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廣程:堅持不懈的文化幫扶
中國作家網:現在臨潭還有一些幫扶干部在那邊吧?
毛廣程:是的,中國作協在臨潭的掛職崗位是兩個,一個是臨潭縣的副縣長,一個是池溝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應該說同時一般會有兩個掛職干部在。現在也一樣。
中國作家網:現在是誰?
毛廣程:一個是王志祥掛職的副縣長,再一個就是翟民,在臨潭縣池溝村掛職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中國作家網:我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口幫扶臨潭的?
毛廣程:時間還是比較長了,1998年國務院扶貧辦確定中國作協對口幫扶臨潭縣,早期作協也派出了一些掛職干部,比如說辦公廳的徐光同志,詩刊社的鄒靜之同志,還有《人民文學》的楊學光同志。到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關于扶貧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精準扶貧政策提出以來,相應的對掛職干部的工作也有一些新的部署和要求。在那之后,可能掛職工作也就更加規范、更加制度化機制化。
中國作家網:這些干部有一個什么樣的選派標準嗎?
毛廣程:這個是有具體要求的。總體上來講,第一位是政治要求,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特別是關于扶貧攻堅工作的具體要求。此外要求掛職同志能力比較強、作風扎實,特別是熟悉農村工作,對貧困地區和群眾有感情,同時也要善于做群眾工作。
當然臨潭縣處在高原地區,掛職的同志也要具備相應的身體素質,具體崗位對年齡職級也有一些相應的具體的要求。同時我們把選派掛職干部和干部的成長鍛煉是統籌在一起考慮的,也注重選拔一些有發展潛力、綜合素質比較好的年輕同志到這個崗位上去歷練,去成長。
中國作家網:文學工作者去扶貧掛職對于自身有什么樣的鍛造或者歷練?
毛廣程:中國作協派出干部去掛職,投入脫貧攻堅工作,總體的思路我們還是要結合作協的特點,特別是要注重發揮作協的優勢。近兩年來派出的干部,首先應該講他們是文學組織工作者,其中一大部分本身也是寫作者,他們在履行掛職干部職責的過程中,具有多重身份。首先是所掛任的崗位具體要求,比如說掛任的副縣長、駐村的第一書記等具體的崗位要求。第二,作為中國作協派出去的掛職干部,他在很大程度上擔負著前后方的協調員作用。對于扶貧工作,中國作協非常重視,掛職干部作為第一線人員,擔負著溝通前后方的任務,對中國作協幫助扶持的重要工作和項目,他們也需要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包括項目的設立、資金的使用等,同時在基層一線,他們還作為一線的指揮員和戰斗員,去督導工作的具體落實。第三層身份就是身為寫作者,他們一方面自己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去宣傳臨潭和掛職體驗,同時也利用自身在文學界的聯系和影響,組織了很多作家、藝術家深入臨潭去記錄一線干部群眾在脫貧攻堅中的生動事例,應該說對他們的鍛煉是全方位的。
中國作家網:掛職這項工作也為文學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深入生活的契機。
毛廣程:確實是這樣的,他們到臨潭去掛職確實也克服了很多困難。對他們來講,能夠有這樣一個機會從平常習慣的生活和工作中跳脫開來,親身參與到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進程中,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是不一樣的,有種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貫穿了他們的整個掛職經歷。這段經歷不僅對于掛職期間,對于他們今后的人生和創作來講,都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
通過兩三年和基層一線的干部群眾在一起摸爬滾打,我們的文學工作者也和當地的干部、基層老百姓結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有幾位同事就講,他們覺得臨潭現在是他們的第二故鄉,掛職生涯是人生中非常難忘的歲月,有的同志說是刻骨銘心的兩三年。
中國作家網:作協派駐的掛職干部對于當地產生了怎樣的一些影響?
毛廣程:中國作協在參與脫貧攻堅的工作中,注重發揮自身的優勢,更多的側重于文化扶貧方面,包括跟當地的縣委縣政府共同確定的“文化潤心,文學助力”的工作思路。掛職干部在工作中除了去聯系一些具體的資金項目以外,更多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當地文化建設上,特別是一些基礎性工作,比如說對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培訓,對當地文學愛好者的培訓,對當地文學創作的扶持和引導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這些工作不僅對脫貧攻堅產生了直接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于今后一個地區的發展也是有長期作用。
中國作家網:我們也去采訪了臨潭池溝村的校長,他介紹了作協對于學校和孩子們的一些幫助,可以說,掛職干部也用文化的方式給當地帶去了溫暖和希望。
毛廣程:中國作協對臨潭縣的幫扶已經20多年了,對當地的文化建設確實是一種長期的潤物細無聲的滋養,這種堅持不懈的文化幫扶,對當地文化事業的促進也很明顯的。臨潭縣已經被中華文學基金會確定為中國文學之鄉,在甘肅,臨潭在文學方面是走在前面的。
習總書記講,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派出掛職干部到貧困地區進行幫扶,這是中央的大政策。今后我們會繼續按照中央的要求把這方面的工作做好。特別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規劃的建議,對文化發展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文學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歷史進程中已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過程中還將也應該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今后無論是繼續選派掛職干部,還是采取其他方式,中國作協都會繼續凝聚和動員更多的文學工作者,貢獻更多的文學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