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代都市題材 網絡文學創作的立意思考
現代都市題材的文藝作品無論是在網絡文學領域,還是以文學為母本拓展到影視領域,都是頗為主流和熱門的類型。
近年來,由阿耐原著小說改編的46集電視劇《都挺好》,由墨寶非寶原著小說《蜜汁燉魷魚》改編的41集電視劇《親愛的,熱愛的》,由紫金陳原著小說《壞小孩》改編的12集懸疑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等,都是關注度比較高的話題性作品。
早期我國現代都市題材作品的創作,往往主打“生活化”“接地氣”兩個關鍵詞,比如1990年的50集電視連續劇《渴望》,2007年的50集電視連續劇《金婚》等,都著重于刻畫現實生活中的人情冷暖。然而到了互聯網時代,在網絡文學盛行的這些年,隨著讀者品位的不斷提高,都市生活題材類作品不再簡單以是否“真實”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無論是小說文本還是影視改編,都更加要求“有網感”。一批所謂的“高概念”作品逐漸興起,如2019年的《想見你》,該劇講述了分別在1998年和2019年的男女主人公,通過一盤磁帶穿梭時空找尋彼此的愛情故事,播出后即成為了當年的熱門作品。
所謂“高概念”作品往往具有以下特點:有獨特的原創設定、可以用一句話簡單概括的劇情、具有符合人類共通情感的立意。
在都市生活題材與高概念立意的影視改編作品方面,歐美日韓都涌現了一批優秀作品,如美劇《別對我撒謊》、韓劇《聽見你的聲音》等。這些利用“異能”解決事件的作品類型與網絡文學的創作偏好高度相似,都是讀者們喜聞樂見的內容。
對于此類有“異能”設定的故事,我想結合對美劇《神奇律師》和內地香港合拍片《盲俠大律師》這兩部現代都市題材作品的分析,闡述我創作網絡文學作品《與人形測謊儀沒法談戀愛》的思考過程,講述如何用“異能”這個具有“網感”的外設,去傳達“求真”與“求善”的思想內涵。
生死當前 幡然醒悟
《神奇律師》是2008年播出的一部美劇,其主題立意十分“正能量”。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輕的律師艾利,他原本服務于大客戶,賺得盆滿缽滿,眼看就要“迎娶白富美,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就在此時,他出現了一系列幻覺。經過醫生診斷發現,艾利患上了腦瘤。
意識到自己命不久矣的艾利開始思考人生的真諦。他放棄了對權力和金錢的追求,開始做“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幫一些付不起律師費的窮人打官司,專門對抗那些擁有強悍律師團隊的大企業、大公司,做起了伸張正義的“律師俠”。
該劇采用了“預見”這個異能設定:艾利所感知到幻覺以一種類似“預知夢”的形式,以片段化的畫面呈現,展現了他所經手的案件真相。借用這個由腦瘤帶來的特殊能力,艾利成為了一名公益律師,幫助弱勢群體完成訴訟。
感同身受 扶助弱者
香港TVB拍攝職業劇向來有一手,律師題材更是編劇們駕輕就熟的類型,但《盲俠大律師》卻找到了一個更特別的切入點,即以身為盲人的天才律師文申俠為主角講述故事。
劇中文申俠因患有視障,對殘疾人的苦惱特別能感同身受。而在他接下的官司中,苦主往往也都是弱勢群體,其中不乏殘障人士、同性戀者以及重大疾病患者等。他們多為小眾、弱勢群體,因此受到利益侵害時常常求助無門。文申俠憑借他超高的個人能力及團隊的幫助,為這些弱勢群體討回了公道。
雖然在故事演繹方面,2016年拍攝的《盲俠大律師》在類型上依然脫不開TVB慣有的風格,離奇、煽情的內容屢見不鮮,但從故事立意上看,該劇找到了一個非常正能量的話題,給觀眾們帶來了思考。或許正是因為有盲人律師專為弱勢群體打官司這個非常動人的切入點,這個系列才會延續下去,并在2020年推出了第二部。
當然,這部劇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同情弱者、扶助弱者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太過感性而缺少了理性判斷,不能把作品變成一種“誰弱誰有理”的情緒表達。
辨明真相 斬斷謊言
在分析了一系列都市“異能”題材文藝作品后,我對如何創作一部既有網感又反映現代生活,并能宣傳社會正能量的網絡文學作品進行了更深入的思考。而這個創作契機則是今年疫情帶來的漫長的居家隔離。有段時間互聯網上出現了許多信息和傳聞,我很想知道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于是“靈光一閃”,便創作了這樣一個“借我一雙慧眼”的“超能力”故事。主角慕真真是一位紅綠色盲者,她看不清現實世界里的紅色和綠色,但卻有一項特殊技能:能通過文字分辨真假,真話是紅色,謊話就是綠色。
《與人形測謊儀沒法談戀愛》講述了這個擁有“看文字,識謊言”異能的“金手指”女孩,偶然遇到了當紅“偶像”司霖,并通過他的微博文字發現,對方是個十足的謊話精。在揭露司霖“真面目”的過程中,真真發現明星的“兩面派”也有其原因,真實與謊言往往不能僅通過140字的短文來判定。另一方面,明星人設崩塌的司霖也逐漸放下了偶像包袱,與不打不相識的慕真真一起,站在網絡輿論的風口浪尖,一齊探究一系列事件的真相:大學生與教授發生的學術沖突,“網癮少年”為騙取游戲幣的一系列奇葩操作,粉絲群體力挺“愛豆”陷入輿論漩渦,深情男青年全城搜索一見鐘情的“心上人”等等。這些網絡事件背后究竟是黑是白?究竟誰傾訴了真相,誰又在編造謊言?
仗著自己有著“金手指”超能力的自媒體寫手慕真真與超級學霸、偶像“男神”司霖,還有被譽為“剪刀手”的視頻剪輯師季薇,以及“狂拽霸炫酷”的攝影師寧不群等一起組建超強團隊,成為了視頻“UP主”。在甜蜜戀愛的同時,青春熱血的他們也成為了為網絡暴力的受害者發聲,對抗鍵盤俠、造謠者,查明“網紅事件”真相的“The Truth Teller”(真言者)……
正如我為這個視頻“UP主”小分隊所取的名字,求真與求善是我這部小說想主要表達的觀念,如果用一句話來進行立意的總結就是:辨別真假,拒絕網絡暴力。
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反映現實生活,關注社會話題,貼合現代都市年輕人的生活狀態,表現網絡時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主角團隊有才華、有能力,也善于思考。他們以制作視頻并通過網絡傳播的方式,探討一系列社會話題,諸如:新媒體與網絡傳播的雙刃劍、網絡謠言的產生與發酵、流量明星的影響等。在人設上我則采取了富有“網感”的設定。女主角雖然有紅綠色盲的先天性不足,但同時又有“通過文字看透真假”的奇特能力,可以判斷網絡言論的真偽。男主角是一個人氣主播,剛剛要步入流量明星的行列卻被經紀公司要求扮演“酷哥”人設,而其本人實際上卻是一個熱血正義、好管閑事的話癆。這種“反差萌”也是網絡文學中常采用的創作手法。
在故事的整體風格上,正如標題《與人形測謊儀沒法談戀愛》所表現出的,故事采取了一種輕小說、輕喜劇的創作風格。一方面是高甜戀愛的情感線,另一方面是單元劇式的事件。每個小事件又有各自的起承轉合,并且埋入伏筆,最終融入一條揭露背后陰謀與反派大BOSS的主線。整個作品既輕松搞笑、詼諧有趣,又有引人入勝的疑點與抓人的“鉤子”。
在這部網絡小說的創作中,我將故事格調定位為女性向都市甜文。雖然主打“輕”和“甜”兩個關鍵詞,但這只是一種創作風格的選擇,并不會影響整個小說的立意與追求。
在我看來,網絡文學作品的娛樂性與思想性并非相互排斥。在小說中加入正能量的立意追求也不必犧牲市場。弘揚真善美是文學創作最永恒的主題,網絡文學自然也不例外。身為網絡作家要做的,就是用讀者最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將故事寫得新奇好看,在娛樂大眾的同時,傳遞一種美好的、積極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