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江蘇興化舉行
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頒獎現場
11月20日下午,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施耐庵故鄉江蘇興化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徐貴祥,江蘇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汪興國,江蘇省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鐘山》主編賈夢瑋,江蘇省作協副主席、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政,中華文學基金會副秘書長安亞斌,施耐庵文學院院長費振鐘,中共興化市委書記葉冬華,中共興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春龍,以及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代表和獲獎作者參加活動。
徐貴祥致辭
徐貴祥在致辭中談到,榮獲本屆“施耐庵文學獎”絕非易事,獲得提名的20部文學作品中既有虛構文學,也有非虛構文學,各有特色和風格,是近年來長篇敘事文學的重要收獲。興化自古是人文薈萃人才輩出之地,施耐庵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興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施耐庵巨大的文學成就、深遠的歷史影響以及興化籍作家在當代文壇的突出成就,為該獎項的設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施耐庵文學獎的設立及其發展,為我國長篇敘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汪興國致辭
汪興國表示,興化底蘊深厚,人杰地靈,文學傳承生生不息,已經成為江蘇省乃至全國文學版圖重要的文學力量。近年來,興化在推動文學發展繁榮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舉措,特別是舉辦“施耐庵文學獎”,在全國文學界的影響力日益擴大,為構筑江蘇文藝精品創作高地發揮了積極作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全省文學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新思想、新理念指導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下的文學事業和文學工作,更加鮮明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創作出無愧于時代與人民、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
葉冬華致辭
葉冬華談到,興化作為里下河地區的一顆明珠,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學藝術方面名人輩出、成就卓著,一批又一批從興化走出去的文學名家和追逐夢想的本土作家,支撐起中國文壇獨特的“興化文學現象”?!笆┠外治膶W獎”由興化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設立,旨在推動漢語長篇敘事的創新與繁榮,進一步提升漢語長篇敘事作品的世界地位,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本屆“施耐庵文學獎”獲獎者,既有著作等身的知名作家,也有本土成長的文學新秀,希望評委會繼續堅守文學的審美理想,將“施耐庵文學獎”打造成作家期待、讀者信賴的文學品牌。
本屆“施耐庵文學獎”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閻晶明,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共同擔任評審會主席,陳曉明、丁帆、汪政、南帆、李國平等15位專家和學者共同完成評審工作。今年4月啟動作品征集活動,通過提名、評審產生獲獎作品。評選范圍為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之間的作品。每一位評委都認真閱讀了參評作品,并進行了多次討論。今年10月,經過多輪投票,阿來的《云中記》、范小青的《滅籍記》、葉兆言的《南京傳》、麥家的《人生海?!贰⑷~舟的《敦煌本紀》等5部作品獲獎。興化本土作家王玉蘭的《玉蘭和她的孩子們》獲得特別獎。
阿來在頒獎現場
葉舟在頒獎現場
葉兆言在頒獎現場
范小青在頒獎現場
麥家通過視頻連線發表獲獎感言
頒獎現場,阿來、葉舟、葉兆言、范小青、王玉蘭,以及代麥家領獎的“麥家教你讀書”主編黃雙雙發表獲獎感言。阿來分享了創作《云中記》的背后故事,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阿來并沒想過要寫小說,直到十年后的地震紀念日,成都全城警笛聲大作,阿來“想起在地震中失去的那么多生命,不禁熱淚盈眶。我覺得開寫的時刻,真正到來了?!比~舟表示《敦煌本紀》試圖“為敦煌立傳,為中國說書”,塑造了絲綢之路上的“一百零八將”,講述祁連山下的英雄少年,是他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長篇小說,從這個角度來講,《敦煌本紀》的精神源頭很有可能來自施耐庵等文學巨匠和更廣闊的大千世界。葉兆言表達了對施耐庵的敬意,他認為施耐庵是寫作者們的楷模和表率,寫作本質上是一件寂寞的事情,因為寂寞和不得志,施耐庵寫出了讓人驚嘆的《水滸傳》,成為古典文學中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作品。
王玉蘭發表獲獎感言
興化本土作家王玉蘭曾做過農民工,跑過船運,賣過服裝,50多歲才再次拿起筆開始文學創作?!芭d化有著良好的文學創作氛圍,為許許多多基層作者提供了寫作的空間和展示自己的平臺,我的寫作離不開興化,在興化,不是我一個人在寫作,像我這樣的寫作者,還有很多?!蓖跤裉m說。
獲獎作家合影
“中國文學之鄉”授牌儀式現場
據悉,本屆“施耐庵文學獎”的頒獎活動是今年第二屆“施耐庵文學節”的系列活動之一,頒獎活動期間,還舉行了“中國文學之鄉”授牌儀式和施耐庵文學節主題歌發布儀式。(文/李英俊 主辦方供圖)
附: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獲獎作品以及頒獎詞
阿來《云中記》
《云中記》具有強烈的抒情氣質,單純的故事情節因為抒情而顯得飽滿充沛。作家以文學的形式回應泣血椎心的巨大苦難。小說塑造了一個孤獨而固執的祭師。他獨自返回村莊的廢墟,祭拜山神,安撫亡靈,主持生者與死者的對話,最終與村莊一同滑落,消逝于滔滔江流之中。這個人物以獨特的方式顯示了古老的勇氣和責任?!对浦杏洝返臄⑹码[含復雜的回旋與呼應,相似的意象重復再現,憂傷、悲苦和思念在不斷的回蕩之中愈來愈強烈,形成回旋的抒情洪流?!对浦杏洝肥且磺崎L的挽歌,渾樸而醇厚。
范小青《滅籍記》
《滅籍記》是當下不可多見的后現代主義的敘事文本。范小青頑強地接續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先鋒話語與人學主題,以寫實的筆觸構筑虛幻與荒誕的世界。小說以尋找為敘事動力,但層層打開的是一個又一個疑問,是一重又一重迷失,外物不可知,自我不可證,人生的意義被反復拭擦和消解。作品的敘事風格鮮明獨特,錯誤、纏繞、幽默、反諷、諧趣,舉重若輕、化悲為喜,在無中生有,于有中變無,欲清還濁,欲真還假,是范小青近來喜劇美學的集大成。范小青賦予了日常講述以小說敘事的特有魅力,口語的話風,對話機制的設置,流行語的戲仿,仿佛不加節制的饒舌,使得紙上文本的閱讀時時幻化成眾聲喧嘩。
葉兆言《南京傳》
葉兆言與南京的關系有點像上海之于王安憶,北京之于王朔?!赌暇﹤鳌纷屓~兆言成為中國城市寫作的第一人,這部受到《倫敦傳》影響的作品,卻充滿了中華文化的韻味。在《南京傳》之后,作家似乎興起城市寫作熱。對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的表現與理解葉兆言自有獨到之處,但對于葉兆言來說,文體實驗的成就更為重要,在《南京傳》中,小說與散文、歷史與新聞、虛構與非虛構、隨筆與敘事的界限被打破,文體的試驗性和獨創性自然呈現,這是葉兆言多年艱難探索不懈努力的一次完美實現。
麥家《人生海海》
《人生海?!肥躯溂覍ψ晕业湫突瘮⑹碌囊淮纬?,在對“故鄉”的回望中建構起了獨特的文學隱喻與詩化心史。多重視點下的“上校/太監”傳奇命運故事的講述,鄉村/城市/世界三位一體的故事時空的構筑,不僅僅隱喻了鄉土中國被迫卷入現代化的歷史進程,還裹挾著敘述者“我”的精神成長史。敘事空間的切割和重組,彌補了敘事時間的斷裂,使得“我”得以抵達歷史的深處,重新觸摸童年經驗中的創傷。在此,麥家重釋了“英雄主義”的文化內涵,在對人心與人性的探幽中發掘出了別具意味的歷史寓言和存在思辨,并達成了自身與命運的和解,文學療救心靈的美學和道德功能也得以彰顯。
葉舟《敦煌本紀》
葉舟的《敦煌本紀》是一部飽含著西部精神和文化符碼的恢弘之作、磅礴之書。作者以深邃的歷史視野和寬厚的人性情懷,生動而綿密地敘述了敦煌沙洲城內三大家族幾代人在20世紀宏闊歷史中的命運沉浮,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充滿活力的人物形象。小說以層巒疊嶂的故事、縱橫交織的人物、別具風情的環境,成功再現了西部歷史的奇崛與壯闊、西部文化的詭譎與獨異,復活了充盈著英雄主義和浪漫氣息的西部精神。整部作品意蘊豐厚、氣象開闊、汁液飽滿、元氣淋漓、張力十足,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地理版圖,呈現了嶄新的藝術經驗。
王玉蘭《玉蘭和她的孩子們》
《玉蘭和她的孩子們》以質直而真誠的敘事,講述了一個鄉村女人完整的生活故事,在興化農村這個特定的現場,將一位普通農婦生活的艱辛與堅執以及追求與理想,生動地呈現給了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