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瀾滄江邊的生態夢想
    來源:文藝報 | 彭愫英(白族)  2020年11月23日09:33

    我決定到拉古村一趟,看看安置點的住戶在村里的生活情況。對于這個地處瀾滄江西岸的碧羅雪山腳下的村莊,我最初的印象來自在營盤中學讀書時,有一天上晚自習時突然停電,處在一片黑暗而人聲喧嘩的教室,突然響起了猶如天籟之音的傈僳族民歌。

    村子的安置點坐落在瀾滄江西岸,形狀就像一把躺椅。安置點的住戶,有拉古村2013年火災中的受災戶和水電站淹沒影響區移民戶,共有161戶。走在拉古村,我看到路邊有開挖不久的坑塘。駐村工作隊員告訴我,拉古村生態修復迫在眉睫,從村委會到猴子巖小組,共打了1017個坑塘,要栽行道樹,種雪松、云南松、清香木,間雜葉子花點綴。在離村子不遠,有一片退耕還林后的人工造林,有1100畝,里面長著菌類。每年菌子收獲季節,老百姓到林里找菌子,頗有獲益。工作隊計劃下一步再推廣種植1000畝的樹林,帶動一批庭院經濟……

    聽著拉古村生態建設的前景規劃,我們不由自主地向著老書記余江賢家走去。七旬老人余江賢坐在火塘邊給我們講起了他的植樹史。他參過軍,在部隊上入黨。從部隊復員回到村里后,共當了21年的村干部,被村里人親切地稱為“老書記”。他當村支書時,在政府的扶持下,拉古村在房前屋后種下樹,在荒山上集中造林。縣林業局育苗,發給老百姓種。老百姓在山上種樹,除發給樹苗外,還補助他們工錢。種樹要挖坑塘,坑塘挖多大有嚴格的標準。一畝要求挖660個坑塘,每畝給報酬600元。拉古村有三個苗圃基地,縣林業局和鎮林業站派人到苗圃指導技術。

    余江賢老人說起植樹造林,一肚子感慨。他在自留地里植樹,栽的果木換了好幾個品種。原先,林業部門發給村民栽枇杷苗。枇杷死了,又發核桃苗。現今,他的果園里品種很多。他栽種了100多棵枇杷苗,大多因缺水而死掉了,只存活了十多棵。

    他的果林離村子不遠,有三畝左右,被公路分成了兩片。余老說,當年劃分自留地和責任田,他是村干部,等村民挑選完后才輪到自己。村里人不要的地才是他這個書記的。2001年,他開始在這些不被看好的土地上種果樹。多年時光過去了,他在缺水的拉古村里創造了一個奇跡,郁郁蔥蔥的樹林撐起綠色童話故事。

    走在濃蔭蔽天的樹林里,我對在前面帶路的老人充滿敬意。果園里,有的樹木高大粗壯,有的樹木嫁接時間不長。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椿。老人自豪地說,今年賣香椿收入2650元。香椿不愁銷售,有人跟他預定,他采摘了香椿后背到營盤街即可。香椿樹苗拿到縣城賣,一兩元錢一苗,賣得最好的時候,三元一苗。公路上邊的那片土地上,桉樹用頑強生命力抒寫綠色之歌。余老抱住一棵大桉樹的樹干,一人合抱不過來。他樂呵呵地說,1990年,我家就在承包地里種桉樹。別人栽不了的或不要的樹苗,我撿回來栽下。十多年來,在樹林里削枝打杈,足夠供應家里用的柴火。

    公路下邊的樹林里,有兩三棵沒有采摘的黃皮梨,累累果實壓彎了樹枝。李子樹上掛著零星的果子。我摘了一個李子品嘗,甜中帶酸,口感極好。老人說,李子價格太低了,沒意思,不如種別的果木。他帶我們去看他嫁接的新疆核桃。他說,這個新疆泡核桃是好品種。

    從拉古村穿村而過,農危改建設如火如荼。白水谷小組有一位植樹造林的前輩,他栽種的松樹已經成林。我跟隨工作隊員們到白水谷,去拜訪這位老人。

    進入白水谷小組,視線里見不到瀾滄江了。75歲的褚華林坐在屋門外,看著子古山。同行人告訴我,老人時常坐在屋門外看他的樹林。老人眼睛可好使了,子古山上松樹林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觸動老人的心。那些想悄悄地進入松林里的人,都逃不過老人的眼睛。

    說起自家的松樹林,老人的眼神亮亮的。松樹林大約有十五六畝。上世紀80年代末期,褚華林夫婦開始種樹。夫妻倆到山上找松樹種子,一去9天。松樹籽找回來后,他們先在子古山自留地上挖坑塘,然后從家里一桶桶地背水。澆水兩三天后,他們就像種苞谷一樣把松樹籽種在坑塘里。勞累了十多天,才把他們找來的松樹籽種完。后來,從土里冒出嫩嫩的綠色苗子,挺起小小的頭。夫妻欣慰地笑了。可沒幾天,大多數的樹苗被耗子吃掉了。此后,夫妻倆多次上山找松樹籽,執著地植樹造林。

    子古山土地貧瘠,為了讓松樹林長得更好,褚華林仔細看護這片園林。這是他們夫妻的綠色夢想。慢慢地,這里長成了一片樹木密集的松林。松林里菌子多,但沒人涉足,于是引來了野兔,松林成了兔子的享樂窩。兔子在松林里安營扎寨、繁育子孫。有人想偷獵野兔,遭到褚華林的嚴厲呵斥。曾經有人把扣子放在松樹林里,褚華林發現后,破壞扣子,把壞扣子丟得離松樹林遠遠的。

    松林下邊是稻田。說起種植松樹林的原因,老人說,就是為了稻田。沒有種植松樹林前,每當雨季,子古山坡地就會發生泥石流,沖入稻田里。因為稻田挨近山坡的部分經常受到泥石流沖擊,被迫改種苞谷。種植松樹林,目的是固土,保護村里的稻田不受泥石流侵犯。松樹成林后,子古山坡地再也沒有發生過泥石流。每當雨季,稻田安然無恙,原來種苞谷的部分,又改回種稻谷了。

    30年時光,彈指一揮間。褚華林微笑著說,他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所有荒廢了的地種上樹,與松樹林連成一片,把整個子古山坡地綠化起來。

    除了這兩位老人,中年人褚田發、褚仕昌種植果樹也頗有成效。褚田發是拉古二組的,處在大電開發滑坡地帶,整個小組整體搬遷。他屬于自己安置,建蓋了樓房。他于2013年在自家田地上建設枇杷和核桃林基地,共有19畝。果木基地的年收入,最高時有3萬元。褚仕昌是拉古村十一組,他的種養殖基地從2010年開始建設。2015年,蘭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掛鉤扶貧拉古村以后,扶持褚仕昌發展養殖業,幫他辦理了獨資經營執照。沒想到,他買的這批豬里有瘟豬,養了20多天后死掉了,還把原先家里養的78頭小豬傳染了,全死掉了。受此打擊后,他不敢擴大養豬規模了,只養5頭母豬,出售豬仔。現今,他主要發展種植業。他種的橘子在每年二三月間掛果,上市時可以避開水果旺季,利于銷售。他打算把種植地周圍閑置的土地流轉過來,種冬桃和芒果。

    從拉古到白水谷的鄉村公路邊,看著瀾滄江峽谷泛起的點點綠色,欣慰于拉古村民植樹的努力。人人心中都有綠色的夢,建設生態家園的實踐,對瀾滄江峽谷來說,是一股無比澎湃的動力。

    国产92成人精品视频免费|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国产人成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99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综合网|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者相| 91大神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影院永久网址|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66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91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成人久久伊人精品伊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