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立:在愛中放飛想象
《如何讓大象從秋千上下來》,常立著,接力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如何讓大象從秋千上下來?這看似一則腦筋急轉彎,其實可以引出非常好玩的故事。繪本作家常立就抓住這一有趣的話題,不僅回答了11種可能,還道出大象不從秋千上下來的秘密,讓小讀者們盡情放飛想象,在閱讀中感受愛與親情。
談及創作繪本的靈感,常立表示,是源于自己的生活經歷:他的女兒好好喜歡到小區里蕩秋千,可那里總有其他孩子玩。一次,一個小姐姐蕩了很久也不肯下來,好好媽媽采取夸獎戰術,才讓女兒玩了一會兒。許是有著“切膚之痛”,好好媽媽構思了一個“如何讓老鼠從秋千上下來”的故事。常立覺得把老鼠換成大象,更有沖擊力和戲劇感,并想了一個更有深意的結尾。有了題目和結尾,中間的情節他們一家四口充分發揮想象,于是有了《如何讓大象從秋千上下來》。
為了讓繪本更好看、更有童趣,接力出版社對封面進行了特別設計。大象在秋千上可以左右搖擺,并加入靜電貼,加強了繪本的互動性。繪者抹布大王也為故事的主角大象塑造了可愛的形象,故事中的人物表情夸張,很有童趣。而且,大象爸爸總是帶著一頂小小的橙色帽子,自始自終作為暗線存在,只在最后一頁才吐露實情:帽子原來是小象的,大象爸爸是幫孩子保管。而不帶帽子的大象爸爸,其實很有童心,在秋千上放飛自我,由此傳達出文字之外、圖畫之中的好爸爸人設。
在常立看來,繪本尤其是為嬰幼兒創作的繪本,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體到《如何讓大象從秋千上下來》中,體現在4個層面,一是基于動物屬性的,如在大象怕什么、愛吃什么上做文章;二是來自知識遷移,將嬰幼兒喜歡的美人魚、外星人等引入故事中來;三是跳出常規思維,凸顯嬰幼兒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加入剪、粘、畫等元素,打破繪本的平面感;四是回到親情核心,給故事一個溫暖的結尾。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的共情或情感聯結也要借助想象,這種情感上的升華,可謂這部繪本的點睛之筆。
富有想象力固然是特質之一,但常立認為優秀繪本最重要的是文學性,除了想象力之外,文學性還包括故事、人文,反諷以及批判現實的精神。在他眼中,以文學批判現實是為了實現內心深處的夢想。如民間故事中的灰姑娘、哪吒、八仙等,都是人們因為現實中的美好愿望難以實現而進行的文學創造。又如他新近出版的《動物來信》,也常?;谌伺c自然之間種種不協調的現實有感而發。優秀繪本還要具有兒童性和現代性,兒童性是指作者要把兒童作為獨立的個體,不俯視不輕視,與之平等交流,始終采取兒童本位;現代性則是聚焦現代兒童的特點,講他們聽得懂、符合他們成長經驗和培育現代文明價值觀的故事。
“嬰幼兒繪本重在為其涂上精神底色,圖文關系并非決定性的,強調文圖都可以。”對于一些人認為嬰幼兒要以讀圖為主的觀點,常立認為各有所長,文多強調聽覺收獲,圖多強調細節觀察,圖文均衡有助于培養邏輯思考能力,之于嬰幼兒,發展的功能不一樣,僅此而已。他建議親子共讀時,不妨多讀各種繪本,前提是父母先讀一遍,且保證繪本足夠優秀,孩子自由選擇圖書,會對自由有更深刻、真切的理解。
由于常年在大學講授繪本、兒童文學等課程,常立坦陳工作對自己的繪本創作很有幫助,讓他更懂得何為童書中的游戲精神,“孩子往往比成人更擅長想象,更喜歡游戲,他們沒有各種思維上的框框,總能讓閱讀生出感人的瞬間。而親子共同放飛想象,如把《如何讓大象從秋千上下來》的故事主角換成霸王龍、豬八戒等角色,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守護孩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