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馬蒂斯誕辰150周年:蓬皮杜呈現特展“如一本小說”
    來源:澎湃新聞 | 錢雪兒 編譯  2020年10月22日15:13
    關鍵詞:馬蒂斯 野獸派

    10月21日,法國巴黎蓬皮杜中心迎來展覽“馬蒂斯:如一本小說”,作為對這位偉大的藝術家誕辰150周年的紀念。展覽聚集其創作的230余件不同媒介的作品,并以文字和圖像的關系作為主要線索,在呈現其繪畫作品的同時,讓人看到文學給他帶來的慰藉與靈感。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是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對現代藝術影響巨大。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

    展覽名稱“馬蒂斯:如一本小說”(Matisse, Like a Novel)來源于法國詩人路易·阿拉貢(Louis Aragon)的《亨利·馬蒂斯,羅馬》(Henri Matisse, Roman,1971)一書,這本所謂的“小說”實則更像是一部詩人與馬蒂斯漫談的回憶錄。阿拉貢是與馬蒂斯相識的文人之一,他的文字將出現在展覽的開頭和結尾,展覽則根據時間順序被分為九個章節。每個章節都將以一位曾致力于研究和理解馬蒂斯作品的作家評語展開,從20世紀10年代的實驗,到20年代回歸具象,再到30年代以后運用剪貼,這些章節并分別追溯其50年藝術生涯的一個階段。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野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豪華、寧靜、歡樂》《生活的歡樂》《開著的窗戶》《戴帽的婦人》等。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21歲時的一場意外,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的轉折點。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p>

    《有茄子的靜物畫》,1911

    此次展覽是對于馬蒂斯誕辰150周年的紀念(他生于1869年12月31日),共展出230余件作品,是過去半世紀以來最大的馬蒂斯展覽之一,囊括油畫、水彩剪貼畫、素描、版畫與雕塑。策展人維迪爾表示,展覽試圖展現“一位在創作上不斷更新自己的藝術家”。展出作品包括《有茄子的靜物畫》(Still Life with Aubergines,1911)——根據維迪爾的說法,這是“馬蒂斯繪畫裝飾力量的頂峰”,以及他為旺斯的玫瑰經教堂所作的彩色玻璃窗設計。

    對于一位策展人來說,為亨利·馬蒂斯這樣備受尊敬的藝術家構思紀念展可謂巨大的挑戰。策展人奧蕾莉·維迪爾(Aurélie Verdier)的方案是邀請觀眾來“重新解讀”這位藝術家。展覽將以“文本與圖像的糾纏”作為中心線索,不僅聚焦于關于馬蒂斯的著作,還將關注他本人的寫作與出版。維迪爾表示,“在展覽中,馬蒂斯才是那個真正負責解釋的人”。

    馬蒂斯所繪雜志封面,1951

    在一個展示馬蒂斯寫作的陳列柜中,能夠看到其《畫家筆記》(Notes of a Painter,1908)的原始文獻。同樣展出的還有他年近80時做過插畫的書籍和日記。此外,展覽上還有馬蒂斯為巴黎雜志《Verve》所創作的引人矚目的封面,其中一張展現了乳白色的人形和印刷字體在蘋果綠色的背景與帶芒角的星星之間起舞;他的《爵士樂》(Jazz)一書則生動地講述了他關于劇院和馬戲團的想法,其中交織著剪貼畫與手寫文本。馬蒂斯在20世紀30年代為作家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的詩歌集所作插畫也將展出,他將文本融入了自己的構圖當中。

    1904年,馬蒂斯以波德萊爾《遨游》(L’invitation au voyage)中的詩句為靈感,將他的一幅作品命名為《奢華,寧靜與享受》(Luxe, calme et volupte,1904)。這幅華麗的畫作開啟了他從新印象主義邁向野獸派扁平的形式與高飽和色彩的旅程。作品很快就被保羅·西涅克(Paul Signac)買下,他將其稱為“一首詩”。畫家拉烏爾·杜菲(Raoul Dufy)評價道,“這是偉大的啟示;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這幅新畫的技術。”蓬皮杜將《奢華,寧靜與享受》與《有茄子的靜物畫》和《白色和粉紅色的肖像》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前者被稱為“交響樂室內畫”,以紫色與藍色的交織描繪出重重交疊的空間,后者則是一幅質樸而大膽的立體主義式繪畫,描繪了馬蒂斯的女兒。

    到了20世紀30年代,馬蒂斯面對創作危機,開始重新關注象征主義詩歌。蓬皮杜從尼斯借展重要作品《林中仙女》(La Verdure),作品發展自馬蒂斯為馬拉美的詩歌集所作素描。畫中,農牧神正在朝仙女暗送秋波,后者看起來溫順而警覺。這位仙女是馬蒂斯的繆斯莉迪亞·德萊克薩爾茨卡(Lydia Delectorskaya),馬蒂斯曾說他像了解“字母表”一樣了解她的身體,而這幅作品的構圖則表達了他與繪畫之間神秘的關系,有時候他占上風,有時候他被擊潰。

    1940年9月,在給自己的小兒子皮埃爾(Pierre)的一封信中,馬蒂斯寫道,“我正在等待閃電的降臨,它的到來不可避免。”皮埃爾在美國做藝術品商人,當時他正試圖說服父親離開歐洲?!叭绻總€有價值的人都離開法國,法國還剩下什么?”馬蒂斯回應道。彼時的他70歲,剛剛結束了一段婚姻,正從一場重病中恢復過來,而當時的法國已經被納粹軍占領。在接下來的三年中,他幾乎沒有寸步不離自己位于法國南部的工作室。

    在這樣的困境中,馬蒂斯轉向詩歌尋求慰藉。正是在這些年里,他對圖像與文本進行了大量的混合與編排,并研習法國文學傳統:從中世紀法國宮廷詩人奧爾良公爵(Charles d’Orléans),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比埃爾·德·龍沙(Pierre de Ronsard),再到象征主義派詩人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詩歌與書籍的精美裝飾將馬蒂斯從創造力的枯竭與脆弱中拉了出來,并使他從繪畫邁向了宏偉的剪紙作品。

    展覽在最后重新回到了馬蒂斯與波德萊爾的聯系上:在為他的《從前的生活》(La Vie Anterieure)創作插畫后,馬蒂斯完成了他最后的一幅剪紙“自畫像”《國王的悲傷》,回憶他生命中的快樂時光。黃色的畫板,明亮的界線,綠色的侍女,白色的舞者環繞黑色的剪影,馬蒂斯化身成掃羅王(Saul),坐在扶手椅上,在一把豎琴中找到慰藉。繪畫也反映出馬蒂斯晚年的狀態,他寫道,“我不得不經常臥床……我為自己造了一座小花園,花園圍繞著我,我能漫步其中……”

    展覽“馬蒂斯:如一本小說”從2020年10月21日持續至2021年2月22日。

    (本文編譯自The Artnewspaper與FT網站相關報道)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12345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国产综合色在线精品| 国产免费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国产精品天天影视久久综合网 |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蜜芽| 99在线精品视频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久久99久国产麻精品66|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99re5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