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增強創作與服務質量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首先要認識文化工作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之前召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句話把文化發展的狀況,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必備條件。其次,要深化對文化強國內涵的理解。什么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我理解,應該是擁有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繁榮的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其文化發展的成果足以在世界范圍內代表一個國家的軟實力,足以支撐起這個國家的國際形象,足以給人民群眾以強大的自信。最后,還要深入了解文化工作、文學工作面臨的具體任務。通過擴大優秀文化產品的供給,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傳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人民文化素質,提供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加強對外文化傳播,彰顯中華文化軟實力。
基于上述認識,我認為,要重點做好幾方面工作:
圍繞滿足需求、增強力量,有力實施好文學作品質量提升工程,組織好新征程上的文學創作。今后一個時期的文學創作,要更加注重現實題材,特別要聚焦中國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偉大實踐和偉大創造,還要進一步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文學闡釋,塑造日益發展的中國良好的文化形象,充實人民的文化自信。要更加注重發揮規劃引領、組織推進的工作,同時探索更多有效方法,協調好組織創作與作家自主創作的關系。用創新手段培養創作隊伍,建設好文學傳播陣地。
圍繞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更加深入地參與文化惠民工程,推動形成系統的文學公共服務手段和產品。需要探索形成系統、配套、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的文學產品和手段,以更好地滿足需求,培養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群眾基礎。
圍繞擴大優質文化供給,更好地營建、打造文學活動平臺和空間。全國許多城市都有豐富的文學活動場所,包括各種文學院、文學展覽館,還有許多類似的空間,作為重要的文化設施正在營建,需要讓這些地方成為人民精神生活的好寄托、文化消費的好去處,與其他文化單位緊密合作,探索形成新的文化業態甚至文化產業。
圍繞塑造國家文化軟實力,對外講好中國故事,更加有效地做好中國文學對外推介和傳播,使中國文學真正進入世界,與發展后的中國的國際地位相適應。做好戰略性的謀劃,尋找多種途徑,確定現實重點,借力于“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文學的對外輸出有實質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