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扶貧我點贊
張家川縣新義村的金字招牌
現在這個村的金字招牌,是空中飛椅、激情轉盤、網紅橋、碰碰車、海盜船;現在這個村的常客,都是七村八鎮的老鄉,是巡游花海的蜜蜂,是孩童們在海盜船上的尖叫。
兩年前,這個村的金字招牌是花椒。當然,花椒現在也是主角之一,270戶種了2000畝。只是,每一株花椒現在都學會了旅游接待: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鄉村旅游現在使新義村充滿了笑聲,游客的笑與村民的笑加在一起,讓一個回族山村,有天天過兒童節的快樂!
鄉村樂園的發起人是這個村的支書。說起這位50多歲的書記,村民又都笑了。就是他,馱著兒童節回到了村里,今年又把四家五保戶馱進了新建的敬老院。
我以為,這樣的書記,才是這個村真正的金字招牌!
我也得努力,把我的這幾行句子,做成招牌的模樣,讓它在傳媒的大風中,叮當作響!
古浪縣,沙漠上的富民新村
被治愈的沙漠已經可以承載幸福了,已經可以把幸福分送給花壇、草、苗木、小鳥,以及寬暢漂亮的安置房,與舉家遷移而來的男女老少了!
村支書你介紹的數字準確嗎?說有1萬多家庭、6萬多人口全都遷入了沙漠,我還是小小吃了一驚。這滾滾的綠海、座座的新村,真的都由沙漠承載嗎?
接待過國家領導人的老漢盤腿坐在沙發上,一個勁兒給我回憶當日的盛景。他給我看黑白照片里他曾經的黑白生活:那些垮塌的土墻,那些無學可上的孩子,山上那些刺入骨頭的寒風。
這是真正的脫貧大手筆:把高山與寒風還給生態保護區,允許沙漠改邪歸正成為樂園,3個鄉鎮整鄉搬遷!誰指揮的這場漂亮仗?
顯然,古浪縣富民新村的展板上,那一排又一排閃亮的數字,都是一萬戶脫貧老鄉笑起來難掩的牙齒。
今天是星期六,漂亮的小學校鎖著。本來,我是想進校門,坐在小學生的課椅上,規規矩矩,聽老師詳解幾個關鍵詞:治沙、脫貧、初心、幸福!
我的淚水流在八步沙
我知道我兩行淚水灑在這沙漠上,也根本澆不活一棵細小的芨芨草。但是,面對這樣的數字,我又怎能不淚流雙頰: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40年、80平方公里綠洲!
郭場長,讓我握著你掌心里的沙漠。握著你,就是握著你父親郭朝明老漢。我相信,郭朝明帶著另外5位老漢第一天走進沙漠,代表的,就是整個人類!
那一刻,他們都沒把自己比作移山的愚公,或者比作填海的精衛。當他們把承包責任書遞給國家的時候,我就從6個血紅的手印里,看見了曲折的黃河與不死的長江!看見了人類的毅力,與人類的血性!
從每一棵草開始,從每一棵樹開始,從每一個麥稈的方格與稻稈的方格開始,逼退騰格里沙漠,從濃如固體的黑色沙塵暴里,摳回人的尊嚴與子孫的尊嚴!
6個老漢,我看見你們蹲在睜不開眼的黃沙里,每天,啃著一撮炒熟的面粉,喝著半碗涼水。身旁的鋤柄上,都是鮮血!
不要說人們不理解你們,親人不理解你們,就連死去的土地也不理解你們,就連順著你們的血水扎入沙漠的草和樹苗,也都不理解你們!只有活在中國人骨髓里面的那位愚公與那位精衛,才在三更時分,湊近你們干裂而黑色的臉龐,輕聲喊:加油。
你們不是6個老漢,你們是中國大西北人,你們是14億人!你們站成一排,就是密不透風的人類的防護林!
因此,我今天不能不在這片安靜的沙漠上,流下我不安靜的淚水。我知道我今天看見的不是在風中搖擺的紅柳與獐子松,我看見的是中國精神,是中國的愚公和精衛!
郭場長,現在你的林場里,有你父親的墳墓,有你自己持續的戰斗,還有你晚輩們的報到書與決心書。我擦干我的眼淚離開你,我知道你是站在中國大西北的一個大寫的人,你在中國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為中國的百姓怎么做人,扶著一根標桿。
這根標桿,可以是一株枝葉繁茂的榆樹,也可以是一株最細小的死不后退的芨芨草!
元古堆村經驗
也不過就7年時間,一個山村,從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交匯之地,飛了起來。
由于高度,甚至,我看見兩塊高原都抬起了眼睛。
左翅膀,叫作信念!右翅膀,叫作奮斗!而其銳利的目光,則是7年前,被國家領導人的一次視察撥亮的!
這才知道,脫貧,要用咬牙切齒的意志,要用百折不撓的毅力!
那是以前的說法,說中國最貧困的地方是甘肅定西,定西最貧困的地方是渭源縣元古堆村;那是以前的說法,說這個破敗的村子,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塊,貧困面高達57.3%。現在,我與兩個高原一起抬眼,看一個村莊,飛翔的樣子!
左翅膀,拍打規模種植業,把云層一片片拍打成:百合產業、藥材產業、馬鈴薯產業!
右翅膀,拍打加工業、旅游業與光伏電站;把一陣陣大風,拍打成帶電的陽光,拍打成鄉村游的歡聲笑語!
多么好,貧窮已經面目全非!兩大高原一齊合力,把富裕抬到了國家的高度!
因此,我有個小小建議,元古堆村整村脫貧的飛翔姿態,應該成為一冊教科書的封面,并配以云彩與大風!
扶貧還看權家灣
權家灣鎮的書記會寫詩歌,會寫散文,會畫畫,所以他介紹全鎮9個行政村的脫貧戰役,滿臉的氣息都是革命的現實主義結合革命的浪漫主義。
他的現實主義是注重產業。抓種植業:玉米、馬鈴薯;抓養殖業:牛、羊;抓光伏產業,帶領9個村去抓9個太陽。
他的浪漫主義,是把9個村都放進調色盤,讓村容村貌,與姹紫嫣紅的色彩結盟。
我覺得他更深刻的浪漫主義,是下面這句話:全鎮的村容村貌建設,基本做到沒花一分錢的國家扶貧資金!錢沒有,鎮里湊、村里湊!凡用勞力,都出義工!
有人說詩人做不好帶頭人,這句話在隴西縣權家灣鎮說不通。于是我給他題字:扶貧還看權家灣!
這個結論哪怕略有過頭,我想,也是革命的現實主義結合革命的浪漫主義!
隴西縣,浸在花海里的鄭家川村
我為鮮花震驚,為這么多洶涌如大海的鮮花震驚!
我告訴你,我是一路撥著紅的黃的紫的白的花,才進入這個村莊的。
村支書的憨厚的笑臉,也是一朵紫色的花。他說花海洶涌的地方,原來全是垃圾,非常臟的東西常年圍困著這個海拔兩千米的山村。
美麗鄉村的建設,讓鮮花的大軍,不容分說地占領了所有的習慣與觀念!村前村后、路東路西、屋南屋北,一律萬紫千紅!
村民播下的3000畝黃芹,也都放出自己的紫色小花,參與了全村的花海大合唱。這些花朵,還順便綻放到村委會的經濟賬本上,讓那里也紅艷艷的一片。
我像一只蜜蜂一樣坐在一朵花蕊里面喘息。我的喘息并非海拔兩千米之故,我是因為震驚。
天祝的藜麥奇跡
這也是一次偶然,從一碗“涼拌藜麥苗”香噴噴的口感中,我推開了“中國高原藜麥之都”的大門。那一刻,我的口舌與牙齒一起發問:什么菜,這么好吃?
這才知道,南美洲那片奇異的綠色,已與中國甘肅武威天祝縣的一大片土地,無縫對接。
一塊特大面積的綠色飛毯,越過了太平洋。
藜麥,曾精心哺育古老的印加民族,營養全面的有點過分:維生素、多酚、類黃酮類、皂苷、植物甾醇類物質!不僅高蛋白,且脂肪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占到八成!
一碗“涼拌藜麥苗”,讓我在天祝縣南陽山的移民生態區,一腳踏上了南美。這才明白,飛毯的制造商是天祝藏族自治縣政府,他們逐年擴種藜麥10萬畝,讓南美洲神奇的作物,參與了中國扶貧。
天祝的朋友后來贈送我許多藜麥制品,盒裝的、袋裝的、罐裝的。當晚夢中,我就發現自己已是一名南美部落勇士,身上插滿羽毛。我愿意以這樣的彪悍形象,向我的江南水鄉朋友證實:藜麥,在中國,已經有了一個首都!
(作者系浙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