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她用“碎片”為女性的深層體驗找到一種表達
    來源:北京青年報 | 陳英  2020年10月23日09:16

    “碎片”像沉渣泛起

    費蘭特的訪談集《碎片》原標題是“La frantumaglia”,這是一個在任何詞典里都找不到的詞。它是一個方言詞匯,是作者的母親常說的,揭示一種女性的、隱秘的、難言的體驗。這個詞在費蘭特這里成了一種寫作體驗,就是把腦子里不斷浮現的東西呈現出來。因為我們頭腦里的碎片或齏粉,伴隨著一個個念頭閃現,我們有時想不起來它們來自哪里,但它們會在腦子里形成一些聲音,有時會讓人難過。對于費蘭特來說,寫作就是抓住這些聲音的過程。

    我母親留給我一個方言詞匯,就是當一個人遭受各種矛盾折磨時,她說她內心有一團“碎片”,這些碎片折磨著她,在她內心東拉西扯,讓她頭暈,嘴里發苦。這是一種很難說出口的苦,各種各樣的事情攪和在一起,像是漂浮在腦子上的殘渣。“碎片”會讓人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會引起難以名狀的痛苦。當我母親不再年輕,這些沉渣“碎片”會讓她在夜里醒來,讓她自說自話,又讓她感到羞愧,會讓她不由自主哼唱起小曲兒,但很快會變成一聲嘆息,也會讓她忽然離開家,也不管火上的拌面醬燒煳在鍋底上。有時候這些“碎片”會讓她哭泣……

    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那不勒斯女性童年生活的地方、她們的家庭成員、學校的同學、學習的進步或退步、溫柔或氣憤的話,還有一些很緊張焦慮的時刻、她們遭受的屈辱等等。但對于費蘭特來說,這種百感交集、內心紛亂的狀態都屬于女性,是過去文學中很少得到呈現的東西;她用“frantumaglia”(碎片)這個詞,是想給女性的深層體驗找到一種表達。這種語言或聲音很陌生,但也最能激起共鳴,費蘭特的寫作,就是為沒有得到呈現的女性情感在文學中找到表達的出口。比如,在傳統完美的母性敘事之中,她挖掘到一種讓人不安、但又很真實的東西,讓母親說出“這孩子真丑!”這樣的話;女兒對母親的愛里也滲透著忌妒和憂慮。費蘭特的新小說《成年人的謊言生活》開始,就是基于這種情感寫出來的,但后來故事會把讀者引向更寬廣的世界。費蘭特之前曾經用過“界限消失”(smarginatura)這種表達,也是類似的嘗試。因為現存的語言、敘事已經無法表達她要講述的事情,她首先通過語言撼動既定的秩序。

    費蘭特的“作坊”

    從1991年開始,費蘭特堅持不出現,到現在已經過去差不多30年了,為了避免人們離奇的猜測,也為了滿足讀者正常的好奇心,才有了《碎片》這本書。其實這本書是逐漸形成的,1991年到2003年是第一個階段,她開始發表作品《煩人的愛》和《被遺棄的日子》,她試圖和編輯溝通,和讀者交流,讓人尊重她的選擇:要她出面的話,她寧可不出版那些書。這是她1991年給編輯的信,也是整個“隱身”事件的開始:

    我不打算為《煩人的愛》做任何宣傳,也不想參與任何公眾活動。我為這部長篇小說已經做得夠多了:我把它寫了出來,如果這本書有價值,那就夠了。假如將來有人邀請我參加研討會和辯論會,我不會去參加;即使頒獎給我,我也不會去領獎。我永遠都不會去推廣我的書,尤其是在電視上,不管是在意大利還是在國外,我只想通過文字和讀者交流。我知道這會給出版社帶來一些困難,我從一開始就很喜歡你們,我不希望給你們增添任何麻煩。如果你們無法支持我的決定,請馬上告訴我,我理解你們,我也不是非要出版這本書。

    編輯答應了她的請求,自然也成了她與讀者之間的“中介”,從而把來往的問題和答復收集存檔,為《碎片》的出版埋下了伏筆。

    2003年到2007年是第二個階段,小說《暗處的女兒》出版之后,費蘭特和記者、讀者的一些交流也收錄了進來。費蘭特用很長的篇幅說明了她的小說誕生的背景,還有她痛苦的寫作過程。寫作對于她來說不是療傷,而是在傷口上撒鹽。2011年到2016年是“那不勒斯四部曲”出版之后的訪談和書信,有很多世界各地的記者加入進來,問了很多讀者好奇、想要知道的事。《碎片》最后匯聚成一本20多萬字的書,其實也是一個作家在20幾年里的漫長故事。讀者也可以看到費蘭特的生活狀態:“我做研究、翻譯、教書。寫作對于我來說不是工作,研究、翻譯和教書也一樣,這是我的存在方式,是我的營生。”

    費蘭特為自己創造了一個沒人打擾的“作坊”,一個隱秘的角落,她不用在公眾面前表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打造一個美好“人設”,滿足大家的期望,這無疑讓她的寫作更加自由,更自洽。

    閱讀和女性敘事

    費蘭特的小說自然誕生于其他文學文本,在回答記者或讀者提問時,她從來都不會做出一種庸常的、敷衍的答復,而是不斷有讓人驚醒的句子。《碎片》也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讓我們看到西方世界的神話傳說、經典名著對她的影響,最突出的是女性主義思潮對她的啟發。我們在《碎片》里可以找到比較完整的女性主義思想家和作家的名單,費蘭特也有提到意大利女性寫作的傳統和現狀。費蘭特和意大利最重要的女性主義哲學家穆拉洛(Luisa Muraro)的交流,更是讓人覺得棋逢對手。比如這則對話,沒有支吾之詞,費蘭特的態度很明確:

    泰拉尼和穆拉羅:勒達對尼娜(《暗處的女兒》中的人物)說,從她年輕時開始,一直到那時候:“世界并沒有變好,而是對女人越來越不友好。”您想說明什么問題呢?

    費蘭特:我覺得,女性對平等的訴求使我們要和男性進行競爭,也使女性之間競爭激烈。這使男人和女人關系惡化,也使女性之間的關系變得殘酷。在形同虛設的男女平等前提下,性別差異可能會讓我們回到之前的身份和角色。我們帶著僥幸把之前那些身份都抹去了,或重新包裝了一下。總之,我想說男權比之前更占上風了,這讓我很憤怒。他們緊緊控制著這個世界,一有機會他們就會比之前更囂張霸道,讓女人變成犧牲品。我覺得,我們處于一場艱難的戰爭中,我們每天都有可能會失去一切,包括用于講述事實的語法。

    費蘭特對于小說創作也有明確的態度,小說最主要的任務還是“講故事”,語言的各種嘗試也不能讓小說偏離本意。意大利小說“講故事”的傳統比較微弱,小說家不得不通過一種卓絕的努力,達到一種寫作的“真實性”。她也清楚什么是糟糕的敘事,小說不是非虛構寫作,不能淪為媒體塑造的刻板印象的集合,也不是為了表達一個政黨的姿態,一項人類學或社會學研究的成果,不是去講今天的那不勒斯是什么樣子、現在的年輕人是什么樣子的、女性變成了什么、家庭的危機,還有意大利有什么樣的問題等,小說要呈現作者獨一無二的視角。

    《碎片》是費蘭特20多年里書信和訪談的匯集,雖然有些零散,卻集中在作品和作品背后的故事上,費蘭特的面目和“自我”并沒有得到呈現,我們依然只能觸摸到一個作家的思想,一個女人對一座城市的情感,對母親夾雜著排斥和仇恨的愛,對世界節制、略顯堅硬的答復。獵奇的人不會有任何的滿足感,因為費蘭特依然藏身于小說和那些人物的背后。

    (編者注:本文作者為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與《碎片》的譯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站|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日本|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又爽又黄|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国产精品白丝AV在线观看播放|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不卡|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麻豆|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99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久久99国内精品自在现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嫩草影院久久国产精品|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中文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免费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男包| 亚洲精品在线电影|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一色屋成人免费精品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