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理論快遞”到我家
10月16日上午,重慶市大渡口區八橋鎮常嘉社區一個簡易的會議室里,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區檢察院的羅文磊打著快板,開始他關于民法典的“理論快遞”,一下子就激起社區居民的興趣。
不到20分鐘的“理論快遞”中,羅文磊分別用遺產分割案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父母被隔離后孩子由誰照顧、小孩偷偷打賞網絡主播的款項能不能追回、電視劇《三十而已》中年輕夫婦沖動離婚和“離婚冷靜期”的規定、電視劇《都挺好》中父母和子女自愿簽訂的斷絕親子關系協議是否有效等問題,講解了民法典如何“讓胎兒的權益更受保護”“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讓成年人婚姻更加幸福”“讓老年人生活更有尊嚴”。
“形式好,內容跟我們很貼近,容易聽進去。反正我們幾個都很喜歡這樣的‘理論快遞’,離家也近,跟平時拿快遞一樣方便。”常嘉社區居民向德芳說。“這些內容很有用,講得也好,從胎兒、未成年人、成年人講到老年人,一下子就抓住了心,讓我們知道民法典確實是以人為本,而且和我們息息相關。”一旁的顏德桂附和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渡口區積極探索創新基層理論宣講,努力讓黨的創新理論及時準確地“飛入尋常百姓家”。全區“理論直通車”書記宣講團、名師宣講團、“草根”名嘴宣講團等六大宣講團,累計到機關單位、城市社區、農村院壩、企業樓宇宣講6000余場,涌現了民生宣講團、“理論直通車”宣講團、跳磴“鄉村夜話”宣講團等全國、全市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和多位“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為了確保將黨的創新理論和中央、市、區各項政策措施、工作部署第一時間傳遞到最基層,用人們“聽得到”“聽得懂”“用得上”“有興趣”的方式傳遞給社區的樓堂院壩和普通居民,大渡口區今年又出臺了實施“理論快遞”的行動方案。
“‘理論快遞’突出‘快’和‘遞’,就是要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將黨的創新理論,將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區里的政策措施傳遞到最基層,傳遞到每個群眾的耳朵里、心坎上。”大渡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詔彬說,“理論快遞”實施以來,全區30余位區級領導帶頭、各單位領導干部和草根“名嘴”廣泛參與,目前已宣講1000余場,通過宣講現場交流了解的情況幫助群眾解決生活難題200余件,促成民生實事50余件。
2009年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的羅文磊,在校期間就參加了法治宣講志愿服務,工作后又結合自己經辦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到中小學宣講相關法律,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法治宣講經驗和技巧,2016年還入選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法治進校園宣講團。“參加‘理論快遞’培訓會后,感覺宣講現場的效果更好了。”羅文磊說。
大渡口區的“理論快遞”既搞“配送”,也提供“預約”和“點單”服務;可以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學校課堂,夢想課堂和社區講堂,也可以直接送到社區樓棟、企業工廠、農村院壩和田間地頭。區住建委干部王翔的《住房保障話小康》,今年已經被“預約”過10場。“我們對房子的需求,以前是‘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現在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們選房標準的變化,其實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社會的進步和變化。”王翔以自己小時候住過的小平房、筒子樓,講親身經歷的住房變化。這引起聽眾何平的共鳴:“發展變化一下子就講清楚了,我聽了后自己心里一對比,幸福感也更強了。”
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校教師張衛“送”的是有關農村“三變”改革的“理論快遞”。雖然這不是她的專業,但是區里組織宣講員先學一步、多學一點、學深一層,宣講前先深讀、細讀、精讀、研讀黨的創新理論,豐富相關知識儲備,讓她在宣講中也很有底氣。“最大的底氣是黨的好理論好政策,還有堅決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的各級黨委政府。”張衛說,宣講中多次遇到群眾現場詢問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相關政策,有些自己解答不了,可以馬上電話連線相關部門和專家,也可以將問題直接反饋到區委區政府或相關部門,由他們迅速回復反饋給群眾。
“理論快遞”送到跳蹬鎮石盤村后,石盤村通過“三變”改革發展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自建了“石盤村微商城”,逐漸將曾經交通不便、耕地荒廢的鄉村,變成了環境優美、農文旅融合的新農村。村黨支部書記李波說:“剛開始部分村民不太支持‘三變’改革,我們還拿不太準。區里組織來村里送了幾次‘理論快遞’后,大家慢慢搞清楚了,想明白了,積極性就上來了,變化也就越來越快了。”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