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20“貝多芬年”與2021“馬勒年”慶典在申城高潮迭起 古典音樂已成為上海城市文化大IP
    來源:文匯報 | 黃啟哲  2020年12月21日08:07
    關鍵詞:古典音樂

    2020年,是“樂圣” 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不少國家和地區籌劃多年的紀念活動:“古典音樂之都”奧地利維也納將原紀念音樂節延期至明年;貝多芬誕生地德國波恩也將“貝多芬藝術節”絕大部分日程延期至明年8月……

    然而,在中國、在上海,圍繞貝多芬展開的各項紀念熱潮一浪高過一浪:3月,上海交響樂團推出上海交響在“線”場系列音樂會——春天;此后,上海大劇院推出“致敬樂圣貝多芬”系列演出;秋天,重裝啟幕的上海音樂廳推出貝多芬特展;近日,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牽頭,100位海內外音樂家在用一場長達16小時的馬拉松音樂會致敬“樂圣”并向世界同步直播。

    年末,當西方多個古典音樂重鎮“時鐘停擺”,上海已將紀念馬勒逝世110周年的紀念活動提上日程——上海交響樂團與世界知名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公司(DG)灌錄目前全球唯一一張2021“馬勒年”新錄DG唱片,來自多個國家的音樂人匯聚上海助陣。

    從 “貝多芬年”到“馬勒年”,上海古典樂界高潮迭起的紀念活動,讓我們得以窺見歷史的延續——從19世紀末西方古典音樂在華傳播的“母港”,到如今名團大師“年年見”“月月見”的“愛樂之城”,長達百余年的音樂啟蒙與培育,得以成就蓬勃興旺的藝術市場活力;也是人民城市滿足人民需求的必然,要打造人文之城,以古典音樂為代表的高雅藝術,將成為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的重要精神支撐。

    回望過去

    百余年的啟蒙傳播孕育出20年的市場爆發期

    在3月劇場演出尚未恢復之時,上海交響樂團就策劃“線上”貝多芬紀念音樂會先行一步,是因為其與貝多芬的淵源已久。作為亞洲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現存的最早樂譜中就有《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歐洲樂譜。到了1936年,上交前身上海工部局樂隊進行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中國首演。可以說,坐擁 “遠東第一樂隊”的上海,對于古典音樂的在華普及,就是從貝多芬這樣的音樂巨擘開始的。

    沒有樂迷的 “愛樂之城”是寂寞的。就在幾日前,市民許慎向上海交響樂團捐出了父親珍藏的黑膠唱片——這是1929年上海交響樂團錄制的唱片。

    作為有檔案記錄的上交最早錄制唱片,其“重見天日”,或將改寫中國交響樂歷史上現存最早錄制唱片的紀錄。經考證比對,唱片錄制的曲目《魔法師之戀》問世不過十余年時間,足見當時上海與世界古典樂界聯系的緊密。

    隨后的戰爭或許放緩了中西音樂交流發展的步伐,卻讓誕生之初屬于貴族階級的西洋古典音樂,在解放后的人民城市,真正飛入尋常百姓之家。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廣播就有了常年推介古典音樂的節目。沒有網絡的年代,抱著收音機聆聽交響樂,伴隨著幾代上海媽媽的胎教歲月,又伴隨多少學子午休的閑暇時光。改革開放的浪潮把幾代人的無線電啟蒙化作蓬勃的古典音樂市場。

    因而,上海對于“樂圣”貝多芬的熱愛與欣賞,也早已不是停留在“歡樂頌” 或是“命運” 的旋律哼唱。1985年,為紀念貝多芬誕辰215周年,上交特別策劃系列音樂會,使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第一次完整地呈現于上海舞臺,黃貽鈞、曹鵬、陳燮陽的接力指揮,讓不少樂迷通宵在上海音樂廳等候售票,隊伍繞了上海音樂廳好幾圈。僅三年后,追捧“貝多芬交響全集”的盛況再度上演,開票后兩小時八場音樂會12000多張票便銷售一空。也是這一年,陳燮陽指揮上海交響樂團錄制了貝多芬交響曲的全集。直到今天,這仍是中國指揮家錄制的唯一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

    一個多世紀的深耕培育,在最近20年迎來市場發展高速期。伴隨著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等綜合性劇院的相繼落成,全球十大古典樂團陸續來滬。多年間,古典樂迷也不再滿足于“打卡”式觀演,這倒逼著樂團不只帶來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柴可夫斯基 《第五交響曲》等 “老三篇”,而是讓更多冷僻小眾的大部頭甚至新作接受東方樂迷檢閱。而從2014年朱曉玫,到今年歲末郎朗再度奏響,《哥德堡變奏曲》屢屢在申城實現票房“秒殺”。

    展望未來

    用好古典音樂大IP,讓高雅藝術真正浸潤人民城市

    2012年,已故指揮大師馬澤爾率英國愛樂樂團來滬演出,當他攜手小提琴演奏新星陳佳峰,面對熱情專業的上海觀眾,一再發出 “古典音樂的未來在中國”的感慨。八年過去,未來已來。接力般的貝多芬紀念活動,見證著上海作為東方古典音樂重鎮的蓬勃市場,也彰顯著城市自身演出硬件和演出團體上的實力和規模。從孕育傳播到市場初具規模,業界普遍認識到,要成為真正的古典音樂之城,滿足觀眾對于優質文化產品日益提高的需求,用好古典音樂大IP,讓高雅藝術真正滲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上海還可以做更多。

    對于上海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指揮家余隆來說,擁有國際知名度之后,樂團更應發出中國聲音、上海聲音。百多年前,馬勒以唐詩譯作為題材創作了《大地之歌》,讓李白的浪漫狂想第一次乘著交響的翅膀遠渡重洋。而立之年指揮過這部作品,余隆就埋下一個愿望,就是要請一位重量級的中國作曲家,來做一版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大地之歌》。葉小綱欣然應邀完成。從2005年作品問世至今已被頻繁登上世界各地舞臺。時值“馬勒年”籌備與DG合作的第二張唱片,余隆再一次想到了這部作品,在演出之后,讓東西方跨越百年的文化對話,鐫刻進唱片,得到更廣泛而長久的傳播。

    當引進世界名團名家亮相上海逐漸成為“日常風景”,更深入的藝術教育普及,更親民的藝術傳播姿態,正成為演藝行業新課題——如何讓古典音樂所代表的高雅藝術文化氤氳于百姓生活。于是我們看到,上海音樂廳跨界“潮玩”領域,通過3D打印技術,讓貝多芬“鉆進了”盲盒,亮相動漫展;于是我們看到,上海交響樂團涉水直播帶貨,讓“貝多芬” “莫扎特”化身主播,為古典音樂的文創周邊“打Call”;于是我們看到,B站、抖音這些年輕人愛玩的流行文化App,也出現劇院開設、寓教于樂的古典音樂普及小課堂;于是我們看到,持續了多年的銀杏音樂會不僅打破了劇場的圍墻,演奏者與聆聽者所構成的美好畫面,更為冬日的上海增添一道靚麗風景。

    在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陶辛看來,為人民打造古典音樂之城,更長的路通向文化與精神,“今天我們紀念貝多芬,他已經不再是一個用來膜拜的神圣符號,他的作品全貌和藝術成就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所熟知”。隨著古典音樂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的大IP,對音樂的理解與認知突破了圈子或產業層面,不再滿足于追求即時的轟動效應,而是以一種文化視角不斷深入挖掘其內涵,成為人們精神和靈魂的棲所。而這,恰恰是人文之城、國際文化大都市氣質品格的重要支撐。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99re最新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αv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99免费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影院蜜桃| 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四虎久久无码一级 | 久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狼人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国产狼人视频|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国产精品1024| 国产精品白丝AV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