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文學公開課”和文學閱讀分享活動在吉林舉辦
11月12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主辦,吉林省作家協會承辦,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九臺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協辦的“文學照亮生活”——中國作家“文學公開課”和文學閱讀分享活動在吉林舉辦。活動邀請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楚、第七屆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得者韓靜慧為高校師生、基層作家和文學愛好者講授文學創作技巧經驗,分享閱讀感悟與體會。
張楚講授文學公開課
12日上午,中國作家“文學公開課”走進“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重點聯系縣(市、區)”長春市九臺區,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這一重要載體,面向基層傳播文學的魅力和力量,發揮“以文化人”的積極作用。在九臺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張楚講授了文學公開課。他圍繞短篇小說的創作談到,細致、確切、具體的細節是小說的生命,細節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暗示情節發展,創作時要在細節上反復打磨,精益求精,讓讀者能夠看到、聽到、聞到、嘗到或觸摸到細節。張楚說,偉大作家的寫作之所以有效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善用細節,很好地處理了那些“重要細節”。同時,他通過回顧自己由業余作者成為專業作家的創作道路,鼓勵基層作者扎根沃土,耐住寂寞,潛心創作。
韓靜慧分享“文學閱讀與人生”
文學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閱讀門類,文學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社會氛圍,助力書香社會、書香中國建設。12日下午,韓靜慧為東北師范大學師生和文學愛好者帶來題為“文學閱讀與人生”的分享。她表示,寫作的基礎是讀書,閱讀讓人生與眾不同,在閱讀過程中應練就分辨精華與糟粕的“慧眼”,從其中汲取養分。她還結合個人創作經歷向聽眾們闡釋了生活實踐和寫作的關系,提出要在生活中積極地觀察、體驗和思考,厚積薄發,努力寫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好作品。此次閱讀分享創新形式,通過“現場講授+網絡直播”的方式,近千名師生在主會場和六個分會場共同參與活動。
九臺區基層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參加文學公開課
近千名師生通過“現場講授+網絡直播”參與閱讀分享活動
講座結束后,兩位作家與聽眾進行了深入交流。
吉林省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景鳳鳴,中國作協社聯部公共文學服務處處長劉戈,吉林省作協創聯部副主任郝蓄芳,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高玉秋,九臺區委宣傳部和區文聯領導及東北師范大學師生,基層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參加活動。(中國作協社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