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田》:一本溫暖的書
《貓田》,劉天伊著,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28.00元
劉天伊的《貓田》是一部奇妙的小說,“溫暖”是它的核心主題,但在這主題之下卻隱藏著作者很多的良苦用心。這樣的“用心”有的一目了然,有的深邃奧妙,細細地品味后,讓人十分受用。
“溫暖”在作品中是無處不在的,看似零碎的系列故事卻被溫暖穿成了一條完整的線索。“溫暖”起始于“貓田”中洋溢著的濃濃母愛,再于“老板”的心中生根加固,最后又在“老板”的手中化作一份份有溫度的食物傳遞給食客,而讀者又在閱讀這份溫暖中感受到了心靈的撫慰和療治,這是多么奇妙的構思啊。溫暖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像《貓田》這樣切入人心的作品卻很少見。《畫蛇添足的蛇》中知音難覓的大蛇、《穿棉襖的小山雀》中知恩圖報的山雀、《不吃魚的貓》中堅守夢想的灰貓、《盛過翅膀的杯子》中渴望自由的蝴蝶,可以說,12篇故事里篇篇都有作者耐人尋味的“用心”。
《貓田》中的幻想是扎實有根的,是沒有脫離了大地和天空的有價值的創新。比如《貓田》中的有觸感、有情感、有美感的貓田草,我竟在作者的描述中體會到了一種親身撫摸小貓的真實感,幻想的營造能讓人如身臨其境,這足見作家的功力。當然,在我看到貓田草會用根系困住小魚并“吃個飽”時,我承認自己有些愣神,這看似與美的童話格格不入,卻恰恰成了幻想有根的最好例證,畢竟貓田草也是需要生存的養料的。再如《咖啡漬狐貍》中由一滴咖啡漬演畫而成的狐貍,從它的誕生到逃離本子再到與尾巴合體,這一系列的幻想都讓我感到了驚奇,柯勒律治在評價華茲華斯時曾說道:“給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過喚起人對習慣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導他去觀察眼前事物的美麗和驚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種類似超自然的感覺”,咖啡漬本是多么日常的生活瑣事,可作家卻賦予其陌生感和新魅力,超自然的幻想是自然而然不做作的,在我看來,天伊的浪漫主義氣質是她的天賦使然,也有大師的影子。除此之外,《穿棉襖的小山雀》中的飛貓絮小棉襖、《排隊的海島》中排隊兜售海鮮的海島等幻想的設置都讓人眼前一亮,這是多么難得、新奇又可靠的想象力啊!
正如作品扉頁上的那句話“溫暖無處不在,就像食物里的愛”,《貓田》的語言并無奢華之處,卻能在字里行間透射出智慧和幽默。華麗的辭藻堆疊很容易,但作家卻舍棄掉了那種浮夸的文風,用質樸的語言營造了一個讓人舒適的、入心的童話氛圍,溫暖也便隨著文字的鋪排而洋溢著躍然紙上。“自由這種味道,一旦嘗過了,就再也不能舍棄了”“無論心里有多苦,也能在合適的環境里發芽,還會開出漂亮的花”“月亮很美,但也很寂寞,所以我想陪陪它”……類似的充滿著哲理沉思和溫暖撫慰的話語幾乎在12個故事里都能找到,這不是簡單的心靈雞湯,而是與作家的故事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不刻意、不做作。另外,這部作品的語言還是輕松風趣的,《貓田》中對那個貓毛過敏的小男孩的一連串動作描寫簡直如神來之筆,我似乎在其中看到了冰心在她的小說《三兒》中對連串動作的精妙絕倫的描繪,只不過天伊筆下的小男孩帶給讀者的是莞爾一笑。再如《一會書店里沒有大頭寶》中作家把“前來投案自首的一人一貓”比作了“一個造型怪異的吉祥物”,這樣的描寫怎能不讓人會心一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