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網絡文學改編的現狀與展望
隨著文娛產業的發展,以網絡文學“IP”為核心的“全版權”運營順勢而生,建立起從文學創作到版權運營再到深度消費的這一相對完善且運轉良好的鏈條。我們發現,IP改編的形式非常豐富,除占比最大的影視改編外,游戲、動漫、有聲、舞臺劇等也產生了大量優秀作品。
據伽馬數據發布的《2019年移動游戲IP評估報告》,2019年游戲流水“TOP100”中文學類IP產品增速最快,達52.4%。而最新的《2015年-2020年網絡文學IP賦能價值報告》顯示,在2019年“國漫”網絡熱播榜中,改編自唐家三少的《斗羅大陸3》上線后以80.5億的播放量成為榜首作品。報告同時顯示,《盜墓筆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點擊量較大、粉絲較多的網絡文學作品,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舞臺劇的內容。
我認為,優質的IP是一個有價值的流量,它是聚集的,是有跡可循的,圍繞著一個核心——好的故事。每個網絡文學IP的藝術性含量決定了它具有多大的改編價值。所以,內容創作者們應該保持創作初心,回歸內容本身,思考能夠給受眾帶來什么樣的思想引領。網絡文學只有在擁有了較高藝術水準,擁有傳播正能量與文化自信的屬性后,才能成為大文娛產業的天然“富礦”。當下網絡文學的IP形態和過去已經完全不同,IP的概念得到重新定義。由網絡文學改編衍生的漫畫、游戲、音視頻等全版權內容都應該定義為“網絡文學IP”, IP從形態上已經是全版權的了。我們的經營思路也應從單一的文字訂閱升級為全領域IP化運營,實現漫文聯動、影文聯動、游文聯動以及文學和有聲作品的聯動等。
網絡文學IP具備很強的內容生態的賦能能力。接下來在短劇和分賬劇領域也一定會爆發出很大“增量”。在與游戲的聯動上,互動式游戲、線下劇本殺等新模式游戲紛紛出現,網絡文學成為新的創作素材。而網絡文學和漫畫的開發本就非常互補,未來網絡文學與漫畫、動畫的開發也應該并行在一條軌道上。此外,未來關于有聲小說的內容還有哪些可能性與方向,也是非常值得思索的。
未來,視聽內容肯定會占據用戶大部分的時長。艾瑞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文娛數據發布報告》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短視頻占中國互聯網文娛市場的結構比例為41.9%,而網絡文學僅占5.3%,短視頻越來越受人們喜歡,以網絡文學IP為核心的全版權運營企業必須要擁抱這種變化。短視頻風潮帶動短劇集流行,短平快、爽點密的短劇受到市場追捧,而網絡文學與短劇集擁有相同的基因。9月初,今年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上舉辦了全國首個“網絡文學+短劇”分論壇,全產業鏈從業者共同探討“IP+短劇”融合發展的路子,我相信在共同探索下,網絡文學IP改編的創新發展之路一定會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