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古鏡未磨,照破天地——重讀《秦腔》
    來源:中國作家網 | 郭洪雷  2020年11月16日08:30

    賈平凹 (1952~),陜西丹鳳人。1975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國作協。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陜西省作協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廢都》《秦腔》《古爐》《帶燈》《老生》《高興》《極花》等。《秦腔》曾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第一屆世界華人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等。

    《秦腔》

    “一部作品是好是壞必須得等50年,半個世紀后還有人讀就是好作品,否則就什么都不是了。”這是《病相報告》發表后賈平凹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話雖有些“絕對”,卻道出了賈平凹的自信以及一個很普通的道理:好的作品,思想和藝術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不同時代和歷史背景下,讀者總能從中有新的發現和認識。從反向來看,讀“從前”的作品參照作者當時的思想觀念,也對讀解其后來的創作給出判斷有所幫助。人在年輕或創作起步階段,所思所言難免青澀、尖銳、豪壯,帶有理想主義色彩。對照早間思想觀念閱讀其后創作,不僅有助于考察作者創作態度的變化,加深對作品的理解,而且還能對作者思想、藝術觀念發展的軌跡形成更清晰的認識。

    2005年,《秦腔》最早在《收獲》雜志分兩期首發并引起關注,這是賈平凹繼《病相報告》之后的又一部長篇。雖然內容完全不同,但主要人物共同的精神病相,還是能讓人看出兩者之間的微妙關聯。然而,重讀《秦腔》,我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病相報告》,而是賈平凹寫得更早的一篇散文《“臥虎”說》。這篇短文寫于1982年,賈平凹剛好30歲。在我看來,《“臥虎”說》與其說是對當時“文化熱”“尋根熱”的反映,還不如說是賈平凹走上專業創作道路后尋求再出發的自況之文。時間在慢慢拉開,《秦腔》發表已有15年,《“臥虎”說》發表也已將近40年,歷史提供給我們的視野始終還在柳青所說的“六十年為一單元”的范圍內。在對賈平凹全部作品有了充分閱讀,對其“文學事業”有了整體了解后,參照《“臥虎”說》重讀《秦腔》,會使后者藝術品質的獨特性變得更為顯豁。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秦腔》《高興》《古爐》《帶燈》《極花》等作品為代表,賈平凹始終堅持著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恪守著現代以來中國文學現實主義的精神傳統。對于這一點,賈平凹很早就有自覺意識。在《“臥虎”說》里他寫道:“我們的民族,是有輝煌的歷史,但也有過一片黑暗和一片光明的年代,而一片光明和一片黑暗一樣都是看不清任何東西的。現在,正需要五味子一類的草藥,扶陽補氣,填精益髓。文學應該是與世界相通的吧,我們的文學也一樣是需要五味子了,如此而已。”讀這段文字,人們馬上會想到魯迅,想到魯迅的啟蒙立場,想到魯迅“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的創作主張。以往,賈平凹與魯迅之間的精神關聯被忽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們缺乏對賈平凹創作的整體了解和閱讀的耐心。細讀《秦腔》等作品不難發現,賈平凹不僅以字詞、句式仿擬的方式向魯迅及其所代表的文學傳統致敬,而且還在細節、人物、情節等方面,以“接著想”“接著寫”的方式傳承著魯迅精神,批判現實、批評國民性。例如,《病相報告》是嘗試先鋒寫作的產物,在寫作過程中賈平凹感到很不自在。這時,《阿Q正傳》再次啟發他,要將人性分析與中國傳統中天人合一的渾然之氣、意象氤氳結合起來。所以,沒等《病相報告》寫完,賈平凹就寫出了中篇小說《阿吉》,塑造了阿Q的精神近親阿吉這樣的人物。再如,引生是《秦腔》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主要敘述者。在這個人物身上,讀者就能感受到狂人瘋相背后的清醒。不僅如此,在《古爐》結尾,賈平凹還讓完全瘋癲后的引生再度出場,到刑場搶食蘸過人腦、人血的饅頭。

    賈平凹在以悲憫之心書寫農民之“苦”的同時,也看到了他們身上的“病”。為行“療救”之功,他在小說里塑造了“帶燈”之類帶有啟蒙傾向的人物。然而,賈平凹對啟蒙的局限心知肚明,他自覺地以農民視角書寫農民,在自私、保守、麻木等病相之外,道人所未道,揭出個體身上呈現的人性暗面:長期貧苦、壓抑的生活,使一些心靈扭曲變形,呈現出陰暗和兇殘的一面。《秦腔》中引生、《古爐》中守燈等人物的言行心理,都能體現作者在這方面的觀察和思考。要說的是,沒有反思和自我批判意識,很難進入人性病理的深處。在某種意義上,“我是農民”的身份認同,更像是一種賈平凹式的“抉心自食”。

    賈平凹是一位具有強烈問題意識的小說家,以社會問題作為自己小說的敘事驅動,也是其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重要表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賈平凹通過人物情緒、心理、欲望和精神的折射,來反映社會和時代問題。及至新世紀,《懷念狼》《病相報告》《高興》《老生》《極花》等作品,試圖在矛盾和沖突中探究人性,賈平凹小說中引發矛盾和沖突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突出。在這方面,《秦腔》和《帶燈》堪稱代表。《秦腔》主要涉及土地承包、勞動力外流、土地流失、計劃生育、干群關系、鄉村道德秩序等方面的問題,而在《帶燈》里,農村普遍存在的各種問題更是直接裸露在文本表面。比較而言,《秦腔》更為自然,問題與故事敘述融為一體,給人“如鹽入水”之感。從這些作品不難看出,賈平凹小說敘事的一條筋脈搭接在趙樹理“問題小說”的傳統上,但他明確意識到,當今時代情況過于復雜,以往農村題材的寫法難以簡單套用,自己必須換一種寫法:攜帶諸多社會問題,不斷返回懸掛著自己文學經驗和記憶的故鄉,在渾然、浩蕩、元氣淋漓的敘述中,以“問題”為經,以鄉土小說的抒情傳統為緯,以洶涌的細節和“問題”之流,記述農村世界的衰敗和“消亡”;與此同時,也記錄著時代、社會、民族和整個國家的發展、演進。雖然面對具體問題,賈平凹表現出了更多的困惑和無奈,但在人性探究中,在對落后的、丑惡的東西的批判中,賈平凹仍不斷努力去發現、品鑒那些真正屬于文學的東西。只不過比照《商州》《浮躁》等早期作品,《秦腔》流露出了更多的沉郁、蒼涼之氣。

    “我決心以這本書為故鄉樹起一塊碑子。”是《秦腔》后記里的一句話,這句話使我最初想到《“臥虎”說》。在我看來,就像是王陽明“龍場悟道”,賈平凹在霍去病墓場石雕“臥虎”旁三天的靜觀、冥想,使他充分領略到其身上“重精神,重情感,重整體,重氣韻,具體而單一,抽象而豐富”的美學境界,而這一切不過是一塊混混沌沌的石頭隨便一鑿形成的。這種境界,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自此,“混沌之美”便成了賈平凹小說藝術的自覺追求。上世紀80年代,這種追求還不很明顯,賈平凹只是希望能把現實生活混混沌沌端出來;到了90年代,他試圖建立自己的符號世界和意象世界,寫出生活無序而來、蒼茫而去,湯湯水水又黏黏糊糊的原生態;進入新世紀,賈平凹不再看重局部印象,而是直接將情節處理成意象,并把這種追求上升到“以實寫虛,體無證有”的哲學高度。只有從這個進程著眼,《秦腔》所寫的“一堆雞零狗雜的潑煩日子”所具有的美學意蘊,才能被更深刻地理解。

    當然,一種審美風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次“悟道”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多方面的思考、探索和學習。賈平凹所追求的“混沌”之美,既有《周易》、老莊影響的印記,也有禪宗思想的啟示。如1992年,他在《美文》“讀稿人語”欄目中提到的一則公案:“問:古鏡未磨如何?僧曰:照破天地。問:磨過如何?僧曰:黑漆漆地。”這則公案出自《五燈會元》,只不過賈平凹把“僧曰”的話前后記顛倒了。然而,誤讀、誤記并未妨礙他對文章、對人、對生活做出理解:文章也是古鏡,是不需要磨的;人生原本就有太多的尷尬和潑煩;生活,無外乎生死病老離別娶嫁,油鹽醬醋米面茶麻。它就像一條大河,混混沌沌、浩浩蕩蕩地流淌著。要說的是,“混沌之美”也有借鑒外國文學作品的印記。我們只要考察賈平凹的閱讀史,對比《尤利西斯》和《秦腔》的敘事風格就會發現,這種寫法看似土氣,實際上也是很“洋氣”的。

    “以中國傳統的美的表現方法,真實地表達現代中國人的生活和情緒”,是賈平凹寫《“臥虎”說》時就已確立的創作追求。這種追求具體到《秦腔》會提出一個特別而又十分重要的問題:作為極具東方味、中國味的藝術樣式,在表現方法上,傳統戲曲能為現代小說提供怎樣的藝術資源?對這個問題,既寫小說又寫戲的汪曾祺有過系統思考,他的小說很多方面都受到過傳統戲曲的滋養,他甚至認為,小時候如果沒看過《白水灘》,自己就寫不出《大淖記事》中的十一子。其他作家,如莫言、畢飛宇等,對此也都有過很好的探索和嘗試。《秦腔》寫農村凋零,也寫了古老秦腔的衰落。敘述中插入的二十余段曲牌、唱段和鼓樂,隨著情節的展開,回蕩在小說描寫的世界之中。秦人、秦地、秦腔本就一體,寫《“臥虎”說》時賈平凹就知道:“一個人的文風與性格統一了,才能寫得得心應手,一個地方的文風和風尚統一了,才能寫得入情入味”。然而,秦腔的精神和韻味如何轉化為小說的形式和表現方法,也是他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細讀《秦腔》等作品會發現,在經營自己的符號世界和意象世界的過程中,賈平凹借鑒了傳統戲曲程式化的表現手法。程式來自生活,是傳統戲曲反映和表現生活的方式,具有夸張、規范又靈活的特點。各種程式經歷代藝人的摸索、錘煉,慢慢發展形成了一套相對穩定的表意體系。與此相類,賈平凹不斷從生活和閱讀中遴選具有表現力的語言、行為、場景和橋段,經過鍛造加工,依據具體情境,在不同作品甚至同一部作品中反復加以運用,也已形成了自己富有獨特意蘊的表意系統。若沒有長期跟蹤閱讀,缺乏對這個系統的了解,在遇到這些程式化的“構件”時,就會讓一些讀者產生枯燥和重復的感受及誤解。

    毋庸諱言,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賈平凹的小說肯定也存在著某些局限和不足,就像古鏡未磨時表面遺存的銹跡和斑痕,但我更愿意把它們看成是探索的代價和副產品。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里曾這樣寫道:“小說是全歐洲的產物,它的那些發現盡管是通過不同的語言完成的,卻屬于整個歐洲。”對此,有人不以為然,但不管怎樣,總有一個問題需要被提出來:是不是有一種小說,我們有勇氣說,它是中國的產物。閱讀《秦腔》,閱讀賈平凹,我們驀然發現,其實作家在探索“中國小說”的路上已經走得很遠了。

     

    相關鏈接:

    徐剛:賈平凹鄉村敘事的寫作姿態

    av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SUV| 中文精品字幕电影在线播放视频| 黄大色黄美女精品大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 一区国产传媒国产精品|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你懂的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