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影視化需要多加“真情實感”
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來自于網絡文學IP,但高品質的改編仍然稀缺。為此,中國“網絡文學+”大會10月29日在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上舉辦了一場“網絡文學影視化”論壇,邀請眾多制片人、導演、編劇、網文作家共同探討。
前不久,根據藍白色的小說《終于等到你》改編的網劇《我,喜歡你》熱播,7.0的網絡評分讓該劇在一眾俗套偶像劇中脫穎而出。導演陳暢在分享改編經驗時坦言,有些網絡文學寫得非常天馬行空,這就需要導演和編劇在改編時把它“落地”,“不光是要接地氣,還得把真情實感放進去。偶像劇雖然是造夢,但也需要一定的邏輯和合理性,要用細節和真實的情感流露來打動觀眾。”
晉江文學城影視總監沐澤透露,現在很多影視公司來談合作,都會提出希望原著作者能參與編劇工作。但她認為,網文作家更擅長的還是寫文,所以他們會建議作家參與編劇顧問的工作,在改編過程中給予編劇一些好的建議,盡量把小說中的精華保留下來。網文作家“攜愛再漂流”則表示,在改編過程中,原著作者要有一定的寬容度,允許編劇進行適當的二度創作。
“以中國網文和動漫產業的活躍度來看,每年具備影視開發潛力的作品在一千部以上,但與此相匹配的開發資源卻不夠。”騰訊影業副總經理申少峰認為,網絡文學是內容源頭,影視行業則是名副其實的內容放大器,這兩者耦合的模式探索將成為中國數字內容產業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在他看來,網文改編要盡量突破個人化的表達和相對狹小的視野,從個人命運折射社會現實,將虛無時空還原為時代質感,盡可能地傳遞主流價值觀。“IP改編最重要的地方,是在保留原著粉的基礎上,吸引更多非網文受眾的粉絲,使作品具備破圈的能力。”
據了解,本屆秋交會上共有37家網絡文學企業參加,207部優秀網絡文學作品聯合展出。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以舉辦IP交易集市、網絡文學論壇、優秀網絡文學作品主題展等形式深度參與秋交會,為打通創作生產上下游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