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迷宮》
作者:李宏偉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9月 ISBN:9787530220467
讀書人搖搖頭,他想說唱歌那家人的舉止可能與這道詔書有關,可是琢磨再三,還是只能搖搖頭。
“殫精竭慮、夙興夜寐、宵衣旰食、朝乾夕惕、戰戰兢兢,這些詞都可以用來形容我這半年的狀態——當然是在原有的,不偏移的前提下使用。”皇帝繞著那塊巨大的殿頂走了半圈,觀察它的瓦解速度,他還伸出右手,食指在上面捅了捅,又再伸進嘴里,咂摸了幾下。
“天下如此遼闊,人員如此眾多,所有的安危哀樂,我都得一力肩負,無可推卸,也無可怨尤。局勢壓迫每個人,需要我來緩解,但每個人的感受不同,焦慮的重點也就不同。所以,我不斷發出詔書,看起來攪擾了全天下,實際上每一道詔書都只與特定的人群有關,只有他們會執行那道詔書,或者為那道詔書焦慮。無論如何,都是圍繞詔書忙起來。《春耕精細詔》《匠人八法詔》《三餐準時詔》《適齡入學啟蒙詔》……看似瑣碎,無所不包,只是為了能把所有人都容納進來,解除他們的恐懼,至少將恐懼延遲,直到恐懼背后的東西來臨。當然,這首先是我的責任。但實際上,我也借此讓自己忙起來,以緩解、推遲我的恐懼。”
皇帝的語氣仍舊平緩,他的語速卻在加快,仿佛這些話也必須趕在某個時間點之前說完。也確實如此。伴隨皇帝話語的,是宮殿的瓦解加速。太陽的那把光之劍加快了速度、加大了力度,不斷在宮殿上刺入、轉動、拔出,刺入、轉動、拔出。連地板上,都赫然出現了兩個大洞,洞口倒是沒有投過來陽光,但也明晃晃的。宮殿四處的窟窿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到處都有大塊小塊的石塊、砂礫一樣的東西掉下來,綿軟得讓人發膩的聲音此起彼伏。聲音并不大,并不需要皇帝提高音量,但是卻格外分散注意力,讀書人需要一再晃動腦袋,才能捕獲皇帝說的每一句話。大臣早已身體撐不住脖子,脖子撐不住腦袋,完全軟在了地上,靠著斜視的目光追隨皇帝的移動,以殘余的半只耳朵聽從皇帝的吩咐。
“陛下,您是說,您是說所有的這些詔書都沒什么實際意義,只是為了讓大家有事可做,以免閑下來胡思亂想,折磨自己?”大臣的嘴巴和舌頭還在,說話已很含糊,不過還能分辨。
“難道孫先生沒有看出來陛下的意思嗎?他還派讀書人趕來請教?陛下對孫先生那個問題的答案是什么?”大臣這幾句問得非常掙扎,到最后他都開始吐血了。
“如實地說,是這樣。孫先生知道無論我們做什么,都無法偏移來勢洶洶的事實。不過,孫先生也不是惺惺作態,他是為了他——”皇帝指了指讀書人,一抬一放間,也能看出他的手臂全然無力,“他是孫先生座下最年輕的讀書人,從未下過山。孫先生派他來,是為了讓他沿途見見這個世界最后的面貌,也是為了讓他有事可干。當然,孫先生還有另一層意思,是對我的體恤與支持。他知道,最后時刻,京城一定人心惶惶,咒罵、哭喊、廝打不絕,這些紛亂掀不起大的波浪,也毫無意義,但畢竟不是等待結局的最好方式。讀書人的到來,可以當作為孫先生獻上良策,凝聚眾人的心,也遷延所剩無幾的時間。”
說到這里,皇帝整了整衣冠,向著南山的方向微微鞠躬。讀書人沒有如常替孫先生回禮,他覺得皇帝說的是對的,可是又覺得事情太過簡單。畢竟,一路上他琢磨的都是皇帝聽到孫先生的疑問,究竟會如何回答。
“別想了。孫先生真有良策,何必派你晝伏夜行、騎馬前來?又為什么不直接告知,而僅僅讓你提出疑問?那個問題縱然有答案,現在也毫無必要了。”皇帝看穿了讀書人的心思。
這時候,陽光積攢的威力終于到達頂峰。宮殿殘余的部分歪斜著向一側倒去,所有的附屬構件,殿里不多的幾件物品,也都傾斜著被宮殿的頂、墻、地擠壓成了一團。這一團的空隙迅速被填滿,里面的大部分空氣被擠出,并在穿透宮殿時,發出噗噗的聲響。
宮殿上的一個大洞剛好對著讀書人和皇帝壓下來,兩人的身子雖然也被壓住,迅速失去知覺,但他們的肩膀、脖子和腦袋好歹露了出來。讀書人拼盡全力轉動脖子,找不到大臣的身體,看不到任何一個衛兵的蹤跡,他的臉上、頭上越來越空,感到了空氣填充過來的涼爽。再看看皇帝,也已經掉了半個腦袋、兩只耳朵,臉上也快成了一團,將要無法分辨。
讀書人終于敢抬起頭,直視致命的太陽,光之劍毫不留情地奪走了他的絕大部分視力,世界在他眼中分層為黑、暗與微暗。這時他感到整個世界在震動,不斷被拋起又被接住的震動,那震動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然后他聽見皇帝噓了一聲,皇帝說:“你聽!”
最濃的黑暗出現在讀書人的頭頂,遮住了他的整個世界,遮沒了世界的層次。
黑暗中,讀書人聽到了世界給予他的最后話語,他此前從未聽聞,此后也不必聽到的話語,那是本源性的話語。那個聲音說——
“爸爸,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