都非常熟悉,使得項目組在田野點選擇、語言溝通、人物線索找尋等方面事半功倍。第三類是項目負責人為兼具文化研究和影音攝制能力的影視人類學者,如北京大學蔡華教授、新疆師范大學劉湘晨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蔡華長期保持對摩梭文化的關注和研究,其有關摩梭研究的著述和紀錄片成就享譽國際,因此他負責的“摩梭人轉山節”影像志實現了學術研究與影視表達的結合。集紀錄片導演、作家、學者為一身的劉湘晨,在開展節日影像志拍攝過程中,對每一個項目都進行了將近一年的田野調查,以其對文化研究的敏銳洞察力、專業的攝制技術、長期的田野投入完成了高品質的影像志作品。他拍攝的“柯爾克孜族古爾邦節”“塔吉克族皮里克節”“蒙古族祖魯節”等數部影片是“中國節日影像志”的典范式作品。

    個案式拍攝與多層次記錄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鄉村社會中的節日文化具備多樣化的特點。此外,隨著經濟社會的變遷,即使是同一民族或同一地區,其節日形式的內容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為了深度挖掘節日文化內核,“中國節日影像志”注重個案式的深入調查,尤其強調要在具體時間和具體地點進行深入調查拍攝。

    為進行節日個案的深入研究,“中國節日影像志”開展了多類型、多層次的拍攝工作,以期最大限度實現對歷史和現實的還原。例如,攝制團隊在貴州省臺江縣施洞鎮對“苗族姊妹節”進行了4年的連續跟蹤拍攝:第一年,首先進行節日環節的完整記錄,并組織民俗、舞蹈、音樂、服飾專家對相關文化事項進行了專項調查研究;第二年,以兩個生活環境反差明顯的苗族女性為線索,重點進行了節日中的人物拍攝;第三年,在節日中重點對組織者、不同年齡層人群進行拍攝,并嘗試進行了歷史溯源;第四年,為拍攝對象放映影片,完成回訪記錄。團隊通過4年的拍攝比較,記錄“苗族姊妹節”的現實和變遷。又如,在“哈尼族昂瑪突節”“苗族新禾節”的拍攝中,專業學術團隊和村民同時分別進行拍攝記錄,通過外部和內部的雙重記錄視角,深度勾畫節日樣貌。

    在記錄方式上,“中國節日影像志”還特別注重將在地追蹤具體的人物或家庭活動貫穿于節日過程,展現節日樣態。這樣的拍攝方式不僅有利于形成清楚的敘事線索,還能深度展現人物關系和人物情感。如“苗年”影像志,正是以一個苗族家庭如何過苗年作為影片線索,通過呈現家庭成員的節日互動,逐漸擴展到村落節日狀態的展現。此外,還有一種拍攝類型是深度記錄節日中的某一重要文化事項,通過節日中的特殊性展現節日的不同面向。如“河南靈寶罵社火”影像志,通過詳細記錄春節期間舉行的詼諧熱烈的“罵”社火活動,充分展現了河南省靈寶市的兩個村莊的節日狂歡和文化秩序。

    社會參與和社會分享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中國節日影像志”廣泛吸納社會力量的參與,除了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眾多影視制作機構、紀錄片工作者都參與了拍攝、記錄、傳播的過程。目前,“中國節日影像志”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進行布點拍攝,并結合鄉村、城市的不同類型進行拍攝記錄。在完成影片拍攝后,相關的少數民族學者、民族研究學會、宗教協會亦參與提出意見,從而使影像志作品更具權威性。

    同時,“中國節日影像志”還先后在云南、山東、四川、北京等地建立節日研究平臺,形成了專門的節日研究網絡。以云南大學為例,該校建立的“中國節日文化云南大學研究基地”,帶動了云南當地對節日的廣泛記錄、研究和傳播。山東大學建設的“中國節日文化山東大學研究基地”,創辦了《節日研究》刊物,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學術觀點發表和交流的重要平臺。此外,“中國節日影像志”正在進行中國節日文化數據庫的建設,力爭盡早實現節日影音資料的有序管理和發布,并最終實現社會文化資源的共享和可持續利用。

    在影視拍攝中,從不同的人物、角度、場景出發或者從不同的剪輯結構出發,都會獲得不同的影像結果,這些“不同”最終構成我們認識事物的多重角度。在節日影像志的攝制過程中,這些“不同”得到珍惜和尊重,因為這些終將使我們更全面地認識自身所處的世界。

    通過不同時空、不同團隊、不同視角去捕捉不同影像,進而獲得新知,記憶歷史,正是“中國節日影像志”工作者的實踐方式。最終,我們期待通過學術理念和影像資源的共享交流,達成文化自知和相互的理解。

    免费精品国产日韩热久久| 国产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日韩经典|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4区|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第一页爽爽影院|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91精品国产成人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99re6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_99|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在线精品动漫一区二区无广告| 9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九九热这里都是精品|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xxxxbbbb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