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會讓人類成為“工具人”
關鍵詞:人工智能
在《黑客帝國》《終結者》等科幻電影中,智能算法被描繪成了控制世界的“超人”,而人類淪落為“廢人”“工具人”。如今,人工智能正迅速“進化”,連不少科學家都在擔憂,電影描繪的恐怖未來,或將真實發生。
“我認為不會。”24日上午,在“人工智能:育新機 開新局”分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懷民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我們不要感到悲觀,說人工智能成為現實后,我們人類將會成為看客,將會成為無用的人。我認為,我們人類將會成為連接智能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王懷民認為,未來的人工智能,是“人機混合的群體智能”。
人工智能從哪里來?在王懷民看來,算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來自于人類行為的大數據。“大數據在數據空間匯聚,機器學習算法形成了機器對人類行為的再支持,又促進人類行為的再循環、再流動、再貢獻數據。這是一個相互賦能的過程。”
王懷民打了個比方進一步解釋:醫生對醫學影像的判讀,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為醫學影像識別的算法,提供標記數據。而醫生還要再確認算法的判斷,就又做了一次人工數據標記。“這個過程,就是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相互賦能。”
所以,王懷民堅信,未來的人工智能是“人機混合的群體智能”,每個人微小的、不自覺的數據貢獻,都在為人工智能的提升做貢獻。“有人經常說,未來人要被‘廢掉’了,不是這樣的。未來,人機混合的群體智能就是人類的智能,每個人都身在其中,每個人都在享受,每個人又都在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