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作協“紀錄小康工程”研討會發言摘登
    來源:文藝報 |   2020年12月21日08:51

    為民族復興書寫“信史”

    何向陽

    2020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后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志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上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消除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是發生在當代中國的奇跡,更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壯舉。至此,中國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人民攻堅克難取得的舉世矚目的重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最具體、最深刻的體現。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書寫“信史”,為新時代中國留下“小康印記”,是歷史賦予中國作家的重要機遇,也是中國文學義不容辭的時代擔當。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黨中央的重要決策部署,小康進程里的關鍵節點、典型人物、重要事件,城市鄉村脫胎換骨的巨變、各行各業有目共睹的成就,引發了中國作家編撰“地方志”式的熱切關注與傾情書寫。中國作家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推動現實題材重點文學創作,實施“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在重點作品扶持工程中專門設立“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專項,在定點深入生活項目中大力支持脫貧攻堅題材創作,召開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帶動各地作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共同推進重點文學創作。創研部積極參與到這些工作之中。在中國作協推進重點文學創作工作中,最為突出的是“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這一工程自2019年9月啟動,由中國作協與國務院扶貧辦合作,遴選全國20余位優秀作家,奔赴全國重點扶貧地區深入采訪,廣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飽滿的熱情擁抱祖國大地,將敏銳的目光投向脫貧攻堅現場,他們與時代同行、與人民同心,在與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奮斗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中,創作出了一大批反映人民心聲、凝聚人民力量并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學作品。單這一項工程,就有9部作品列入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8部作品與英、德等海外出版社簽約英文版,向世界讀者講述擺脫貧困的中國故事。一時間,反映脫貧攻堅偉大斗爭、書寫新時代鄉村“創業史”的作品形成文學主流,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氣象的文學創作蔚然成風,一大批致力于現實題材、尤其是脫貧攻堅題材創作的優秀長篇小說和報告文學作品脫穎而出、領風氣之先。這些以人民為中心、與人民心心相印的作品獲得了人民的歡迎與喜愛,引發了社會和讀者的廣泛關注,也必將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今年7月,重點文藝創作推進會就切實增強推進重大主題文藝創作的責任感、緊迫感提出具體要求,要求建立完善重點創作全流程保障機制,搭建重點作品全媒體推介平臺,創新思路,讓好作品走向更多讀者。為進一步宣傳推動“紀錄小康”主題創作、展現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生活圖景,我們參與策劃開展了“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隨作家走進故事”直播活動,直播全網流量達4億。這有力展示了中國文學與時代與人民的緊密聯系,展示了在反映時代、“紀錄小康”文學實踐中,中國作家的積極有為的整體風貌與昂揚斗志。

    中國作家協會“紀錄小康”主題作品推薦書單,代表了近年來中國作家在“紀錄小康”主題創作上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學界以國家中心工作為重,主抓主題創作,在重要時間節點,推出一批留得住、傳得開的優秀作品的工作成效。這個書單,是中國作家投身全面小康、脫貧攻堅主題創作實踐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時也是中國作協和各地作協積極推進重點文學創作工作的一次成果檢閱。

    以人民為中心,是這個書單產生的根本宗旨,突出導向性、彰顯權威性、倡導藝術性,真正把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推向社會,把謳歌時代、反映現實、紀錄小康的真正優秀的作品推薦給廣大讀者,由此,我們本著緊扣主題、優中選優的原則,經由反復比較、認真遴選,悉心了解各地作協和各大文藝出版社相關創作的組織、出版情況,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多次召開作品推薦會、專家咨詢會,結合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中國好書年度上榜作品等業內榮譽與社會認可,經中國作協書記處審定,從上百部“紀錄小康”主題創作的作品中遴選出了8部長篇小說和8部報告文學共計16部作品。

    本次推薦書單中的作品, 只是近年涌現出來的眾多“紀錄小康”主題創作的優秀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從中,我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與不懈奮斗,我們也為中國作家的深厚的人民意識與熾熱的愛國情懷而深深感動。這個書單的推薦,之于新時代“小康印記”的書寫,是一次梳理、一次總結,更是一個起點、一個開始,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的作家、更多的作品加入進來。我們自豪,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中國作家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我們相信,這個書單更是一次契機,它必將推動更多作家以如椽巨筆描繪出我們新時代的宏偉氣象。

    2020年,必定是值得我們紀錄和記住的一個特殊的年份,“十三五”規劃至此收官,“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強調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從而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離不開作家的貢獻,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這是我們的創作宗旨,更是我們的工作責任。引導廣大作家投身時代火熱生活、記錄人民不懈奮斗、反映新時代社會的全面進步、謳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而奮斗的光輝歷程,創作出與偉大時代相匹配的史詩性作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這正是中國作家協會啟動“紀錄小康”主題創作推薦書單工作的初衷。

     

    用文學紀錄小康致敬時代

    彭學明

    組織開展“我們向著小康走”系列采訪活動。從去年年底巡視整改,中國作協創聯部精心策劃了2020“我們向著小康走”系列主題采訪活動。2020年6月至10月,先后8次組織了百余名作家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到訪過的地區,深入西藏、新疆、四川、云南、青海、甘肅、山西、江西共8個省(區)開展采訪,真實記錄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實踐。每個采訪團,都分成3個小分隊,以文學輕騎兵的形式,深入采風采訪,創作出了一批優秀的文學作品。

    組織開展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中國作家在行動”全國作家聯動大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中國作家協會以11月3日為時間節點,以11月1日-21日為周期,以“美好小康”為主題,開展2020“中國一日·美好小康——中國作家在行動”全國作家聯動大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活動不但引起了文學界的強烈呼應,也引起社會上的強烈反響。創聯部將繼續做好這一主題活動的后續工作,與中國現代文學館合作,擇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進行“中國一日·美好小康”的圖片展覽并存檔。我們已將參加這次主題實踐活動的所有作家的作品整理完畢,交由花山文藝出版社結集出版。同時,我們還啟動了與國家有關部委的合作,于2021年繼續開展“中國一日——中國作家在行動”全國作家聯動大型文學主題實踐活動,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不斷完善定點深入生活作品推介工作,為紀錄小康打造和推介精品力作。其一,主動發現、打磨定點深入生活精品力作。今年定點深入生活辦公室開拓創新,把作者申報和主動發現優秀作品相結合。今年6月,當我們得知天津作家王松多次深入扶貧點,進行脫貧攻堅、決勝小康重大現實題材創作時,主動聯系王松,直接把王松的作品納入我們定點深入生活選題。

    其二,大力推介紀錄小康的定點深入生活優秀成果,讓記錄小康的優秀文學作品得以更廣泛的傳播。2020年9月開始,在《人民文學》雜志開辟“中國作家定點深入生活作品選”專欄,不定期發表作家定點深入生活優秀作品。截至目前,先后在《人民文學》雜志頭條刊發了任林舉的長篇報告文學《虎嘯》、蘇滄桑的長篇紀實散文《牧蜂圖》、王松長篇小說《暖夏》。與此同時,我們于10月26日在浙江溫州舉辦了浙江作家哲貴創作的長篇非虛構作品《金鄉》研討會。《金鄉》是中國作協2019年的定點深入生活作品,作品真實記敘和描寫了當下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的動人細節。

    與《人民日報》聯合開展“決勝2020”征文活動,讓文學對脫貧攻堅和決勝小康的聚焦與助力引發社會聚焦與關注。從2020年4月至12月,與人民日報社聯合舉辦“決勝2020”征文活動,通過典型人物、先進事跡,講好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展現中國人民的勤勞品質和精神風貌。截至今日,在《人民日報》共刊發文章52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宣部學習強國、國務院扶貧辦、人民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等重點推薦,被人民網、海外網、新華社客戶端等各大門戶網站、APP,以及地方省市黨報、黨網、新媒體轉載轉發,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

     

    推動小康書寫向高質量發展

    施戰軍

    近年來,《人民文學》始終堅持用文學的方式記錄小康。繼首發于《人民文學》的長篇小說《經山海》和《海邊春秋》均在去年獲得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首發的報告文學《花繁葉茂》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在今年兩會期間央視一套熱播,報告文學《阻擊埃博拉》入選中宣部出版局主辦的第四屆“期刊主題宣傳好文章”。2020年,《人民文學》繼續發力,深入總結和研究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的工作思路和落實舉措,把握導向、力推精品。

    《人民文學》2020年發表的報告文學,用豐富多彩的作品記錄脫貧攻堅的偉大壯舉,展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感受與思考。如何建明的《詩在遠方》、厲彥林的《延安樣本》、艾平的《脫貧路上追夢人》、賀小晴的《高原之上:木里村幼素描》、林雪兒的《小谷溪村的今生》等。在2020年第7期設立“中國作協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特選作品”欄目,發表了潘小平的《晴朗的夜空為什么滴下露珠》和徐錦庚的《澗溪春曉》、歐陽黔森的《江山如此多嬌》、李春雷的《金銀灘》等,展現老區的山鄉巨變,記錄和思索新時代全面振興的中國精神風貌和遠大前程。還有張慶國的《犀鳥啟示錄》,講述云南邊地 “觀鳥”產業這個新時代新事物的故事,思考生命共同體意識的養成對人類歷史的深遠意義。我們曾發表《那山那水》《人間又是艷陽天》,記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精準扶貧”的兩個首倡地,產生了很大的社會反響。2020年第11期和第12期《人民文學》策劃發表了盧一萍的《父子的大地藝術》和王國平的《一芽一葉總關情》,再寫湖南湘西、浙江安吉兩個“首倡地”,用真切生動具體的綠色發展故事為決勝全面小康關鍵之年、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留下美好的“新時代紀事”。

    小說方面,第9期推出溫燕霞的《琵琶圍》,是本年度脫貧主題厚實又有特色的一部力作。2020年《人民文學》特別開設“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特選作品”欄目,發表了我們的另一部重點跟進作品——王松的長篇小說《暖夏》。2020年發表的于中城《老龍斑》、楊遙《父親和我的時代》、邵麗《黃河故事》、沈念《長鼓王》、李約熱《喜悅》等中短篇小說,探入小康時代鄉村世情人心變化的細部,發掘新的文學層面。

    孜孜以求,必有回響。國家新聞出版署剛剛公布了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篇目,一共15篇,其中從選題到內容由《人民文學》主抓并首發的作品占4部,分別是溫燕霞的長篇小說《琵琶圍》、徐靜庚的報告文學《澗溪春曉》、厲彥林的報告文學《延安答卷》(發表時原題為《延安樣本》)、海飛的長篇小說《醒來》。

    記錄小康的文學題材,眼界需拓展到總體和更全面的方位,并找準新時代的現實節點,比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從實現脫貧到鄉村振興的銜接。小康的標志不僅僅是物質的脫貧,還有文化、教育、醫療以及心理、精神、信念,當然還有對環境紅利的獲得。這更廣更深層面的小康,在文學上如何展現,我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再如,生態文明建設主題,需要從文學角度倡導引領創作的新形態,體現美好生活需要、面向美麗中國進程、貫徹生命共同體理念——中國自然文學,自然成為我們的主線中的“長線”。

    記錄小康的文學體裁,紀實體當然很重要,從規模上看占有絕對優勢,但跟小說等體裁的創作一樣需要進一步提升文學性;小說和其他帶有虛構特征的體裁,經過辛勤摸索,已經有了不少成果,但是距離“史詩性”作品的境界還有不少的路要走。常說小說不可有急就章,這有一定道理,但在新時代,經濟發展正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整個中國已經到了新發展階段,文化強國目標和時間表已經明確,身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我們,應該已經積累沉淀下無數夠分量也可以講得好的高品質故事了。從有沒有、多不多到好不好,這關涉到我們工作的方位調整,而發掘這樣的好故事,發揮創編互動的優長,發表與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相匹配的高質量的作品,《人民文學》責無旁貸。

     

    做同行者、見證者和書寫者

    梁鴻鷹

    《文藝報》作為當代文學創作和發展的同行者、見證者和書寫者,始終把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事業的宣傳作為近年來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員發動,全程參與,全力落實。調動優勢力量,注重策劃組織,重點版面位置、第一時間呈現,積極反映黨中央、中國作協有關決策部署,反映各地作協的舉措、廣大作家的創作,努力做到宣傳報道與訪談創作談兼顧,作品與評論兼顧,扶貧工作與文學創作兼顧。受中國作協委托編輯出版《書寫新時代的創業史》一書,全書40余萬字,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講好中國文學界扶貧故事,立體化多角度呈現投入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事業中的中國作家風貌,有力彰顯文學界凝心聚力、行走大地、眾志成城的精神。2020年初即在頭版頭條全新開設“脫貧攻堅創作進行時”專欄,主要圍繞中國作協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25位作家的采訪歷程及創作結果,刊發李迪、蔣巍、鄭彥英、徐劍、王松、秦嶺、艾平、徐錦庚、丁曉平、任林舉、哲夫、丁燕、許晨、何炬學、羅偉章、高凱等作家的創作談、獨家專訪以及部分作品節選,已有數十篇文章見報,多次推出作家李迪先進事跡重點報道,全面、豐富、立體地呈現當代作家對脫貧攻堅事業的身入心入情入。5月初開始在新聞版設立“脫貧攻堅文學界在行動”專欄,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報道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作協脫貧攻堅創作的前沿動態,及組織鄉村題材創作的收獲,已發表全國20余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作協的相關報道。開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專欄,歐陽黔森、鄭彥英、羅偉章、蔣巍、龐余亮、沈念、侯健飛等作家以散文隨筆的方式,圍繞一個個鄉村脫貧后的具體變化,細致入微地描繪新時代新鄉村新發展氣象,展現作家對新時代鄉村生活的細致觀察與美好展望。從年初開始在新作品、副刊、少數民族文藝等版面開設“凝心聚力,脫貧攻堅”欄目,推出大量反映脫貧攻堅偉大事業的優秀作品,發表肖亦農的散文《查干柴達木》、朝鮮族作家鄭風淑的散文《海蘭江畔稻花香》等諸多脫貧攻堅題材作品。在理論版和評論版開設“小康敘事研究”欄目,大量刊發脫貧攻堅題材文學作品的評論及理論探討文章,研討如何提升相關題材創作水平。在全國新時代鄉村題材創作會議召開之后,圍繞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組織作家討論相關議題,號召廣大作家塑造時代新人、創作新時代鄉村題材的新史詩。發揮《文藝報》新媒體作用,加大“脫貧攻堅”主題微信的推送頻次,策劃“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作家說”欄目。文藝報微信公眾號加強“脫貧攻堅”主題創作內容的推送,獨立策劃制作“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作家說”短視頻產品和相關作品“微播報”,閱讀量瀏覽量大幅度提升。

    今后我們將補短板,強弱項,緊扣黨中央和中國作協要求,繼續跟蹤報道文學界和當代作家投入脫貧攻堅事業的成效。結合建黨百年,加強對鄉村題材創作的理論總結回顧,梳理現當代中國文學中的鄉村題材創作源流與來路,探討鄉村題材創作在新時代的機遇挑戰與發展新思路。豐富宣傳呈現方式樣式,深耕脫貧攻堅題材創作內容,推出更多與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相關的訪談、對話,改他們說為大家說,運用好新媒體平臺,擴大影響力,為迎接宣布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和建黨百年營造良好氛圍。

     

    以澎湃的激情書寫脫貧攻堅

    徐 坤

    《小說選刊》以多種舉措生動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全國人民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按照中國作協黨組的指示,在集團黨委的直接領導下,做了大量積極有成效的工作。

    除了組織作家深入基層扎根人民,舉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采訪創作及文學交流活動,用文學的形式記錄黨率領人民脫貧攻堅的偉大業績外,《小說選刊》還不斷尋求并選發多篇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講述脫貧攻堅故事的優秀小說。

    本年度,我們做的一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與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合作編選《易地記——扶貧攻堅優秀中短篇小說選》,已經由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出版。本書收錄近兩年來發表在全國報刊雜志上、并經《小說選刊》選發轉載的扶貧題材小說佳作共12篇,代表了中國作家在脫貧攻堅領域中短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這部作品集,是在創研部的指導下,在作家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由《小說選刊》雜志社歷經三個月時間,完成遴選和編輯工作。6部中篇小說、6部短篇小說,12篇精選作品共同展示脫貧攻堅小說創作的生長面貌和繁榮態勢。苗族、瑤族、土家族、傣族、維吾爾族、漢族總共6個民族,“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總共6個年齡段,12位不同民族、不同年齡梯隊的作家聯袂“出演”,呈現對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這項國之喜事的欣悅與激動之情。12位作者中,既有創作成就顯著的大家名家,如第七屆“五個一工程”獎與第六屆駿馬獎得主、苗族作家向本貴,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獎得主老藤,第十二屆駿馬獎得主、瑤族作家紅日;也有初出茅廬、以處女作《豬嗷嗷叫》一鳴驚人的“90后”在校大學生、云南普洱大山深處的傣族小伙兒李司平等年輕一代作家。他們的共同特點都是文風浩蕩,文情豪邁,共同記錄書寫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偉大時代。

    以小說的方式表現脫貧攻堅的成就,難度非常大。不是因為我自己是寫小說的、編選小說的我才這么說,而是事實如此。以想象和虛構的方式追隨扶貧脫貧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既要言之有據、講出好故事,又要氣象非凡,刻畫出活靈活現的人物,這對作家的要求非常高,完成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的作家辦到了,我們集子里的這些小說家們辦到了。

     

    精心策劃做優做響

    路英勇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對歷史的莊嚴承諾,是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在出版工作中,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題材創作,扎扎實實做好年度主題出版工作,對于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匯聚正能量,振奮精氣神,提高出版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20年,作家出版社安排反映全面小康、脫貧攻堅主題的優秀文學作品選題近20部,已經出版的有《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10種)、報告文學《永和人家的故事》《綠水青山看中國——作家筆下的70載林草故事》《村暖花開,與三村同行》、長篇小說《小康之家》、作品集《易地記——扶貧攻堅優秀中短篇小說選》等。

    《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叢書》是在中國作協召開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會議之后立項的,并被中宣部確定為2020年度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其中有7種是“中國作協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成果,叢書作者都是我國卓有成就的報告文學作家,他們到扶貧點深入生活,實地采訪,見證和感受中國人民脫貧攻堅的偉大壯舉,記錄和反映這一偉大壯舉的歷史性成就,踐行了文學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這套叢書的組稿、編輯工作主要是在今年上半年進行的。當時正值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社里多次召開視頻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大家克服困難、緊張工作,倒排時間進度,加快工作節奏。按照社里統一安排,編輯分頭與作者聯系、溝通,密切關注作品進度,夜以繼日編輯文稿;生產部門協調紙廠、印廠全力配合,按時、優質地完成了全套書的印制。參與這套書生產的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齊心協力,創造性開展工作,真正做到了疫情防控與業務生產兩不誤。叢書出版后,線上營銷與線下營銷互動,宣傳圖書與宣傳作者并舉,獲得了良好效益。目前,叢書首印3000套已全部發完,《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明月照深林》等已二次加印。《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入選10月“中國好書”月度榜單。《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出泥淖記》《國家溫度》還分別被國外出版社購買了英文、德文版權。

    中央領導同志今年7月29日在重點文藝創作推進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全面小康是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小康題材的創作并不是到今年底就結束了,而是延續到明年乃至今后更長一段時間,是必須持續聚焦的主題、反復表現的題材。我們在制訂2021年度選題計劃時,繼續安排了小康題材的作品出版,其中較為重要的有王松的《暖夏》、關仁山的《日夜》、楊志軍的《雪白》、吳克敬的《乾坤道》等。這些作品真實反映了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時代風貌,生動展示了人民群眾的奮斗精神以及實現小康的獲得感、幸福感,藝術上也都達到了較高水準。這幾部作品已被確立為作家出版社年度“雙效”原創重點選題。對這些作品的出版,我們將把它們與慶祝建黨100周年圖書的出版結合起來,在編輯、印制、宣傳、發行上做出統籌安排,周密部署,確保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日产精品一二三四区国产|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 久九九久福利精品视频视频| 久久996热精品xxxx|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加勒比| 交换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麻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精品久久伦理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乱码一二三四区五区|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久久伊人精品青青草原高清|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国产自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精品国产天线2019|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