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時代記憶 激揚磅礴力量 ——“十三五”時期主題出版綜述(上)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多語種版,“讀懂中國”叢書,《“一帶一路”這五年的故事》……近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許多精品出版物吸引讀者駐足,并被作為禮品贈送給國際參會者。
“十三五”時期,一大批主題出版物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質量齊增、“雙效”并舉,既為黨和國家大局大事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又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新時代出版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數量規模 調結構強質量
潮平岸闊催人進。“十三五”時期,出版單位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推出了一大批唱響時代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主題出版物,為推進建設出版強國、文化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時間表,肩負“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的主題出版,正面臨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的時代課題。正如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融媒體與主題出版研究院院長韓建民所說,主題出版是我國出版界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堅定文化自信、傳播主流價值、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手段。
據統計,2016年—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數量累計達513種。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曦表示,“十三五”時期,出版單位嚴格遵循《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和《圖書出版單位社會效益考核評價試行辦法》精神,聚焦內容生產、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一大批主題出版物雙效俱佳。
頂層設計 抓導向優布局
與時俱進氣象新。2016年5月,“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將主題出版列于11項子規劃之首,凸顯了主題出版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引導出版單位通過制訂好年度選題計劃和五年出版規劃,形成策劃儲備一批、計劃規劃一批、打磨出版一批、宣傳推介一批的良性機制,切實做好主題出版工作。
高站位謀劃、高標準部署、高水平推進,確保了主題出版高質量發展。業界人士認為,隨著中宣部對主題出版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引導方向更加精準,不少出版單位建立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主題出版策劃機制,建立了主題出版選題的保障體系,從人、財、物及制度上加以保障,確保主題出版物的時度效。
主題出版正展現出日益強大的力量格局。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聯合行業及社會力量發起成立的“全民閱讀與融媒體智庫”對近年來主題出版的基本狀況與發展趨勢進行了定量與定性考察認為,“十三五”期間,在主題出版的整體建設中,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等項目規劃起到了明顯的引擎帶動作用,出版行業對主題出版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主題出版物的品質和影響力持續增強。
內容生產 主線明雙效佳
文章合為時而著。5年間,主題出版物呼應、見證了我國多個重大時間節點,凝結歷史記憶,寫下時代注腳——
2016年,《大國擔當》《穿越歷史時空看長征》《世界是通的》等激揚前行力量;2017年,《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解讀‘四個全面’叢書”、“‘一帶一路’協同發展研究叢書”等雙效俱佳;2018年,《馬克思畫傳》、《改革開放40年》、“改革開放研究叢書”等掀起主題出版高潮;2019年,《新中國70年》、“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70年郵票看中國》等引起廣泛社會反響;2020年,《習近平扶貧故事》、“中國扶貧書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等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高質量主題出版物獲得了社會和讀者認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印數超過7800萬冊;《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達到4700萬冊;截至2020年7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已出版33個語種、38個版本,第二卷已出版12個語種、15個版本,發行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第三卷首批海外發行覆蓋70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