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他們”奔跑在一條大路上 ——訪歌劇《扶貧路上》編劇、導演田沁鑫
    來源:文藝報 | 徐健  2020年10月12日08:27

    田沁鑫在排練場

    作為2019年度全國現實題材及革命歷史題材舞臺藝術重點劇目、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扶持項目,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央歌劇院等單位聯合出品的民族歌劇《扶貧路上》9月在廣西首演后,10月17至18日將在國家大劇院上演。該劇以在扶貧一線殉職的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以黃文秀駐村日記為主線進行回溯敘事,從多個側面講述主人公的扶貧故事,展現勇于擔當、永不懈怠的“第一書記”群體,并濃縮呈現全國脫貧攻堅戰線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風貌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我們創作的過程是一次向人民學習、被人民感動的過程。戰斗在脫貧攻堅戰一線的干部群眾,賦予了《扶貧路上》最大的靈感與最深的內涵?!痹搫【巹?、導演田沁鑫表示?!斗鲐毬飞稀方洑v了怎樣的創作歷程、如何塑造新時代的英模形象、如何用民族歌劇講好中國故事,圍繞這些創作的熱點話題,本報記者對田沁鑫進行了專訪。

    懷揣感恩的心投入創作

    記 者:最初是什么樣的機緣讓您參與脫貧攻堅主題創作的?

    田沁鑫: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組織國家藝術院團的藝術家奔赴廣西百色扶貧一線開展創作采風活動,我們在7天的時間去了26個地方,近距離感受到了扶貧前后的變化。那時,給我留下的最大印象是“美麗的貧瘠”,所到之處山多田少,很多當地農民的房子由于長期煙熏都是黑色的,飲水條件和生活水平都很差。我就想到了扶貧干部身上肩負的責任,他們的默默付出是城里人很難想象的。在大量駐村的第一書記里,很多都是名牌大學的選調生,他們放棄城市的優越環境到大山深處做瑣碎的基層工作,不僅要擔負起全村的脫貧任務,還要跟農民把黨的扶貧政策講清楚。脫貧就是要讓那些過去的貧困村具備產業鏈的脫貧能力,讓村民逐步過上幸福的新生活,而所有這些成績都是扶貧干部們一點一點干出來的。廣西百色之行是我一生都難忘的采風“急行軍”。也正是在這次采風中,我關注到第一書記的群體,懷揣感恩的心投入創作。

    記 者:從開始著手創作到該劇最終呈現在舞臺上,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田沁鑫:在那次采訪后的座談會上,大家討論以什么樣的人物為主角來創作時,我提出了塑造第一書記的形象,我覺得新時代新黨員的形象非常值得書寫,而且他們大都是高學歷的人,他們的內心是怎么想的,他們與老黨員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傳承,我當時就想把所有第一書記的形象放在一個人身上。就在劇本即將完稿的時候,2019年6月,黃文秀不幸遇難的噩耗從廣西傳來。得知這一消息,我第一時間申請要求帶著其他主創奔赴百色,冒著可能遇到洪災的危險在黃文秀遇難地點實地考察,到樂業縣百坭村深入了解黃文秀的感人事跡。廣西百色田陽縣的壯族姑娘黃文秀,2016年從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畢業時,原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但她毅然回到百色深入農村基層,成為百坭村第一書記。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里,在她和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到2018年底,百坭村103戶貧困戶中88戶順利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其實,在我第一次去采風的時候,黃文秀曾經到百色市委宣傳部來過一趟,當時是送什么材料,但我沒太注意,與她僅僅是擦肩而過。所以對她的罹難,我很受觸動。緊接著就看了黃文秀的大量資料,覺得她太可愛了,認為這樣的黨員干部值得謳歌。于是,我們調整創作方向,決定把黃文秀作為主人公展開創作。黃文秀沒有做過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但是脫貧攻堅戰恰恰就是靠這些青年黨員干部戮力一心、身體力行的努力一步步完成的。

    塑造具有共性的第一書記形象

    記 者:寫勞模、英模的作品不在少數,但寫他們的事跡、展現他們的精神容易,最大的難度還在于藝術上的出新。您在接觸這類題材時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田沁鑫:《扶貧路上》跟我之前的作品沒有什么不同,因為在創作上沒有特別的障礙。我不是一個以個性化的藝術標簽示人的創作者。看過《扶貧路上》之后,可能有人會覺得這部作品與我過去的追求不同。因為之前我的作品充滿著人文情懷,追求文化品格,重在傳播中國文化精神。該劇雖然是接受文化和旅游部的邀請和百色市委宣傳部領導的信任而創作的,但我還是把自己的感動和對黃文秀的認識體現在戲里面,沒有放棄對人文情懷、文化品格的堅守,這兩者之間并不存在創作上的矛盾。

    采訪的時候,我感受到大部分的年青干部都很有情懷,像我見過的一個第一書記,當他覺得自己沒有力量,快支撐不下去的時候,他就會看國旗、聽軍歌,國旗、軍歌會給他前行的力量。其實,他們在當地有時候也是孤獨的。他們不是當地的村兩委,而是被派駐的第一書記,怎么跟當地老百姓交心,怎么開始扶貧工作都是面臨的現實困難。黃文秀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就走訪了100多個貧困戶,建立了三大厚本的貧困戶檔案、日記,里面圖片、人員結構、家庭成員、貧窮程度、轉變的可能性等記錄得非常詳細,這些瑣碎的工作她都很認真地去做。創作中,我們看了她的扶貧日記,也看過第一書記們做的貧困戶檔案,扶貧的工作量真的很大,但是這個姑娘依舊可以用她特有的方式說出“脫貧攻堅,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文藝應該助力脫貧攻堅戰,而我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將我們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收獲的震撼和感動傳遞給大家。

    記 者:海報上的黃文秀形象青春、充滿著朝氣,這是新時代戰斗在扶貧一線的青年人的形象,孕育著希望和美好。對于這個形象,您是如何找到她的舞臺形象種子的?如何在她平凡的工作中提煉她的不平凡?

    田沁鑫:當時出了很多海報的設計,最后我還是選擇了這一款,因為黃文秀犧牲了,大家很容易想到憂傷的畫面,但是我想到了一條大路,大路上正在奔跑著很多的第一書記,他們是以黃文秀為代表的今天的中國青年人的形象。他們作為青年的生命體,去貧困的大山深處扶貧,他們助力的是馬上就將勝利的脫貧攻堅戰。這個目標是美好而崇高的。所以盡管黃文秀犧牲了,但我還是要把她最美好的一面留給世人。我要留下她的笑容,在舞臺上呈現一種昂揚的藝術風貌。

    我希望讓觀眾看到她的平凡。平凡的瑣事、平凡的工作記錄本身就能讓人感動,而黃文秀的平凡一直在持續的溫度中。當把這些呈現在舞臺上,就是一種平凡的行為,偉大的產生是因為我們看到了這些平凡的行為,這里面包含著無私,而從無私上升到更大的領域就是偉大的人格。黃文秀總是愛笑,她的眼里沒有什么困難,她的胸襟應該很寬廣。當時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就是希望以點帶面,黃文秀是全國290多萬第一書記中的普通一員,這個年輕的生命在止步的時候,沒有豐功偉績,可是她像全國各地的第一書記們一樣,時刻心系個人所在地區的民生、基建。黃文秀身后,站著第一書記群體。所以在劇情設計上,我不限于編織黃文秀個人的生命體驗,而是糅合了采風調查階段了解到的多個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書記的工作,塑造了一個具有共性的第一書記形象。

    民族歌劇的發展應扎根于本民族的沃土

    記 者:主題性創作最難協調的是現實訴求與藝術表達之間的關系。在《扶貧路上》的編創過程中,不管是舞臺意象的提煉、空間格局的架構,還是視覺元素的運用、場面調度的處理,都能感受到您力求讓作品更好看、更具藝術審美品格的努力。對此,您進行了哪些探索?

    田沁鑫:不管什么樣的題材和人物,我都會認真地尋找與之相符合的結構與形象。對于扶貧題材,一部分人會覺得難做,一部分會覺得這是政治任務,不完成不行。我這兩點都沒有想,始終在想的還是這個人物,她的光彩在哪兒。我沒有停留在窮對窮的創作思路上,而是要表現一場漂亮的脫貧攻堅戰。

    蝴蝶是這部作品的一個重要意象。黃文秀犧牲后,我們在百坭村采風時,看到一只大的黃蝴蝶飛了過來。在廣西當地有一種傳說,死去的人想念家人時會化作蝴蝶飛回來。這個有些凄美的傳說讓我更真切地感受到黃文秀的存在。蝴蝶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普遍帶有“美麗、美好、多情”的含義,我希望在劇中賦予它更豐富的意義。它的第一次出現是“在壯闊的山河里飛”;而后在黃文秀《蝴蝶飛》的歌聲中,第一書記們“飛入”村村寨寨;再出現則是在風雨中、黑水里,但是“大雨壓不跨、狂風不能摧”,即使如此黃文秀還是唱著“我要飛,像蝴蝶一樣地飛”?!昂焙汀包S文秀”的彼此映襯,帶來了柔弱的身軀與強大的精神力之間的反差和張力。

    扶貧扶的不是“景”,而是扶“人”,是一戶戶人家,而廣西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山里面的一戶戶人家,所以在舞美設計上,我們就想讓舞臺上有一個個的小房子,把這些小房子放在鋼架結構的框子里面。鋼筋結構的框架預示著我們的脫貧攻堅戰的事業不容撼動,也決定了該劇在視覺上的現代性,以及舞臺呈現時必然出現的對舞臺空間的解構和重新結構。此外,該劇還有一個重要道具——黃文秀的“駐村日記”,這個筆記本簡要地記錄了她從進村第一天起的所有日常工作情況,表現黃文秀、表現第一書記繞不開“駐村日記”。劇中,我用了多種手段展現“駐村日記”:第一次“駐村日記”出現是通過黃文秀的口述,之后多次出現過在合唱男演員扮演的第一書記群體手中,黃文秀燈下寫日記的場面中,還有舞臺多媒體的一篇篇的日記頁面,這些片段拼寫出了黃文秀的精神,更立體地拼寫出了第一書記的群像。

    記 者:把黃文秀搬上舞臺,也是用歌劇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而且是將民族歌劇實踐與破解現實題材創作難題結合起來。從《長征》到《扶貧路上》,您對民族歌劇的創作有了怎樣的思考?

    田沁鑫: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影響下,誕生了民族歌劇《白毛女》。該劇的創作中,音樂創作群體采用了大量中國戲曲板腔體的結構,并將之與對西方歌劇的認識完美結合,創造了獨特的繁復的結構。民族歌劇首先要有極輝煌的音樂創作,極有能力的作曲。此外,《白毛女》的故事本身又有傳奇性。“中國故事”的講述方式自古以來就有傳奇性,中國文人的這種浪漫主義精神和氣質是控制不住的,詩性的民族調性根植于每一個做藝術的人的心中。今天的民族歌劇怎么創作、拓展,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傳承與發展。

    在《扶貧路上》的作曲上,印青老師廣泛汲取了廣西百色地區的民間音樂素材,加入了原生態的、具有廣西民族調性的音樂,同時還注入了現代性的音樂語匯和表現手段,著力刻畫出黃文秀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增強音樂的戲劇性和情景性。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應深深扎根在本民族的沃土上,用本民族的音樂來滋養我們的創作。表演上,我追求表現主義的舞臺呈現方式。表現主義的美學原則也是中國戲曲所追求的,它的夸張性、表現性、造型姿態、動作節奏等,都充滿了東方美學的韻味。所以,民族歌劇的表演開拓也要提到日程上,要積極從中國戲曲中吸收營養。

    記 者:央視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國》中,您也在不斷嘗試用新的視角講述一個個耳熟能詳的中國故事。對于“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這句話,您是如何理解的?

    田沁鑫: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變化速度驚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藝創作、文化自信理應與社會進步、科技進步是一致的。文藝應該與時代同頻共振,助力中國夢的實現。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首先要有文化自信,把自信扎根在對中國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上,要胸懷對國家的熱愛、對中國人的熱愛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其次要守正創新。守正就是要守住中國文化的根,延續中國文化的血脈,創新就是要在今天飛速發展的時代中,用新時代的藝術形式、藝術理念講好中國故事。創作是引領的,不是跟風。講好中國故事不是為了應景完成任務,它需要創作者的內在功夫和文化積淀。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妇|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丝袜精品综合网站|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在线|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国产精品va无码免费麻豆|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91精品天美精东蜜桃传媒入口|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9re热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浪潮|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久久久久99这里有精品10| 羞羞麻豆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国产人妻777人伦精品hd| 久久精品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