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遠方的童謠》保護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精品
關鍵詞:《遠方的童謠》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體育青少節目中心制作的五集音樂紀錄片《遠方的童謠》在總臺少兒頻道播出。該紀錄片秉持“俯下身、沉下心、動真情、出精品”的創作精神,輾轉10余萬公里對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新疆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以及西藏那曲、山南、日喀則、阿里等地區進行13次勘察、采訪和9次實地取景,完成了侗族、彝族、蒙古族、哈薩克族、藏族五個民族童謠的拍攝和制作。
據介紹,《遠方的童謠》全程采用4K超高清拍攝,在視覺表現方面突出了“人在景中、景中有歌、歌中有人”的創作理念,并很好地闡釋了環境與生活、生活與音樂、音樂與人之間的文化聯系。該紀錄片挖掘整理收錄了60余首寶貴的原生態少數民族童謠,為觀眾帶來了更加豐富的聽覺體驗,精彩呈現了天籟般的純凈童聲。
從文化意義上講,童謠是一個民族美育教育最好的音樂載體,我們當代的兒童音樂創作正處于一個調整期,《遠方的童謠》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次追根溯源的藝術之旅,啟發激勵著我們的兒童音樂創作。同時,劇組在選題和拍攝上有意識地傾斜和聚焦西部各少數民族生活的欠發達地區,為搜集、整理、記錄有價值的民族文化精品做了資源與技術上的有力支持。從社會層面上講,該紀錄片的拍攝,加大了對欠發達地區的宣傳與推廣力度,會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去親身體驗這些地區的獨特文化魅力,帶動當地的旅游、經濟發展,有益于創造豐富的文化和經濟效益。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共同成果,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恰恰體現在我們對多元文化審美上的包容與認可。《遠方的童謠》在視聽審美上為觀眾奉上了一份盛宴,讓人們共同關注、共同欣賞各民族童謠的各美其美,感受中華民族的美美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