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散文 《丑石》《鳥窠》變身繪本
繪本《鳥窠》內頁
賈平凹的散文以自然質樸、行云流水而著稱,清麗的文字和天馬行空的想象,極適合給孩子們打開閱讀之門。這一次,賈平凹的作品首度配上唯美的插畫,變身小朋友最愛的繪本與大家見面。昨日,《丑石》《鳥窠》主創團隊見面會在西安舉辦。《丑石》繪者須臾、《鳥窠》繪者王笑笑以及樂樂趣立體書總編輯孫肇志現身會場,與讀者朋友進行了有趣的創意互動,一同感受經典文學與繪畫藝術的靈感碰撞。賈平凹說:“文學和藝術是相通的,它們相互豐富、相互演繹,就能生出翅膀,飛向更多的人。”
盡管賈平凹因為公務沒能來到活動現場,但他以視頻的形式表達了對兒童閱讀的支持以及對讀者的問候。賈老師用親切樸實的陜西方言,向兩位繪者表示感謝,他說:“兩位畫家畫得非常好,很適合孩子們閱讀,也對原來的文字做了另一種藝術形式的延伸和表現。”經典散文繪本版,不僅延展了文學閱讀的年齡層,更豐富了孩子的閱讀體驗。
孩子的閱讀與成人不同,他們由于年齡和掌握的語言有限,文字描寫的種種關于生命、成長、生活和大自然的景象,總或多或少地讀不明白或無法接受,但有了插畫的輔助,經典文學也變得更加輕松、更加平易近人。
經典文學的美總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別,就像一個石子投入心里,寂靜無聲卻又會泛起無數漣漪。談到為什么將賈平凹先生的散文《丑石》《鳥窠》作為名家名作繪本系列的開篇之作時,孫肇志表示:“賈老師的散文很早就被收錄到各種經典選集中去,并且進入了中小學生的課本。他的作品是文本品質的保證。這一次我們在創作繪本時,對原作是完全沒有刪改的,相信這樣的作品不僅能引起孩子的共鳴,對家長而言,也是一種對兒時閱讀的美好回憶。”
在確定了文本之后,更重要的是繪者的選擇,如何將文字描述的絢麗、豐富的情感用圖畫表現出來,樂樂趣立體書前后與多位畫家試稿,最終兩位年輕的插畫師王笑笑和須臾脫穎而出。《丑石》的繪者,青年插畫師須臾有自己的特別體會:“繪本是要詮釋原作,但同時也要突破和升華原作,所以一定要在理解原作的基礎上敢想、敢創作。在創作《丑石》中的‘科學家第一次看見丑石,眼光立即就被拉直了’這個場景時,自己借鑒了非常多著名的抽象派畫家的創作手法,最后選擇用了一只占滿整個頁面的大眼睛展示,眼睛內充滿色彩和線條感的神秘符號,代表的既是宇宙和未知,也是科學家發現丑石后,腦海里高速運轉的思緒和激動復雜的心情。”
《鳥窠》的繪者、獨立插畫師王笑笑也談道:“根據文本創作,最重要的是不能將自己籠罩在原作的影子里,只有讓自己走出來,用圖畫表達自己對原作的看法,這樣繪本才有靈魂。”
活動現場特別布置了《丑石》《鳥窠》的繪本原畫展,吸引了不少讀者駐足欣賞。小朋友們捧著繪本,樂此不疲地尋找著藏在文字中、被圖像化了的有趣細節。