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溶溶:97歲高齡仍筆耕不輟
任溶溶(照片由家屬提供)
任溶溶故居
任溶溶寫給家鄉孩子的寄語
“沒頭腦”記什么都打個折扣,糊里糊涂地造了300層高的少年宮,卻把電梯給忘了;“不高興”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上臺演《武松打虎》里的老虎,他不高興了,武松怎么也“打不死”老虎。
對于喜歡兒童文學的人來說,這兩個曾經讓幾代觀眾笑破肚皮的小孩子一定還印象深刻。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爸爸”,也就是《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書的作者任溶溶原來是我市鶴山古勞人。
而更令人感動的是,盡管任老今年已經97歲高齡,但仍筆耕不輟。他還一直關心支持家鄉的兒童文學事業。為了我市今年舉辦的首屆任溶溶童書節,他還給家鄉的孩子們寫了寄語。
鄉村走出兒童文學泰斗
任溶溶的家鄉在鶴山市古勞鎮下六旺宅村。昨天上午,記者慕名前往旺宅村尋找任溶溶的足跡。
這是一個有著800余年歷史的古老村落。任溶溶的故居就在村口不遠的地方,是一座青磚瓦房。重視教育是這個村子的傳統。“這條村現在有300多人,其中,30歲以下的青年人9成以上都是大學生。”古勞鎮下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溫艷嫦說。
“任溶溶不是他的真名,那是他女兒的名字。”說到任溶溶,今年70多歲的村民任瑞其說:“他的名字叫任根鎏,任溶溶是他寫文章用的筆名。30多年前,我曾見過他一面,個頭很高,人很和善。”
而在更多村民的印象中,任溶溶沒有留下太多的記憶。“他在上海出生,聽說小時候回過家鄉,后來又回過一次。其他時間沒聽說回來過。”今年80多歲的村民任銀愛說:“我們知道村里有人在上海,是個名人,但是具體干什么的不清楚。”
然而,任溶溶卻是當之無愧的兒童文學泰斗。“他在翻譯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文學創作等方面都成績斐然。”鶴山市圖書館館長助理馮惠貞說:“他可以說是新中國第一代兒童文學家的代表。”
從1945年翻譯第一篇兒童文學作品開始,任溶溶以兒童文學為終身事業。他長期從事翻譯工作和兒童文學創作,翻譯了大量俄、英、意、日等多種文字的外國兒童文學名著。譯著童話劇劇本《十二個月》,童話《安徒生童話全集》《木偶奇遇記》《洋蔥頭歷險記》《彼得·潘》《長襪子皮皮》《吹小號的天鵝》等。著有小說《我是個美國黑孩子》《丁丁探案》,童話集《沒頭腦和不高興》,兒童詩集《一個可大可小的人》《小孩子懂大事情》《給巨人的書》等。尤其是他創作的《沒頭腦和不高興》,帶給幾代人歡笑,也教育幾代人成長。
他的作品曾榮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一等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杰出貢獻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特殊貢獻獎、宋慶齡樟樹獎、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翻譯獎、亞洲兒童文學獎等。
“任溶溶因為懂多國語言,又一輩子專注兒童文學事業,所以他的翻譯作品和創作作品都具有代表性。”馮惠貞說:“更可貴的是,他的多國語言都是自學的。”
評論家劉緒源曾說,任溶溶和他所翻譯的那些國外作家一起改變了中國的兒童文學。
70多歲時著手翻譯安徒生作品
“任老盡管已經97歲高齡,但仍筆耕不輟,特別令我們感動。”說到任溶溶,曾經代表家鄉前往上海看望任溶溶的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招文娟說。
招文娟告訴記者,去年6月,她們去上海看望任溶溶。因為身體原因,他需要24小時戴著呼吸機。“然而,在他的床上,我們看到有一個小桌板。”招文娟說,那個小桌板是任老每天都要堅持寫作用的。
兒童文學在中國的歷史并不長,而任溶溶從事這一事業已經60多年。多年前,任溶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自己生下來就該干這一行,這一行也用得著他。
在70多歲時,任溶溶還著手翻譯安徒生的作品。年過80,他依然沒有停下手中的筆。2004年,在安徒生200周年誕辰之際,由任溶溶翻譯的最新版本《安徒生童話全集》出版,并獲得丹麥官方授權。
2013年9月24日晚,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揭曉,任溶溶以90多歲的高齡成為有史以來獲得此獎項年齡最大的作家。他創作的兒童詩集《我成了個隱身人》,以真摯有趣的童心、爐火純青的詩歌技巧征服了評委,無可爭議地獲得詩歌獎,評委們也以“全票通過”的方式向這位老人表達心中由衷的敬意。
當時,獲獎評語這樣寫道:“這是一部將奇異的童心發揮到極致的詩集,它以老者大清澈、大純粹的生命狀態為視角和切入點,將兒童的積極游戲精神和世紀老人的智性通透深度融會貫通……”
令招文娟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在她們看望任溶溶時,當得知家鄉如今有著亞洲最大的印刷企業之一后,任溶溶非常開心,還專門為家鄉寫了一篇文章——《家鄉也有出版事業》,希望家鄉的出版事業越來越發達。“要知道,這是在他身體不便的情況下,在我們拜訪后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文章。”招文娟說。
情系家鄉兒童文學事業
盡管多年來任溶溶回家鄉的機會不多,然而他始終惦記著家鄉,思念著家鄉。
多年來,任溶溶堅持向家鄉的鶴山圖書館捐贈個人作品及藏書。“到目前,已經有5000余冊了。”馮惠貞說,近幾年,她和任老有過多次交流互動,“每次和他交流,都能感覺到他對家鄉的那份愛”。
2019年5月15日,任老96周歲生日來臨之際,馮惠貞與任老及其兒子通過網絡進行交談。“交流間,我提出想請任老為家鄉孩子們寫幾句話,鼓勵孩子們立志讀書。任老非常高興就答應下來,當天下午,我就收到他兒子發送過來的寄語手稿郵件。”馮惠貞說。
如今,任溶溶雖然已經97歲高齡,仍對家鄉桑梓情深,十分關心江門兒童文學事業發展,全力支持舉辦童書節。“我們跟他溝通說希望以他的名字冠名童書節時,他很謙虛地說,愧不敢當。”招文娟說:“但是,為了家鄉兒童文學事業,他最后同意了我們的請求,而且還特別題寫了童書節活動主題:‘書香僑都 童樂融融’,還寄語江門的青少年兒童‘讀書的孩子最聰明,越來越有本領!’”
任老在給市委宣傳部的回信中激動地表示:“獲悉我的家鄉將舉辦童書節,這真是件大好事。我小時候在鶴山住過多年,幾乎沒有兒童書可看,現在居然有專門為兒童書辦的節日,太高興了!”“以我的名字冠名家鄉童書節,愧不敢當,但作為老鶴山人,當然愿意為鄉梓兒童文化事業盡一份力。”
在任老的傾情支持和全力推動下,本屆任溶溶童書節得以順利推進,開幕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