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和甘肅作家走甘南
    來源:文藝報 | 李國平  2020年10月20日11:40

    半年多沒出遠門了,忽然接到甘肅作協滕飛的電話,說有一個去甘南采風的任務,攪動了心里的漣漪。此前,讀到過相關報道,中國作協組織的“我們向著小康走”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在西藏拉開帷幕。這個團里有許多熟識的朋友,于是下意識地在微信里關注,甚至有幾天有點擔心他們會不會有高原反應。

    我這次參加的甘南采訪,是“我們向著小康走”主題活動的一部分。同一時段,甘肅文聯、作協組織了“脫貧攻堅 書寫隴原巨變——新時代鄉村題材文學創作”采風活動,方向也是甘南。還有甘肅文聯啟動的“深入基層,扎根沃土”文藝志愿采風團也奔赴甘南,于是三團整合一體,各有側重。團員的結構,自然以甘肅作家、文藝家為主力了,其中有幾位就是甘南人,是從甘南的草原深處走出來的藏族作家、詩人。比如小說家嚴英秀,家鄉就是舟曲縣;詩人剛杰·索木東,家鄉是卓尼縣。嚴英秀和剛杰·索木東還沾親帶故呢。這給我這個興奮的訪者,又多了一層和睦的溫馨感受。

    我對甘南的印象,最早來源于楊顯惠的《甘南紀事》和雷達的《天上的扎尕那》。楊顯惠多年深入甘南基層,和許多牧民成為朋友,他的《甘南紀事》用平實的語言記敘甘南牧民的生活故事,有傳奇,有命運,還有草原牧民對待世界的態度,更多地呈現出的是甘南人民熱情好客、勤勞質樸、善良慷慨的形象。雷達和甘肅的感情常常溢于言表,他的《天上的扎尕那》描繪出了一幅美輪美奐的景象,令人向往。這是文學作品的感染,這次感性認識甘南,我內心里特別感念甘肅的作家朋友,是他們一路上給了我人文地理知識的啟蒙。馬步升,熟識的朋友都叫他“馬百度”“馬百科”。他不光知識豐富,而且這么多年來,走遍了甘肅的山山水水,對甘肅的人文地理有深入的研究。嚴英秀、剛杰·索木多就更不用說了,說起甘南,那真是情真意長,如數家珍了。由于線路設計,我們此行無法去嚴英秀的家鄉舟曲縣,我能看出,嚴英秀多少有些遺憾。舟曲,前些年遭遇過一次泥石流,如今面貌大變,在新的理念指導下,舟曲在環境治理上下了功夫,已形成了人和自然和諧相生、安居樂業的綠色環境。通過嚴英秀的描述,我們能夠想象甘南巨變的一角。

    除了海洋,甘肅囊括了中國所有的地質面貌,甘肅大地是中國地質的天然博物館。甘南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費孝通先生稱之為“青藏高原的窗口”、“藏族現代化的跳板”。甘南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寶庫,是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同時還是藏漢文化的結合部、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交匯處。就是從自然地理上說,它也呈現多種地貌類型,有廣闊豐沃的草原,有森林密布的山區……在甘南,藏語稱黃河為瑪曲,將洮河叫作碌曲,將大夏河稱為桑曲,將白龍江叫舟曲,許多地域命名都賦有人文地理色彩和歷史情感寄托。我一路默念著碌曲、瑪曲、桑曲、舟曲這些縣名,又不斷請教,仍感到生疏和新鮮,直到到了第一站碌曲,方才有了感性認知。

    碌曲縣城就坐落在洮河之濱,八月的碌曲草原,綠草如茵。我們第一站選擇碌曲,是要參加中國碌曲鍋莊舞展演和甘南州第六屆民族傳統體育盛會。鍋莊舞蹈,千百年來表現著藏族人民勞動生息的生活狀態和團結和諧的美好寓意。這些年來,碌曲致力于發掘洮河流域民間鍋莊舞種的保護和傳承,已連續舉辦了7屆全國性展演活動,借助民族民間藝術形式的舞臺,實現了文化和旅游的雙翼展飛。甘南州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亦是兼具民族性、運動性、文化性于一體,是藏族同胞集聚歡慶節日的盛會。這兩項活動就在洮河之濱一片如茵的草原上舉行,營造出了濃郁的民族地域風格,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甘南藏族同胞的風情和面貌。

    從碌曲向南20多公里,海拔有所降低,3300米,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一批建成的游牧民定居點——尕秀村。尕秀村的地理位置,約1600年前是賽東克爾古城。這是一片金戈鐵馬叩擊過的雪域,民族民俗文化穿越歷史時空,成為獨特的文化資源。如今它被四周草原山脈環繞,213國道從村中穿過,已經成為一個融自然風光、民族文化、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特色生態村。我們參觀尕秀村的時候,正值牧民夏季放牧的季節,年輕人都趕著牛羊住在自家的牧場,于是阿伊丹珍措成了我們的采訪對象。和阿伊丹珍措奶奶拉家常的時候,我想到了楊顯惠筆下的丹知草阿媽,和她的老伴萬考大叔,他們的兩個姑娘召吉草和卓瑪自由戀愛,走向了廣闊的世界,老人家有些感傷。我們采訪阿伊丹珍措的情形,被藏族詩人剛杰·索木多在組詩《甘南村落》中寫出:“抵達尕秀的時候,天空/一如既往的萬里無云/那么多的來了又走/……/八十歲的阿伊丹珍措說/家里有點口角/她今天心情不太好?!笔前?,住進了新居,辦起了牧家樂,醫療有了保障,還有了新廁所,大部分家庭都有上百頭牧牛,一頭牛就是一萬元錢,可是阿伊丹珍措老奶奶仍有點惆悵,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這就是老百姓的油鹽柴米和平凡的喜怒哀樂。丹知草阿媽、萬考大叔和他們的女兒們,阿伊丹珍措老奶奶和她的晚輩,他們古老的生活形態,已經融入了新的內容,溫潤遼闊的大草原也有了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腳步。

    這次和甘肅作家走甘南,有兩個意外。一個意外是,按照行程安排,我們本來要去臘子口。臘子口是紅色文化的重要地標,不料那幾天甘南山區暴雨,有些路段遇阻,未能成行,留下了遺憾。另一個意外,并沒有在采訪團設計的行程中,是我們在冶力關采訪牧家樂主人趙鬧金曼時發生的。這個趙鬧金曼漂亮能干,關鍵不是一個人能干,而是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她是鄰縣卓尼人,也曾外出打工,這幾年,脫貧攻堅奔小康的鄉村熱潮給她帶來了思路。她在冶力關做的牧家樂帶動了周邊20多戶一起脫貧、一起致富。她說:“我之前是大專生,現在是遠程本科在讀?!眴柤八院蟮拇蛩?,她說:“明年還要打造一個有甘南特色的民宿?!?/p>

    也就是我們采訪趙鬧金曼之前,藤飛不停地惦念:“冶力關,冶力關,這里距中國作協的扶貧點應該不遠?!贝蠹倚念^忽然發熱,親情涌上心頭,紛紛呼應,我們去看看。于是藤飛聯系,我也電話聯系《中國作家》主編程紹武。程紹武在電話那頭說:“你們在臨潭??!去吧去吧?!甭撓瞪霄拿?,瞿民正在鎮里忙,并沒有和我們說一定來。說實話,我們這些突然的闖入者,多少也有些失落。采訪趙鬧金曼快結束的時候,瞿民突然出現在了眼前。瞿民,如果說以前見過,也是在北京的什么會議上,這次如果不是這個特殊的情境,我也不敢確認他是來自北京的駐池溝村第一書記。從他的風塵仆仆和朝氣自信中,你能看出他的感情投入和工作投入,甚至還會認為他是個土生土長的地方干部,因為從他憨厚干練的言語中能讀出被甘南感染過的氣質。

    甘南臨潭縣的冶力關,歷史悠久,南北朝時期就是連接東西、通衢南北的重要關隘,是藏漢人民茶馬交易的重要通道。中國作協的扶貧點池溝村,就隱映于冶力關里,往下,穿過現在已現代化的鎮子,就通往平坦的草原;往上,就是森林茂密、路途險峻的大山了。瞿民的前任第一書記陳濤在《池溝賦》里有寫:“先民源自江淮,自明以入,民風淳樸……”遙想當年,恐是屯兵戍邊的要塞,再往后,多少年,綱紀崩塌,水土流失,就是窮鄉僻壤的貧困村了。近些年來,中國作協先后派來了3位駐村第一書記。他們和冶力關人、池溝人共同奮斗,共同致富,用淚水和汗水鋪路向小康走。如今的池溝村已經成為一個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人文居住多功能一體的“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了。它的新變化和新氣象,陳濤的《池溝賦》、瞿民的《池溝村規民約》中都有敘述,這的確是一片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地。

    離開池溝村,離開甘南,不久,許多朋友發來微信說,今天的尕秀草原迎來了立秋后的第一場雪。

    91免费国产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7| re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91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laowang在线精品视频| 午夜人屠h精品全集|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色视频|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最新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四虎免费精品视频|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a片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精品大臿蕉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国产视频|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三区|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