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活在魚缸里的她》
    來源:中國作家網 | 蘇·哈伯德  2020年12月08日08:48

     

    《活在魚缸里的她》

    作者:[英國]蘇·哈伯德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1月

    ISBN:9787544781862

    定價:58.00元

    內容簡介

    她就像一條陷在金魚缸里的金魚,真實世界在玻璃的另一邊。

    丈夫突然離開后,她來到丈夫生前寫作的小屋整理舊物。這位昔日再熟悉不過的身邊人,竟有這些她從不知曉的過去;而她的心里,還有另一塊不敢觸碰的地方郁結著……

    這里是世界盡頭的愛爾蘭凱里,住著想離風和海洋更近的他,替母親放牧、玩著樂隊但更想好好寫詩的他,還有害怕一個人待著、靠工作尋求安慰的他。

    活在魚缸里的她,會不會因此有什么不一樣?

    作者簡介

    蘇·哈伯德(Sue Hubbard),英國藝術評論家、小說家、詩人,文章常見于Time Out雜志、《新政治家》、《獨立報》、《星期日時報》等。寫有三本詩集、三部小說和一部短篇小說集。詩歌在BBC電臺朗誦,長詩《歐律狄刻》橫貫倫敦滑鐵盧車站。《活在魚缸里的她》是她的第三部小說。

    目 錄

    公元520年 凱里

    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

    星期天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天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2009年6月21日

    譯后記

    后 記

    2018年春天,我應譯林出版社之邀,著手翻譯《活在魚缸里的她》(書名直譯為《雨歌》)。那時候,對我來說,蘇·哈伯德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我便在網上搜索有關這本書、這位作者的信息。原來,蘇·哈伯德是英國藝術評論家、詩人兼作家,除了藝術評論時常見諸報紙雜志外,她已出版三本詩歌集、三本長篇小說和一部短篇小說集。

    這是一本充滿藝術氣息、詩歌般優美的小說,是哈伯德2018年的新作,亦是她的第三本小說。哈伯德自己說,當她第一次見到愛爾蘭西海岸的那一刻,她的心漏跳了一拍,她立即愛上了那片土地。此后,她多次去愛爾蘭,對愛爾蘭日漸熟悉,荒涼的巖石、海灘、風雨中的田野沼澤,那個地方及那里的人們,一些故事、若干樂曲,慢慢沉入她的心中。那片美麗的土地,仿佛隔絕在當前這個后現代的世界之外,在這里,人的身體和靈魂都舒緩起來。作為一名作家,她懷著尊敬與不安之情,開始構思、創作這本小說。愛爾蘭有太多優秀作家,哈伯德不愿自己的小說變成偽愛爾蘭小說,她希望這本書是一個外人、一個英國女人寫給愛爾蘭這片土地的一封情書。

    小說出版后,評論界一致好評。《衛報》稱其為關于失落與告別的哀歌。《愛爾蘭時報》說哈伯德對愛爾蘭自然景觀的描述準確、美好而動人。《倫敦雜志》稱小說具有“獨特而美麗的情感特質,其精致的文體散發出耀眼的光芒”。《猶太紀事》稱贊這部小說是“對愛、失落和為人父母的細微、動人的探索”。哈伯德本人也說這本小說反映了她永恒不變的主題:愛、失落和救贖。

    而我讀來,只覺得這是一本關于孤獨的書,書中的人物,或因環境所致,或出于自己的選擇,無不孤獨。瑪莎·卡西迪,失去了兒子和丈夫,這雙重失落令她身份缺失,她不再是母親,不再是妻子。她背負著過去的沉重負擔來到愛爾蘭,整理新近去世的丈夫的筆記、書信和日記,重新認識丈夫、解讀婚姻、理解自己。離婚兩次的商人尤金、一直單身的農夫派迪,都不愿跟女人走得太近,科爾姆還茫茫然不知何去何從。而小說中的那些大家庭、少兒時期的友誼,只存在于回憶之中,存在于遙遠的過去。只有孤獨一直在敘述中回響;相反,不管何時,哈伯德筆下的人物走入社交場景,如尤金的新年晚會、布蘭登的葬禮,或本地的小酒館、集市,那些場景全都混亂無序,那些人個個局促糟糕。

    小說除了現實生活中的四位人物之外,另有一條暗線,即中世紀遠赴斯凱利格島苦修的修士們。愛爾蘭人的靈魂里到底有什么東西,修士們為什么要去到斯凱利格那寸草不生的巖石上尋找那種極致的孤獨。他們在逃避什么魔鬼?他們逃避親密,是不是因為愛太脆弱易受傷害?瑪莎想人與人之間是何等晦暗不明。在我們的黑暗時刻,彼此之間能提供的安慰又是何等之少,別人無法回應我們內心最深處的需要。她與丈夫不正是因為對方無法安慰自己的喪子之痛而產生隔膜,越走越遠的嗎?慢慢地,她逐漸懂得布蘭登在暴風雨中尋找港灣的需求。她理解修士們認為靈魂比身體更重要,他們否認物質上的需求是為了令自己更圣潔,更接近上帝。她慢慢地懂得,孤獨,像水晶、像冰,自有其純凈之處,她學會獨處。斯凱利格那塊巨石屹立在海上,是許多世紀之前苦修僧侶們的路標,也是瑪莎的路標,修士們的旅程就是瑪莎自我救贖旅程的真實寫照。每個人的心靈之旅,說到底都是孤獨的,你陷落、迷失在過去,沒人聽得到你撕心裂肺的呼喊,只能靠自己摸索,抓住那根通往未來的繩索,奮力掙脫黑暗。哈伯德通過這本小說向我們展示真正的孤獨意味著什么。

    小說開篇的三句引言,分別來自弗吉尼亞·伍爾夫的小說《到燈塔去》、莎士比亞的《冬天的故事》和愛爾蘭諺語,這三條引言正是愛與失去的沉思與哀歌,在整本書中交織回響。從讀到它們的那一刻起,它們也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與伍爾夫的《到燈塔去》一樣,燈塔、沒能履行但終將信守的諾言,是整部小說的核心隱喻,哈伯德引用了《到燈塔去》中的一句話,甚至將它寫進自己的小說里。孩子是永遠的孩子,留在過去;諾言是永遠的諾言,以待實現。虛空,也不過只是個理由。在這個故事里,我感受到這些話語后面隱藏的痛苦與悲哀。然而,哈伯德沒有止步于孤獨與傷感,在美麗如畫的愛爾蘭西海岸,在偏僻的小村里,痛苦與悲哀得到了疏解,瑪莎不但理解原諒了丈夫,厘清了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更是敞開心扉,與兒子的替身、詩人兼音樂家科爾姆發展了一段忘年情誼;科爾姆開始追尋自己的夢想;派迪最終與妹妹生活在一起,保持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保住了愛爾蘭古老文化。所以,這本小說不僅僅是失落與孤獨的故事,更是一個關于放手、療傷和救贖的故事。

    愛爾蘭西海岸的景色是這本小說不可忽視的中心,就像約克郡的沼澤地區在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中的作用一樣,它成為一種隱喻,是失去、渴望和欲望的隱喻。哈伯德是作家更是詩人,這種小說語言優美,不以情節取勝,而以文字見長。哈伯德寫瑪莎失去愛子時的痛苦,細膩真實,感人至深。透過她的文字,我們看到了冬天的愛爾蘭、凱里地區那荒涼的景致、被雨水浸透的鄉村田野,大西洋狂風巨浪掀起的海水似乎濺到我們身上。“雨歌”,是愛爾蘭之歌。這部小說,是對逐漸消失的舊時光的一支贊歌。

    由于譯者水平有限,譯文雖經多次檢查,勉求忠實,不過,是否能完全呈現哈伯德充滿詩人氣質的優美文字,心中實在忐忑。這是一本安靜、沉思的小書。如果有一天,讀者在書店的某個角落、某個書架上與它邂逅,帶它回家,閱讀它,那譯者耗費的時日,也就得到了回報。

    陳新宇

    2019年12月26日于多倫多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 国产中的精品一区的|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久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无码日本精品XXXXXXXXX|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爽| 国产精品午夜爆乳美女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精品国内在视频线2019|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正在播放|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久久91精品国产91|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精品自拍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久久精品嫩草影院| 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