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蘆葦”工程首次扶持網絡文學作品 遼寧省網絡文學創作關注現實生活
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已成為文學界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受眾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11月6日,遼寧省作協在大連舉辦“金蘆葦”工程重點作品《硝煙散盡》研討會,組織省內外網絡文學專家對網絡作家驃騎的新作《硝煙散盡》進行版前研討,這也是該工程首次扶持網絡文學作品。
“金蘆葦” 首次扶持網絡文學
遼寧省作協自2017年起實施“金蘆葦”工程,對長篇小說重點作品進行扶持,每年兩部,至今已經重點扶持8部作品。《硝煙散盡》是一部描寫抗美援朝戰爭的長篇小說。作品視角取自一場“聯合國軍戰俘運動會”,通過塑造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展現我方感化戰俘的過程。選擇重點扶持這部作品,除了作品本身具有較高文學藝術水準外,還因為這是反映抗美援朝英雄事跡的網絡文學作品。以此表明省作協像重視傳統文學一樣重視網絡文學的發展,并將其打磨得更精彩。驃騎是鐵嶺人,參軍后離開家鄉到北京。這些年,他一直關注和支持我省的文學事業,特別是網絡文學發展,任省作協網絡文學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默默無聞到廣為人知的過程之后,遼寧省的網絡作家正在成為文壇上的蓬勃力量。網絡作家風咕咕的長篇小說《春風故事》日前獲評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優秀網絡文學作品,并入圍北京市優秀長篇小說評選。這部作品勾勒了東北老工業基地近30年間的沉浮變革,作品真實、形象地表現了大型國企艱難而義無反顧的改革之路,既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時代變遷的主旋律,充滿厚重感,又有很好的融入感。風咕咕說,她出生在老國企員工家庭,她熱愛這塊承載無數榮譽、始終堅定地行走在改革之路上的工業熱土,更敬佩產業工人“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兒。今后,她會努力書寫工業文化。
網絡文學發展貼近現實
遼寧省網絡文學發展現狀如何?記者從省作協了解到,遼寧省網絡文學同全國網絡文學發展歷程同步,近年來發展迅速。在2019年底頒發的第一屆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桿”獎獲獎名單中,既有入行近15年的“明星級”作家,又有90后作家新星,遼寧省的網絡文學作為遼寧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呈現出勃勃生機。
遼寧省網絡文學創作質量、網絡文學創作人才儲備在全國均處于第一梯隊,先后涌現出月關、玄色、驃騎、煙雨江南、滿城煙火、風咕咕、徐公子勝治、李梟、霧外江山、辰機唐紅豆等全國知名的網絡作家。這些作家創作了一批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品,貼近現實,獲得了文壇和眾多讀者的認可與肯定,吸引了大量的網絡讀者,擁有眾多點擊量和粉絲,其部分作品還被拍成影視劇。
大連大學人文學部教授張祖立介紹說,目前,網絡文學已經從單純的創作興趣發展成有專門網站穩定運營的文化產業,不僅滿足了通俗文學市場的需求,而且在經濟效益上也開發了新的產出模式,尤其是隨著網絡文學及其監管機制的逐漸成熟,網絡文學也在以其獨特的方式發揮著社會效益。隨著網絡文學作品越來越走向規范化,一些作品開始更關注主旋律題材,加強現實主義創作,融合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內核,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不斷加強網絡文學隊伍建設
隨著大力發展網絡文學逐漸成為社會共識,原創網絡文學也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遼寧省的網絡作家應該怎樣抓住機遇講好中國故事、遼寧故事?近年來,遼寧省作協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創新不斷加強我省網絡文學創作隊伍建設。
2019年,遼寧省作協分別舉辦了首屆網絡作家培訓班和新文學群體培訓班,邀請國內頂級網絡文學研究學者、作家授課,共培訓省內優秀網絡作家和新文學群體成員100人,以提升遼寧省網絡作家的政治意識和創作水平。遼寧省作協成立了網絡文學工作委員會,建立了網絡文學孵化基地、創作基地、研究中心和中國網絡文學港,設立了年度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桿”獎。為推動當下華語網絡文學及遼寧網絡作家作品的研究,促進華語網絡文學尤其是遼寧網絡文學的發展,遼寧省作協在大連大學建立網絡文學研究中心,開展網絡文學研究和網絡文學教學建設工作,進行網絡文學創作與研究人才培養。
遼寧省作協副主席孫倫熙告訴記者,網絡文學研究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我省網絡文學服務和管理工作進入新的階段。未來,遼寧省作協將以此為平臺,廣聚全國網絡文學研究人才,加強對我省優秀網絡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積極促進遼寧網絡文學事業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2020年底將舉辦第二屆遼寧網絡文學“金桅桿”獎評選,以鼓勵和嘉獎本年度遼寧優秀網絡作家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